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中国药品分类管理(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2-14 06:10:25
说明书的隐忧 由于OTC是患者自行购买使用的药品,不像处方药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所以药品说明书就是指导患者安全用药最重要的信息。国际上实施药品分类管理都非常重视对说明书与标签的管理,管理者在编写说明书时十分全面,如药物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服用,什么情况下不能服用,尤其是该药可能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时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更是详尽,乍一看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但正是这种说明书,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有效。同时,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若说明书上已清晰标示,则药厂可免于承担责任。 国内的OTC则截然相反。翻开我国公布的非处方药的说明书可以发现,在"注意事项"这一栏中,几乎千篇一律地写着"孕妇慎用";"用药3-7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本品成分过敏者慎用"等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意义甚少甚至毫无指导意义的话。究竟哪种情况属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此是否清楚。记者专门做了一次调查,对在药店买药的患者进行了随机采访,采访的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患者均对这句话的警示作用表示茫然。实际上,酗酒者即属于肝功能不全者,因长期喝酒的人通常都有或多或少的肝损害,如服用有此标示的药物很易导致肝坏死,而恰恰这些人群并不知道自己肝功能不好。 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少有说明书提及服用本品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以患者大量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为例,权威人士指出,大多数的解热镇痛药都对人体的血液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敏感者在3-7大的服药期间即可引起不可逆的血液系统疾病。但绝大多数解热镇痛药的说明书中丝毫没有提及此种不良反应。 有专家指出,我国的患者目前按照这种说明书服用非处方药,其安全性令人担忧。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