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小儿aCuTErEsPIraTyfaIlurEChIlDrEn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09-26 10:53:34
中医病名
闭证,脱证。简称:呼衰
休 闲 居 编 辑
定义及释义
急性呼吸衰竭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以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特征。
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以气息喘促,加深加快,时而歇止,或气促而息微,时而深大,时而浅表,时断时续,甚则呼吸殆停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 因
西医病因
引起呼衰的病因很多,肺炎、肺不张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者最为常见。其他系统疾病,如脑干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溺水、中毒等也可引起呼衰。
发病机理
急性呼吸衰竭主要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中枢性呼吸衰竭是因呼吸中枢的病变,呼吸运动发生障碍,呼吸节律的改变,通气功能障碍出现呼吸衰竭。周围性呼吸衰竭是因呼吸器官的严重病变或呼吸肌麻痹,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均出现障碍。在临床上这两种呼吸衰竭可以同时存在,最终均可导致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及酸中毒,可导致脑功能受损,出现脑水肿,使通气量减少,加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缺氧及呼吸性酸中毒亦可导致心肌功能及肾功能受损,影响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重酸中毒,构成恶性循环。故临床上一旦确诊此病,应积极抢救,否则将会造成各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伤,危及患儿生命。
病机探微
急性呼吸衰竭为小儿常见的危重急症,是许多严重疾病并发的危笃证候,致病原因极其复杂。发病机理常见两个方面,一为病邪侵入机体,邪热传里,致毒热炽盛,邪盛内闭,阳气郁滞;另一为阴寒内盛,阳气衰微,致阳气闭塞,气机受阻。小儿为纯阳之体,常以热症为主,又体属稚阴稚阳,营卫空虚,肌腠不密,一旦疫疬毒邪流行,则常易感染传变,致风火痰热炽盛,热毒内闭,阳气郁滞,形成闭证。若毒热泛滥,更波及其他器官,津气亏耗,心气衰竭,终至发展为阴绝阳衰,元气散脱。由于痰、瘀、热、风为本病主要病机,所以清热利痰,化瘀熄风应作为本病的立法基础。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本病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象。由于体质及病程阶段不同,患者虚实,兼证的情况迥异,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同时,在传统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辨病始为周全。因原发疾病不同,其病理及治疗用药各有差异。
1.痰瘀阻肺
主证:咳喘明显,呼吸气促、痰稠不易咯出,神疲乏力,唇青舌紫、苔黄,脉滑。
分析:本证多因肺气失宣、痰浊内阻所致。痰阻肺气,肺失宣达,气逆上冲,而见咳喘、呼吸气促。肺气虚,血行涩滞,百脉皆瘀,故见唇青舌紫等血瘀之象。
2.里热炽盛
主证:高热,头痛,烦躁不安,呕吐,呼吸急促,可见抽搐,神昏,舌质红绛而干,苔黄,脉滑数。
分析:本证多由于热毒炽盛而致。热盛于内,故见高热烦躁。热毒引动肝风,可见抽搐。热毒嚣张,邪陷心包,可见神昏。
3.温毒内闭
主证:高热,神志迅速转入昏迷,烦躁谵妄,面色青紫,唇指发绀,喉内痰鸣,呼吸不整,快慢深浅不匀,或见抽搐频繁,角弓反张,双目斜视,瞳孔不等,舌绛少苔,脉滑数。
分析:本证多因邪毒炽盛,痰热内闭所致。清窍被阻,阳气郁滞,气机失畅,故见神昏谵妄。阴绝阳衰,元气散脱,故见呼吸节律不整。若热毒引动肝风,肝风内动,则见抽搐。
4.阴绝阳衰
主证:多为晚期重症,见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昏迷,面色晦暗,皮肤发花,四肢厥冷,唇指发绀,呼吸微弱,舌质淡或紫暗,少苔,脉微细欲绝。
分析:本证多由于邪热炽盛,里热伤阴,阴液大伤,致真阴耗竭,脏腑阴伤,阳无所附,使正气大伤,真阳亦竭,则五脏六腑的功能衰败,阴绝阳衰,而见诸症。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
根据动脉血 (或动脉化毛细血管血)血气分析作出诊断,比较可靠。
1.呼吸功能不全:PaO25.99kPa,SaO25.99kPa(45mmHg),SaO27.98kPa,pH下降至7.3以下,且经治疗无效者;④呼吸骤停或即将停止。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