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下调为何感觉不明显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2-10 07:51:20
12日,江苏省物价局宣布对42种抗生素用药大幅降价。这是近一年多来,物价部门第三次大批量下调药品价格,但许多病人特别是参加社会统筹的病人反映:药价下调的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多药的价格降了,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到医院看个感冒,上百元甚至几百元是很寻常的事,统筹账号上的钱看一次小病就没有了,药价下降为什么没给老百姓带来感同身受的实惠。根据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2000年南京居民在医院看一次门诊平均要花费121元,而平均每个住院病人的费用则高达4927元,而据卫生部的统计,目前每一位中国居民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费只要79元,住院费用为2891元,南京的医疗费用水平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药价的居高不下是“病灶”所在。记者就此请教南京市卫生局有关职能处室时,几位处长都觉得很难说清,该局计财处的一位处长与办公室主任商量后给记者的答复是:这个问题还是应该由物价局解释。省物价局工业品价格处王处长却认为:此次降价的药品种类涵盖了大多数消炎抗菌类基本用药,而且幅度很大,平均达20%以上,和病人关系比较密切,因此用药者的费用有望切实降低。但过去公费医疗的多,很多人看病花钱不是自掏腰包,对药价概念模糊。医改以后,个人承担的费用比以前有所上升,因此即使药价有所下降,病人感觉也不是很明显。他承认,降价药品也可以用同类药品替代,因此一些医院会不进这些降价药,使用没有降价的高价药品。在新街口的一家区属医院,记者拿着公布的降价药品清单问药剂师:“你们常用这些抗生类药品吗?”他们回答说:“降价药品中只有阿莫西林比较常用,别的都不用,我们医院常用如螺旋霉素等较普通的消炎药。”新街口一家大药店的老药剂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觉得记者的问题“太书生气了”,尽管有这么多消炎的药品价格在降,但另有相当一部分的价格还在涨,药品的可替代性太强了。开什么处方,决定权在医生那里,哪个患者知道要用什么抗生素?降价的、利润小的医生就不开呗。看来,“以药养医”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医院和药品经销商之间的经济“脐带”一天不剪断,过高的药费想降下来是有颇多难度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