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接近疾病产生的源头高科技开启医疗新纪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4-02 01:44:44
日前,在几位美国放射学家和多位博物馆馆长的关注下,六具沉睡在大英博物馆的木乃伊被“唤醒”了。借助最先进的CT扫描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一具男性木乃伊的脑部、肾脏和肌肉中有高密度点,并据此推断木乃伊曾在某种含有金属的溶液中浸泡过。“我相信这些新发现有助挑战以往科学家对古代尸体保存技术的认识。”参加这次研究的Linda Sutherland博士说。这是迄今对古埃及木乃伊的最大规模的扫描。先进的CT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无创、精确而且立体地透视这些古代的珍品。得益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医疗科技,我们能够“绘制出木乃伊的真实相貌”,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确认新生儿的心脏隐疾”,依靠科技含量极高的医疗器械,今天的医生正走在无限接近疾病产生源头的征途上。
CT成像突破速度与精确的极限
这次研究使用的是GE2004年底刚刚推出的Lightspeed VCT。这是世界上第一台64排CT,也是迄今为止运行速度最快的CT扫描设备。它1秒之内就可以完成单脏器的高分辨率检查,10秒钟以内完成对患者(身高1.75米)的全身高分辨率亚毫米采集,5秒即可完成一个12厘米范围的心脏高分辨率扫描,与16层CT相比缩短了四倍的曝光时间,减少因心率波动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使无法长时间屏气的重症患者可以享受无创的心脏CT检查,显著提高冠脉检查成功率。由于扫描时间成倍缩短,可明显减少造影剂用量达50%以上。“这是一项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GE医疗集团功能成像和CT部门负责人Peter Arduini自信地说,“LightSpeed VCT将成为急诊室中最受欢迎的扫描设备。”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不关心也不了解新技术对于医疗进步的意义所在,但是新产品的确能够提升就诊的舒适度,并有效减少设备可能给患者(特别是幼小患者)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超声成像重新制定“效率标准”
宝宝长得什么样?宝宝在做什么?宝宝健康吗?怀胎十个月,大部分准妈妈常常甜蜜而好奇地想这些问题。可是,医院常规检查超声单上那个模糊的大脑袋看上去那么遥远而陌生。报告单的下方医学术语冷冰冰地写着“单活胎”。
新一代的四维超声系统将帮准父母们实现这个愿望。借助它的帮助,准父母们可以实时地看到三维立体的真实的胎宝宝,看到小家伙在妈妈的子宫里游泳,翻身,打哈欠,吃手指,看到宝宝的模样,保存宝宝的第一张照片。但更重要的是医生可以轻松地检查宝宝的发育和健康情况。
美国加州Pasadena的胎儿诊断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德沃先生的研究表明,平均每250个新生儿中会出现一例先天心脏病的婴儿。德沃先生说:“先天性心脏病是所有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婴儿死亡的主要病因。”及时的治疗对患儿来说非常重要,借助最新的医疗成像技术,医生在他母亲怀孕期间发现约瑟夫的心脏有缺陷,它使医生得以获取胎儿心脏的多维图像。一旦在孕早期确定胎儿有心脏缺陷,医生会马上考虑可行的产前护理,并提出治疗方案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德沃博士还讲到:“这项技术使非心脏专业的临床医生看到更多的细节,更轻松地扫查,从而提高了胎儿出生前的心脏缺陷的检查率。”,有了四维超声的帮助,可疑小颅畸形、唇腭裂、脊柱裂、血管畸形和某些遗传性疾病也都更容易被及早诊断。
磁共振成像:进入“高清时代”
2003年,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教授保罗?劳特布尔(PaulC.Lauterbur) 与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彼得?曼斯菲尔(PeterMansfield)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是:他们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领域取得了伟大的突破,这些突破直接导致了“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价值的”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第一台医用磁共振成像仪于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发展至今,这种技术业已挽救了全球范围内难以计数的患者的生命。由于诊断的精确度极高,可以获得患者身体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同时现有实验结果证明它对患者身体没有损害,因此磁共振成像设备得以在各国迅速普及。今天,全世界的医院每年总计要做数千万次磁共振成像诊断,此类设备已成为医学界最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
现在,由科学家开创的事业正在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对运动脏器的高清晰度成像”已经成为可能。以往,儿童在接受磁共振检查时通常会因恐惧或兴奋而不那么“合作”,这让很多为其做MRI检查的医生束手无策,如今,新的设备已经可以在患者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时“抓拍”到高分辨率的图像、检测到亚毫米的病变,这不啻为一个令人激动的进步――不只是儿童,另一些难以有效控制身体活动的就医者(像帕金森氏病患者)也可以由此获益。更重要的是,医学成像技术的层次已经从仅仅“诊断”的层面升级到了“治疗”的层面。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声聚焦治疗磁共振设备已实现了对肿瘤的疗治。
CT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发展已趋近成熟,得益于此,这个时代的医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疾病产生的源头”(而非“疾病的结果”)――但他们仍不满足。对基因医疗、分子成像技术的探索已有了明显的进展和初步的成果。例如,澳大利亚儿童癌症研究所便正在GE医疗“二维凝胶体”技术的帮助下,日益深刻、精确地了解着“抗药性癌细胞蛋白质的变异与突变”。澳大利亚儿童癌症研究所所长MariaKavallaris博士认为,类似的研究有助于那些患有白血病的儿童恢复健康――在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500名儿童被确诊患有癌症,他们存活率仅为3/10。
19世纪中叶,巴斯德奠立了近代微生物学的基础。在他的遗辉润泽之下,包括伤寒、白喉、小儿麻痹症在内的疾病被一一攻克。100多年来,巴斯德的后继者们让人类对自身生命活动规律的体察愈发深刻。今天,科学家们已不满足于改变疾病的后果,或是察知疾病的“源头”。他们希望对人类致病的因由进行挑战,他们矢志要发现基因的奥秘――由此看来,人类已经站在了医疗新纪元的门槛上。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