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拉咪呋定、丹参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报告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5-22 07:05:04
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多,但尚无疗效被广泛认可的治疗方法。我们用2000年1月 -2001年12月试用干扰素、拉米夫丁、丹参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方法休 闲 居 编 辑
1.1 病例选择:为本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2例,且具备:①HBV—DNAHBeAg均阳性;②ALT>正常2倍以上。其诊断依据以2000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随机分成治疗组3例、对照组31例。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甘利欣30mi/日,静滴,ALT正常后减量至停用,口服维生素B1、C;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广干扰素。一2b(安达芬),300万单位/次,头20天每日1次,肌注,以后隔日一次;拉咪呋定,100毫克/日,口服;复方丹参,头1个月30克/次,每日一次,静滴,拟后6片/次,1日3次,口服。3疗程:均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泊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肝功能变化、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变化、血L1胄HBV标志物变化。
2.结果
2.1 症状和体征变化:见表1治疗组食欲下降、肝区隐痛、便溏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组别
食欲下降(消失率)
肝区陷痛(消失率)
便溏(消失率)
面色污秽(消失率)
肝掌(减轻率)
蜘蛛痣(减轻率)
对照组
47.6%(10/21)
47.8%(14/27)
51.9%(14/27)
44%(11/25)
31.8%(6/19)
21.4%(3/14)
治疗组
86.4%(19/22)*
92%23/25**
13.1%(27/29)*
92.6%(25/27)**
72.7%(16/22)
73.3%(11/1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下同)
2.2 肝功能变化:见表2治疗组ALT复常率、TBU复常率各为90.3%(28/31)、93.8%(15/16)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的48.4%(15/31)、46。7%(21/25)(P<0.05)。
3.讨论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复杂,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综合疗法,以抗HBV、抗肝纤维
化及护肝治疗为主要原则。
本文采用干扰素和拉咪呋定联合抗HBV治疗、丹参和干扰素抗肝纤维化治疗及护肝治疗。作为新的核苷类似物,拉咪呋定的作用靶位是抑制逆转录酶;而干扰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如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AS),使2’5’AS合成增多,活化内源性核酸酶,以降解病毒的RNA。因此,干扰素的作用靶位是分子水平。由于二者在HB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靶位不同[1],且拉咪呋定有使HBVDNA下降迅速,2周内血清HBVDNA 7K平可下降97%[刨,但复发率高,而干扰素具有使HBVDNA,HBeAg转阴率慢的特点,其转阴率为中等程度,但复发率低。因此,二者联合用药可以提高疗效,且优缺点互补。丹参作为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其护肝作用早有报道[3)。由于同时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和改善肝细胞的血液供应,可增强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护肝作用。近年来,抗肝纤维化治疗研究逐渐增多。以证实干扰素可从抗病毒、抑制Ito细胞激活、抑制胶原mRNA表达、刺激促胶原降解的细胞因子释放等多环节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而丹参可使肝组织纤维增生减轻,肝内胶原含量降低[5),二者合用可以增强抗肝纤维化的效果。本文结果表明:干扰素、拉咪呋定、丹参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TBU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Ⅲ、HA异常消失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HBVDNA和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干扰素、拉咪呋定、丹参联合应用可从其能抗HBV、抗肝纤维化及护肝等方面,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斯崇文.从HBV的复制过程认识抗HBV药物的作用效果和抗HBV的策略.临床肝胆杂志,2000;16(3):131.
2~Schiffer,et,日1.. A PlacebOcOntrolled 9tudyoflamlvudtne日nd Interferona一2b ln Patients wlthchronlchePatiti8B whOpreviously falledinterfer·
ontherapy·U6pstdogy 1998;28:388(abstract901)
3.李存德,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医师进修杂志,1986;11(9):40.
4.杨正德等.e—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初步临床观察.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15):317.
5.马学忠等.丹参对肝纤维化的重吸收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8(3):161.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