口底诸间隙感染有什么临床表现,如何治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6-04 16:59:17
口底诸间隙指双侧颌下、舌下及颏间隙。
颌下间隙位于颌下三角内。颌下间隙感染多为牙源性和腺源性,常由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后牙根尖周炎、颌下淋巴结炎等引起,临床上多有相应的症状。患者颌下部皮肤明显红肿、压痛,下颌下缘轮廓消失,可有轻度开口受限。脓肿形成后,皮肤可直接触及明显波动,此时应切开引流。休 闲 居 编 辑
舌下间隙与颌下间隙相通,位于舌和口底粘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上,前界及两侧为下颌体内侧面,后部止于舌根。舌下间隙感染多为下牙的牙源性感染、口底粘膜损伤、溃疡及舌下腺、颌下腺导管的炎症所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舌下肉阜或颌舌沟区肿胀,粘膜充血,舌体可因肿胀被挤压抬高而推向健侧,出现语言、进食、吞咽困难和疼痛。感染向口底后部扩散时,可出现张口障碍和呼吸不畅等症状。脓肿形成后,可在口底扪及波动。
颏下间隙位于舌骨上区,为颏下三角内的单一间隙。颏下间隙的感染多来自于颏下淋巴结炎症,一般病情进展缓慢,早期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当淋巴结炎扩散至结外后,才引起颏下间隙蜂窝织炎,此时整个颏下三角区肿胀、皮肤红肿、压痛、脓肿形成后局部皮肤紫红,有凹陷性水肿和波动感,此时可在颏下肿胀最突出区做横行皮肤切口,建立引流。
口底多间隙同时感染,即双侧颌下、舌下及颏间隙同时受累时,则症状十分严重。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织炎,病变初期多是一侧颌下或舌下间隙肿胀,局部特征与颌下间隙或舌上间隙蜂窝织炎相似。炎症发展至整个口底间隙时,则双侧颌下、舌下及颏部均有弥漫性肿胀。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织炎,软组织的水肿非常广泛,可上至面颊部,下达颈部锁骨水平,甚至胸上部。颌周有自发性剧痛,皮肤紫红,有压痛及凹陷性水肿。口底粘膜水肿,舌体被挤压抬高,舌尖可被推至上下前牙之间使前牙开牙合。舌下肉阜区粘膜可见青紫色瘀斑,由于舌体僵硬、运动受限,常使病员发生语言及吞咽障碍。如肿胀向舌根发展,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由于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体温反而不升,病员呼吸短浅,脉搏微弱,甚至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全身症状也很严重,可有高热、寒战、头痛等症状。
治疗口底蜂窝织炎,可经静脉滴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以控制炎症的发展,如静滴青霉素800万单位,每日1次等。此外,还应着重进行全身支持疗法,如及时补充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血、吸氧,并应及时行切开减压及引流术。切开时,一般采用口外切口。如脓肿部位不易确定,应先行穿刺,确定肿胀部位后,再行切开。如肿胀已波及整个颌周,或有呼吸困难时,则应作广泛切开,可在同侧颌下、颏下作与下颌下缘相平行的“衣领”型或倒“T”型切口,充分分离口底肌,使口底各个间隙的脓液得到充分引流。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肿胀波及颈部及胸前区,皮下又触到捻发音时,应按皮纹行多处切开,以敞开创口充分引流,改变厌氧环境。可用3%过氧化氧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每日4~6次,创口内置橡皮管引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