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理生理胃癌病理生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5-17 07:24:14
我国癌肿中消化道癌最多,其中又以胃癌最多,而且有增加趋势。胃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15/10万增加到近年25.21/10万。我国胃癌主要源于萎缩性胃炎,特别是B型。一组60例胃癌手术标本用卷席粘膜大切片法,对癌旁胃粘膜连续病理学检查,胃窦部 萎缩性胃炎为100%。全国60个多个单位胃癌病理协作组分析3146例胃外科检查标本及112例尸检材料,结果显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微小 癌、小胃癌以及胃息肉等病变的检出率在胃癌高发区均较低发地区为高,提示这些病变与胃癌的发病成正相关。全国胃癌协作组病理组总结建国30年来胃癌研究工作,早期胃癌的起始部位及癌粘膜的形态,其肠化生的发生率高达96.2%~100%,故在早期胃癌的病理生理变化与慢性胃炎相近似,前已述及。这里所论述胃癌的病理生理,主要是进展期胃癌的病理生理。
(1)胃酸分泌功能:多数学者报告胃癌病人的无、低酸率为78.0%~90.3%,其中无酸率高达 65.0%~68.3%。以往以无游离酸即为无酸,不能准确反映胃癌病人的胃酸分泌状态。故有人在确诊的胃癌病人术前施行加大组织胺试验定最大酸排量(MAO)并与正常人对比无明显差别。提示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对加大组织胺试验MAO值无明显影响。一般认为胃癌时胃酸低下,酸的分泌障碍程度受癌旁胃 粘膜所左右,尤其是壁细胞或称盐 酸细胞所在部位胃体损伤的程度有关。国内慢性以胃窦部为主,胃体部慢性胃炎是由胃窦部小弯为中心向上及两侧壁大弯扩展至胃体致使胃体的壁细胞受损,所以胃癌病人的胃酸分泌障碍程度主要取决于胃体部萎缩性胃炎的上升性扩展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胃癌病灶侵犯胃体部的范围和程度。饮食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在胃酸过少或胃酸缺乏时,胃内细菌的硝酸还原作用可以使唾液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与能够亚硝化的胺类形成致癌的亚硝胺。分析一组306例胃癌患胃酸,无胃酸者占69.68%,经用胃酸刺激剂后无酸率降至49.34%。晚期和较大胃癌无酸者多,胃体癌无酸率高于胃窦癌。无酸者手术切除低,5年存活率14.8%,而有酸者5年存活率45%。 休 闲 居 编 辑
(2)内因子缺乏:由于壁细胞分布的部位主要在胃体腺各部,与上述同样原因,只要胃体部被胃癌病灶广泛的损伤或伴有严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时,由于壁细胞的破坏,壁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内因子)不能与维生素B12结合,致使维生素B12不能在肠内吸收,收到骨髓内红细胞成熟障碍,因而发生贫血。此外,引起胃癌贫血的另一个原因是胃癌病灶溃破引起胃内长期慢性出血。
(3)胃泌素减少:胃泌素是由G细胞所分泌。正常G细胞主要分布在胃窦幽门腺体内。国内萎缩性胃炎以胃窦最多见,当萎缩性胃炎加重时,G细胞数减少,只在正常人的1/10。因之胃泌素减少,从而使壁细胞分泌盐酸减少,实验研究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能抑制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也减少。胃粘膜萎缩变薄,G细胞数量更减少,组织胃泌素浓度降低。胃癌以胃窦胃小弯最多见,其癌旁胃粘膜100%呈萎缩性胃炎,故表现无胃酸或胃酸减少,是由于胃泌素减少所致。当胃内pH>4~5以上即有能还原硝酸盐的混合菌群生长,使食物中的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与仲胺生成亚硝胺。
(4)胃蛋白酶原(PG):人胃粘膜存在7种电泳上泳动速度不同的胃蛋白酶原,并根据免疫化学性质的不同分成两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1~5)由胃底粘膜主细胞(又名胃酶细胞)产生;胃蛋白酶Ⅱ(胃蛋白酶6和7)除胃底粘膜主细胞分泌外,也存在于窦部粘膜和近端十二指肠粘膜,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均存在天血清中,而尿中仅有胃蛋白酶原Ⅰ,称为尿胃蛋白酶原。随着组织胺剂量增加,与胃酸分泌的同时,胃蛋白酶原的分泌也增加。胃蛋白酶原同功酶是胃癌的 标志酶,也是癌细胞分化酶。不同分化的胃腺癌组织胃蛋白酶原同功酶基因表达减弱或不表达,胃蛋白酶活力下降。胃蛋白酶原与泌酸细胞分泌的酸相混合时转变为胃蛋白酶。而当萎缩性胃炎、胃癌及胃切除后,胃粘膜不能分泌胃蛋白酶原时,血浆和尿中的胃蛋白酶亦降低。
此外亦报告胃癌患者胃液内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增加者高达69%~93.3%。而乳酸脱氢酶(LDH)74%~90%胃癌患者超过正常。胃癌细胞LDH增加主要是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H5的增加。其代谢功能是催化无氧代谢,使肿瘤适应缺氧的增长。它可使胃癌细胞产生乳酸增多,局部pH下降,因而可能通过增强Q酸性水解酶的作用,间接地促进胃癌细胞的浸润和扩散。故近来有根据胃肠道腺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和从酶学角度对胃癌细胞器标志酶的观察,提出胃癌功能分类。为了减少胃癌病人抽血检查的痛苦,有人报告有尿液标本中检测芳香基硫酸酯 酶活性变化,发现胃癌患者尿中芳香基增高,而且与胃癌的转移、复发及病情的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
(5)胃癌微量元素变化:铜是细胞内多种酶的成分,与肿瘤的关系较为密切。胃癌组织中铜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尤其是血清中的铜升高明显,而且随胃癌病期进展而升高,有淋巴结及肝脏转移者也明显高于无转移者,而在胃癌切除后血清铜有明显下降。锌在胃癌组织含量明显低于胃的良性病变及 胃癌周围组织。而且锌的含量是随病理变化的 顺序而有顺次下降的趋势:胃癌周围组织>溃疡>异型增生>腺癌>未分化癌>粘液性癌。一般认为胃癌组织中锌含量下降可能是癌变的结果。胃癌患者血清锌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当胃癌切除后血清锌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当胃癌切除后血清锌含量回升极为显著,其中77%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血清铜/锌比值升高对胃癌具有特异性。而当胃癌切除后铜/锌比值下降极为显著。
(6)胃癌与粘液:正常胃粘膜主要分泌中性粘液。胃粘液癌包括粘液癌和印戒细胞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在性质和数量上均较正常有明显不同,应用凝集素检测癌性粘液糖蛋白的糖基受体,以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是近年的一项新发展。胃粘液癌常伴粘液分泌异常增多,癌性粘液易溶解周围间质成分,是侵袭力强的因素。分化型胃癌属肠型 。未分化型属弥漫型。胃粘液癌属未分化型。癌性粘液多含唾液酸或硫酸粘液,但胃粘液癌绝大多数分泌酸性粘液,故具有更高的侵袭力。
(7)前列腺素E(PGE):根据临床研究,随着癌肿生长可产生大量 的前列腺素。胃癌病人血浆和癌灶胃粘膜前列腺素E含量都 高于正常人,以印戒细胞癌更显著,PGE升高程度与胃癌组织病理恶性程度有关。胃癌切除前血浆PGE来自胃癌组织。手术发现淋巴结转移病例,无论血浆或粘膜内PGE含量都 明显高于早期胃病或正常人,而术后复发病 例血浆PGE高于未复发病例均值的4倍。但由于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参与身体防肿瘤的活动,而这些细胞常伴有前列腺素增高,故不能证实前列腺素仅来源于肿瘤细胞。
(8)胃癌雌激素:乳腺癌患者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的检测对选择治疗方案、判定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已为大家所接受。ER广泛存在于子宫内膜,乳腺等靶器官内,而非靶器官胃正常粘膜不存在ER,但在胃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23.7%~35.4%。证明胃癌细胞内确实存在与雌二醇有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可能是ER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合成的异常蛋白质。未分化型胃癌阳性率高达61.5%,分化型仅占18.2%,认为未分化癌中出现ER系胚胎时基因的去阻抑现象.另外与胃癌转移率、5年生存率的关系等都表明雌激素在部分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癌细胞的生长及恶性度对雌激素有一定的依赖性。有报导内分泌疗法对部分胃癌有效,是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及应用受体抑制剂来延缓胃癌的生长。
(9)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变化不独具于甲状腺疾患。发现有些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有显著的变化,有一组43例胃癌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γT3)高于正常对照的发生率为83%,T4和游离T4(FT4)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T3均值与T3/γT3比值都明显低于正常。血清γT3随病情加重逐渐增加而T3/γT3比值随病情加重下降。当胃癌经手术切除后γT3可恢复至正常。故γT3的测定有益于手术疗效的观察,而T3/γT3比值的测定可作为术前预测癌肿是否转移的参考。胃癌患者呈现低T3、高γT3血症的确切病理生理意义尚不清楚。可能是胃癌患者降低机体代谢和消耗的自我保护机制。
(10)免疫抑制:胃癌患者在肿瘤负荷下有效摄入减少,消耗增加,加之肿瘤本身可以产生的一些免疫抑制因子的作用,免疫系统常处于抑制状态。现在认为胃癌患者血中的免疫抑制因子产生于胃癌组织或和胃癌细胞接触的淋巴细胞和噬菌体等,是一种酸性蛋白,能抑制植物血凝素反应,动物实验发现有助长肿瘤增殖的作用。检查证明胃癌患者不仅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而且功能亦明显受到抑制。另外血清IgG 、IgA、IgM水平也降低,说明胃癌患免疫力的下降是细胞和体液的全面受损。这种情况往往随着病期进展而加重。手术分创伤、化疗及放疗亦可有一过性的免疫力下降加重。
(11)胃癌的体液免疫:胃癌与体液免疫的关系较为密切。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最终转化成抗体产生细胞,多为幼浆细胞,过渡型浆细胞和典型浆细胞,均有合成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故也称免疫球蛋白产生细胞。直接测定胃组织中抗体产生细胞的多少及其分布,可以了解机体对胃癌特异性抗原所起的免疫反应。正常胃粘膜IgG产生细胞占31.6%,在胃癌组织中IgG所产生细胞则显著增加,占56%。而距胃癌灶3cm的癌旁粘膜IgG产生细胞是癌组织的3.5倍。
IgA有分泌型(S IgA)和血清型(IgA)两种类型。正常胃粘膜以IgA产生细胞为主,占55.1%。S IgA是由两个单体与一个分片组合而成双体的分泌型IgA,分布在胃肠粘膜表面形成免疫屏障,阻止细菌和病毒的吸附并抑制其生长,防止抗原性物质进入粘膜。所以在胃肠道中的IgA是以分泌型IgA的形式存在。S IgA在胃液中的完整与否受pH条件的制约,在pH5.0以上S IgA含量稳定,即使胃蛋白酶原正常存在,但由于不被激活也无消化活性。国内报道胃癌阳性率68.1%~87.0%。
(12)胃癌的细胞免疫: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所谓细胞免疫是指胸腺依赖性小淋巴细胞,即T细胞在抗原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
1)周围血淋巴细胞: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病人免疫状态评价的客观指标之一。胃癌患者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是减少的,而且随着胃癌病期进展减少的越显著。正常人形态学法检查,淋巴细胞转化率一般在60%~70%。而胃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是降低的。有报道胃癌术前转化率在40%以上时,施行根治手术是有可能的,相反低于30%以下时,往往只能作姑息性治疗。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胃癌预后密切相关,转化率低者病情 发展迅速预后差。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淋巴细胞移动与肿瘤细胞膜紧密接触;第二个阶段在镁离子参与下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牢固粘着;第三阶段在钙离子参与下肿瘤细胞质膜被破坏,肿瘤细胞碎裂。白细胞介素Ⅱ(IL-2)是由T4、T8两个淋巴细胞亚群产生的,机体对抗肿瘤免疫监视系统中,一个起枢纽作用的调节因子。它可调动各种免疫细胞的抗癌功能,尤其是它能诱导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实体瘤等自然杀伤不敏感的肿瘤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胃癌患者IL-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且与胃癌病理分型与病程发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一不定期意义。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为一种易穿膜性蛋白,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仍具有受体的活性,能与IL-2R竞争结合IL-2。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良性胃病。而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及腹内脏器转移,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指标。
2)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有报导健康人30例,吞噬百分比为54.25%,而胃癌患者68例为36.59%。表明胃癌患者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减低。癌患者的无细胞渗液或血清能使正常人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而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可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这提示癌症病人可能其体液中存在某种抑制因子引起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巨噬作用激素(Tuftsin)是脾脏产生的一种天然性吞噬作用促进肽,其结构为苏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精氨酸,有免疫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巨噬细胞能提呈抗原,并能分泌白细胞但素-1(IL-1)等活性物质以调节、控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激素的特异性受体,Tuftsin能迅速特异性的与巨噬细胞结合,增加其活性及其与T淋巴细胞的接触,从而提高巨噬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破坏 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肿瘤细胞。Tuftsin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是与各种脾效应细胞产生的NK细胞刺激因子和干扰素等有关,但也不能排除其直接刺激NK细胞的可能。动物实验正常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脾细胞的NK活性相近,经白细胞介素-2刺激后,均可产生明显的LAK活性,提示正常情况下脾脏内不存在抑制因素。脾细胞的NK活性及其对白细胞介素-2刺激反应性均具较高水平;与正常大鼠相比,胃癌大鼠外周围血淋巴细胞与脾细胞的NK、LAK活性均较低下,尤以脾细胞为甚;比较胃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与脾细胞的杀伤细胞活性,可进一步发现无论是NK或LAK细胞活性,均以脾细胞明显低下,从而揭示胃癌大鼠脾内存在某些抑制因子,能明显地抑制脾细胞的NK活性及其对白细胞介素-2的反应性。根据实验与临床研究:认为进展期胃癌能消弱患者整体免疫功能,其中脾脏所受影响更为明显。肿瘤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以及在肿瘤抗原刺激下,脾细胞内激活的免疫抑制因子可能是导致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脏免疫功能低下的根本因素。这些抑制因子的活性还随着肿瘤进展而趋向增高。其作用形式一方面是激活脾脏内业已存在的抑制细胞前体;另一方面还可直接削弱体内NK等杀伤细胞活性,并可影响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该类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
目前,认为肿瘤患者循环中的癌抗原及其与相应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与杀伤细胞一的FC受体结合,进而封闭杀伤细胞对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实质上就是肿瘤相关的免疫复合物。称为封闭因子( Blockingfactor)。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外周血、脾静脉血及脾血的免疫复合物值间无显著差异,表明与肿瘤相关的免疫复合物升高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反应的结果而并非局限于脾脏的特殊反应,从而可以认为免疫复合物所导致的封闭作用不仅参与全身免疫抑制状态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削弱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整体免疫功能。
3)过去认为巨噬细胞为主要的抗原呈细胞。现在发现巨噬细胞主要分布于胃癌组织坏死区域周围向肿瘤坏死区域移行,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清除坏死组织。而启动机体免疫应答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形态及功能独特的C树突状细胞(DC)也称Langenhans细胞(LC),起源于骨髓,约占外周单核细胞的0.5%。其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比巨噬细胞至少强10倍。胃癌癌周及癌旁粘膜淋巴细胞密集区域或反应性淋巴滤泡周缘T细胞区常可见成簇分布的DC;胃癌组织内亦可见散布的DC借助其突起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这种分布提示DC借助其突起直接摄取肿瘤相关抗原,移行至T细胞区发挥抗原提呈功能,启动机体抗瘤免疫应答。胃癌组织中DC浸润明显者,其癌细胞分化好,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降低。表明DC在抑制癌细胞转移及预后判断上有一定意义。
4)胃癌的肥大细胞:肿瘤生长可刺激机体的间质发生反应,作为胃的间质结 缔组织中的小血管周围,分布有肥大细胞。在胃癌间质中有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其中肥大细胞越多,肿瘤分化越好,转移率越少,预后越好。表明肥大的细胞可抑制肿瘤生长,是通过肥大细胞产生肝素和组织胺的作用。肝素是细胞分裂抑制因子;组织胺能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某些生物合成,特别是抑制酸性磷酸酶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组织的浸润生长和转移。也有认为组织胺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其抗肿瘤效应的关键。
(13)胃癌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EA)是一种酸性蛋白。癌旁正常粘膜CEA含量很少或为阴性。胃癌的CEA阳性率85.58%。其中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粘液细胞癌)为100%。电镜下见CEA同时分布于癌细胞膜,及癌细胞内胞质内的蛋白合成及转运的细胞器(如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器及其分泌小泡)中,提示癌细胞合成CEA增加,因此进入腺腔的CEA也增加,由于CEA位于围绕细胞膜的糖包膜易于释入周围体液中,故体液及胃液中CEA浓度高于血清。癌细胞质内CEA含量较多的原因与癌细胞CEA合成增加及CEA排出 受阻有关。当癌细胞变性坏死时,细胞内膜结构受损破裂,CEA可出现在胞质的基质内。免疫电镜观察,见粘液细胞癌CEA分布在整个细胞膜和胞浆的膜结构中,CEA抗原决定基为糖蛋白,而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均与细胞膜糖蛋白的糖基化改变有关。另外粘液细胞癌还能分泌释放大量蛋白水解酶,破坏 癌细胞钙桥,溶解癌巢周围软组织。因此胃印戒细胞癌侵袭力强,转移率高。
(14)胃癌DNA变化:癌细胞染色体畸变是公认的癌细胞特征。细胞核内DNA是染色体的物质基础,从分子水平DNA的变化 必先染色体的改变。正常细胞核DNA含量是稳定的,不受种族、性别、及个体等因素的影响。但当正常胃粘膜向萎缩性 胃炎,异型增生及癌细胞转时,核DNA含量渐渐递增,提示 核的代谢逐渐增加。DNA是细胞分裂增殖的物质基础,因此,整个细胞增殖周期中的G1期细胞不断进入S期(DNA合成期),使S期细胞数增加,到癌细胞时增殖就非常旺盛,出现DNA含量异常增高,故测定细胞核DNA可作为诊断重度胃粘膜异型增生与早期胃癌的一个生物学标记。近年来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测胃癌细胞DNA含量与胃癌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不仅可作为评价进展期胃癌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而且对胃癌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是有指导意义。
(15)胃癌脉管内癌栓及血中癌细胞:一组369例胃癌标本检查淋巴管内癌栓阳性率39.3%。在225例施行根治性切除病例的淋巴管内癌栓阳性率37.3%。淋巴结转移阳性150例中,淋巴管内癌栓阳性率45.3%。微小静脉内癌栓阳性率6.1%。术后其中56.5%有肝转移,8.7%发生肺转移。另有在50例癌肿患者血中癌细胞检查:手术前肘前静脉血,术中肘前和肿瘤回流静脉血及术后肘前静脉血的阳性率,依次为26%、30%、34%和36%。而手术前使用抗癌药物的20例中,只1例术中肘前静脉血阳性,似说明术前用药2∽3日可减少癌细胞血行播散。
(16)胃癌浸润转移:癌肿浸润和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是癌肿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一般通过血道及淋巴道发生,有提示四个阶段或三步假说。①原发瘤释放瘤细胞:由于肿瘤内血管内皮发育不全及周围缺少结缔组织,每天每克瘤组织约释放300~400万瘤细胞。但由于机体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及NK细胞等的防御系统作用多数瘤细胞在脉管内消失;②肿瘤细胞移动:钙粘附蛋白是一组依赖钙离子的,同各亲和性细胞与细胞之间粘附因子。有在46例胃癌研究,在低分化腺癌钙蛋白减少或缺失,细胞间粘附力减弱,有利于 癌细胞 浸润。肿瘤细胞与外基质中的基质成份,粘附后通过浩气长存活和释放出多种蛋白溶解酶类,降低这些成份,形成局部溶解区以构成肿瘤细胞移动的通道。肿瘤细胞移动也以伸出 伪足的方式移动,受细胞表面受体与细胞外基质中配体的互相调节,也受体机方面化学趋向性、肿瘤细胞分泌的移动因子和其它移动因子等因素的调节;③肿瘤细胞被阻留:肿瘤细胞在毛细血管壁着床与血小 板系统及凝血有关;④肿瘤在另一个部位生长:瘤细胞逸出血管外,微转移灶由宿主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使血管增生,转移肿瘤逐渐增大。如我们曾治疗一例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患者,于1992年4月21日在北京某大医院施行放疗40GY。吞钡及胃镜检查病灶消失。但于同年12月胸片发现左上肺占位病变,放疗20GY及中子放疗无效,于1994年6月施行左上肺中切除术,标本未见癌细胞。术后曾因左食 指针刺采血化验血常规引起局部肿大皮溃长久不愈,后经活检,病理诊断转移鳞状细胞癌。说明还是由于食管癌没有切除,癌细胞释放入 血道经刺破指头血管口逸出血管在皮皮增生长大。
(17)胃癌的机体代谢:胃癌患者多数由于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消化与吸收障碍,以及肿瘤细胞的生活力特强,体内的营养要素常被癌肿优先夺去,和肿瘤导致的宿主代谢紊乱而产生明显的蛋白质一热卡营养不良和免疫机能低下,加上胃癌治疗常以手术、化疗及放疗的创伤等综合在一起,影响机体对各种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疗效及预后。荷瘤状态下机体的代谢异常。
1)糖代谢异常:通常认为肿瘤病人的能量需要高于常人。在消化道癌肿中,约26%的胃癌病人处于高代谢状态,静息时能量消耗值大于110%。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葡萄糖更新明显升高。葡萄糖氨化率的增加与胃癌大小成正比。肿瘤的这种作用随着肿瘤块的增大而更为显著,葡萄糖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分解亦随之进行性增 加;一旦切除肿瘤葡萄糖摄入、氧化率即下降。由于肿瘤病人对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力较强,因此,由此产生的大量乳酸经肝脏转变 为葡萄糖后回至肿瘤参与再循环,此一无效循环耗费不少能量,必然导致葡萄糖的需要量和糖异生增加。这些异生的葡萄糖可能来自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所产生的氨基酸。糖代谢异常的另一现象是癌肿病人对葡萄糖的耐受力较差,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葡萄糖更新率更趋加速。肝糖原消耗亢进,并呈内源性糖缺乏,治疗困难成为致命因素。
2)脂肪代谢异常:无论人体或动物,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均见宿主总体脂肪量的减少。这种在肿瘤生长早期即出现的脂肪分解增加,提示有某种伴随肿瘤而存在的因子促使脂肪分解加速,这些潜在性的因子改变了荷瘤状态下的脂肪代谢,在伴体重下降的消化道癌肿病人的甘油和游离脂肪酸,更新率均高于正常人。在早期肿瘤病人输注葡萄糖后脂肪分解受到抑制,晚期则相反,可见癌肿病人氧化脂肪的能力受损,而氧化葡萄糖的能力却见增强。
3)蛋白质代谢异常:肿瘤为了生长,必定与宿主争夺所需的营养物质,一旦其需要量超出宿主所能提供的量,尤其当宿主食物摄入减少时,必将导致宿主蛋白质的分解。这种蛋白质分解增加是癌肿病人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增加,以用作肿瘤中蛋白质合成的氮源;及代谢所需的糖异生前体或能量的来源。近来认为癌肿病人蛋白质的减少与其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也有关。 输注葡萄糖能明显减少体内蛋白质的丢失。
4)癌性恶病质:伴厌食、体重下降、贫血、免疫无反应性、脂肪丢失、低白蛋白血症、乳酸血症、高脂血症及葡萄糖不耐症。晚近了解这些促使细胞代谢发生明显改变、消耗、休克和死亡的蛋白质被称为细胞因子。在参与荷瘤状态下分解代谢反应的因子,已知恶病毒(Cachectin),即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可引起病人发烧,抑制脂蛋白脂酶和有关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导致恶病质。恶病素是巨噬细胞在脂多糖中产生,往往在 某种因素激活后自巨噬细胞内迅速释放入血循环。总之,癌性恶病质并非单纯营养不良,而是由一系列内分泌反应,包括一些细胞因子所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癌性恶病质时,三大物质的代谢特点是分解代谢增强。胰岛素是体内合成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激素,能拮抗肿瘤所致的分解代谢。癌肿患者血胰岛素明显下降,而胰高糖素则显著增高。故有人建议用胰岛素治疗癌性恶病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