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沉默,海王生物欲一鸣惊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10-05 08:01:05
日前,海王生物在深圳召开战略发布暨机构投资者见面会,该公司董事长张思民、总经理刘占军和董秘戴奉祥等高管人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会上,海王生物向机构投资者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主要优势及目前面临的市场竞争,解释了公司近年来的战略调整和产业布局,并发布了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表示海王生物如今正厚积薄发,走出低谷,即将迎来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
然而一提起海王,总给人很神秘的感觉。
海王的品牌集中在海王生物,其上市以来的短期利润增长与其长期的资源配置并不相称,净利润及现金流等多项指标不如人意,应收账款和存货近年来大幅增加,而最近英特龙获证监会批准分拆赴港上市、海王生物法人股被继续质押给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等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引起外界对其资金链的诸多猜疑;加上对前几年海王保健品之外的运作,许多人认为,张思民玩的只是资本游戏,对其产业链十分疑惑,海王因此像一座令人疑窦丛生的迷宫。然而,对于外界的种种质疑,海王又一直保持缄默,这令“海王迷宫”变得更加云遮雾绕。
沉默往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志存高远,胸有成竹,心中装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自信,任你唾沫横飞地猜测和批判,走我的路。另一种是真有污点,自知理亏,与其越描越黑,不如不说――沉默是金。
那么,海王属哪一种?这次深圳的战略发布暨机构投资者见面会,是否是一个信号:数年沉默的海王终于开诚布公地与外界对话了?它将如何对外界解释它的过去?又将许给投资者一个怎样的未来呢?
任人毁誉因志存高远?
会议一开场,海王生物高管首先坦承了海王生物的“低调”,并表示:其低调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近几年集中精力进行战略调整,包括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产业链条的延伸、营销模式的调整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公司坚信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展是硬道理,因此,在媒体面前比较低调,潜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海王生物的高管接着对外界关心的“两次合并融资达15亿元人民币的巨资究竟用在哪里”以及“这几年公司赢利能力与销售规模高速增长不匹配的原因”作出了解释。
海王方面表示,该公司赢利能力与销售增长不匹配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近年来持续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
“海王生物近几年的销售成长率虽然非常高,从1998年的数千万元到2004年的23亿元,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小规模的公司,在主营业务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海王必须在研发、硬件、基础设施、品牌建设等各方面进行投入。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诸要素中,少了哪一个要素都会影响企业的持续成长。所以,2002年后,海王进行了持续的以‘夯实基础,为未来创造价值’的调整。这两、三年的调整对海王生物来说是最苦的,对外界来说,我们的财务报表确实显得比较难看。我们知道,公司不能不对广告和研发进行投入,不能不强化管理,不能不购置一些能提高质量的硬件、高端设备,这都占用了公司大量的利润。但这是为股东的根本利益和公司长期发展而进行的必要的投入和储备。”
海王生物表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多的是先做再说,不要再去招惹更多的事情,所以一直相当低调。经过这两三年的调整,我们已经一步步解脱出来,最低谷的状态已经过去,2004年海王集团和海王生物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已经翻正。”
另外,对于产业链以及营销短板,刘占军承认,“虽然海王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前期海王的品牌建设并没有和销售匹配起来:2001~2002年是海王广告投入的高峰期,由于营销组合策略的失误,使巨额的广告投入没有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销售业绩,这也是近几年公司业绩没有得到相应提升的重要因素。”
海王生物在会上特别强调指出问题的症结是:公司近几年仍处于积累和投入期,研发和销售规模的增长比较突出,但在长期目标和短期利润之间存在矛盾。
正如张思民在会议开始时所说,“海王生物是一个有远大目标,以健康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这个远大目标就是:希望七八年后,到公司成立20年时,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成为国际级、世界级的公司。但是,我们在对远大目标和短期赢利的关系处理上还很不圆满,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在过去几年,公司一直都在围绕这个远大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我想这是大家解读海王生物的关键所在。”
这个说法和海王星辰连续九年亏损的发展轨迹如出一辙。也与之前媒体对话海王集团广告部总经理高锦民时的回答一致:“实际上没有谁真正地、立体地去看海王。打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如游泳,必然有浮出水面的时候,也有潜入水底的时候。一个企业不可能总浮在水面上。”
海王认为它的前15年都算是潜修。“海王是个16岁的小伙子。”张思民之前曾这样说。
对此,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金融工程部首席分析师毛迅表示认同和理解:“海王是从一个很小的、单一的公司成长起来的,要求一个高成长公司实现高利润、甚至给投资者分红,是不实际的。”
靠什么“成就未来”?
张思民将海王的长期发展目标概括为:成为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植物药和保健食品、医药物流、医药零售为一体,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价值最高的大型医药企业之一,跻身于中国医药市场的寡头行列;将海王品牌打造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强势品牌。
然而,刚刚度过调整期的海王靠什么来“成就未来”?
海王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3大业务领域: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和医药连锁零售(以海王星辰为核心),把2005年定为15年雄厚积累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第一年。2005年的目标是:海王集团整体销售规模达到80亿元,争取突破100亿元,其中零售突破20亿元,商业突破70亿元,工业突破15亿元。
海王的品牌主要集中在海王生物。其2010年发展规划是:医药制造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占中国医药制造产业份额的3%;医药物流产业业务规模达到300亿元,占中国医药物流份额的6%。
这让人联想到伫立在深圳南油的28层海王大厦上悬空而设的大型雕塑海神波塞冬。在希腊神话中,这位海神掌管水界,传说中的波塞冬常常用三叉戟砸开岩礁,呼风唤雨;波塞冬十分强悍,生命力极为顽强。上述3个业务领域就好比波塞冬的三叉戟。
在这个三叉戟上,最强硬的是海王的医药商业。其实,海王不过从2年前才刚刚涉足该领域。
2003年3月,海王生物投入6000万元,增资山东潍坊医药采购供应站,成立潍坊海王医药有限公司,海王生物占60%的股份。此后,通过双方经营机制、优势品牌、强势产品和销售网络的有机整合,逐渐形成了一套被海王称为“总代总销+现代物流+终端配送”这样“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2003年,潍坊海王销售额增长到14.7亿元,跃居山东省第一位。到2004年,销售额达20亿元,实现利润2913万元,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5名。
据悉,今年2月底,美国高盛公司考察了潍坊海王,据称高盛对入股潍坊海王兴趣甚浓。在会上,海王高管也明确表示,“海王生物正在与国际著名的医药物流企业和国际投资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旦引进国际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及雄厚的资本,无疑将加快公司物流体系建设和竞争水平的提升。
除了以潍坊海王为核心的医药商业领域,海王生物还津津乐道于其医药工业。尤其是今年1月,海王生物分拆子公司英特龙赴港上市计划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被认为是“海王集团造系运动的第一步”。
但是,有投资者对此质疑:把海王生物的优质资产分拆上市,这是否只是一个融资行为?会否把海王生物的股权稀释?
对此,海王生物高管的回答是,英特龙已经有数个在技术方面足以与全球最强大的疫苗企业比肩的新型疫苗,包括全球第二个通过临床试验的第三代流感疫苗――亚单位流感疫苗(目前全球只有美国凯龙公司生产)、VERO细胞狂犬疫苗、乙肝治疗疫苗等,并在相关产品领域获得了数十项国际、国内专利,在技术储备和产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而这些先进的技术短期内在国内不会有太大体现,是未来的高收益项目。所以要到海外上市,取得国际资本的认可。
而英特龙获得国际资本市场的支持后会使主营业务持续增长,海王生物因股权稀释所带来的利润摊薄,不但从英特龙未来加速发展所实现的增量中得到补偿,还能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此外,英特龙还将进入新的优势产业领域,与现有业务一并成为海王生物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大其赢利能力。
“海王已经多年不鸣,应该快到破壁而出、一鸣惊人的时候了。海王生物正在或者已经进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天时、地利、人和,假以时日,海王生物一定会带给大家足够的惊喜。”在张思民眼中,凭借医药工业、商业、零售连锁3大核心领域,再加上技术、品牌、资本的优势,海王已经开始了其15年之后的能量释放。
但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趋利的股东回报要求之间如何平衡博弈,对海王生物来说,显然不是个轻松的问题。
这正像海一样,你永远无法从表面的风平浪静上预知何时会有一场铺天盖地的海啸。然而,也正像海一样,有无数的可能也就蕴涵了无数的不确定。海王将成就一个怎样的未来,真的需要“假以时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