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受“成人礼”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5-07 07:25:41
如果把欧美成熟的医疗器械产业和市场比做“成人”的话,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和市场只能被称为“少年”,而现在的这种变革则可以称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成人礼”,已开始在个别地区实施的降价试点则是“成人礼”的延伸。
去年以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颇不宁静。从4月份关于“翻新”的法规征求意见稿引起广泛讨论,到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发文,要求以不盈利为原则,对医疗器械检查费用施以改革重手。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开始经历一场新的变革。
如果把欧美成熟的医疗器械产业和市场比做“成人”的话,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和市场只能被称为“少年”,而现在的这种变革则可以称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成人礼”。而已开始在个别地区实施的降价试点则是“成人礼”的延伸。
然而从态度看来,相比药品企业而言,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显得十分后知后觉,这折射出行业不容乐观的现状。“成人礼”已经开始,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应当尽快引起警觉。
“翻新”规定引发思考
2005年4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网站发布了《翻新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共6章33条,分别从总则、翻新医疗器械概念的界定、境内医疗器械翻新的监督管理、翻新再用医疗器械的管理、法律责任及附则等方面对翻新医疗器械进行了要求。
随后,此规定在业内引发讨论。不少医疗器械厂商认为,《规定》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关乎产业政策的问题。在目前环境下,将给本土医疗器械产业带来冲击以及环境问题。
虽然通过沟通,最终政府暂时维护了国内企业的利益,但是从此事的前前后后也看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和市场还处于“少年”时期,没有足够的抗市场风险能力,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们不得不适应国际规则,因为我们既然承认了规则,就必须以“成人”的方式生存,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会等待你长大。
价格改革带来机遇
到去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制订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再次引起人们关注。该通知要求医院在大型医用设备的检测和治疗收费上不得区别设备产地、型号,并遵守不盈利原则。这是国家首次表态要扭转使用国产设备、进口设备收费标准不一致的局面。
事实上,长期以来,国产设备、进口设备收费标准存在差别。发改委价格司一位参与文件制定的官员透露,政府希望通过这次价格改革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对此,国内企业大多拍手叫好。
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全禄认为,本土企业的医疗设备的性价比远远高于国外设备,而且国内设备的售后维修费用也远远低于国外设备。价格统一后,医院将改变以往只重品牌不重成本的情况,更多地考虑设备的价格和实用性,会为国内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深圳迈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先成表示:“让国内企业受益,其实最终是使患者受益。”因为依靠国外昂贵的设备来降低医疗费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国产设备才可能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而一旦国内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发展起来,就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再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检查治疗费用。
业内有人打比方说,这次价格改革,就像“家长”在“少年”尚未成熟时实施的一种“拉”的行为,给“少年”的成长带来了至少是公平的环境。
降价是大势所趋
作为医院除药品以外的另一个利润来源,医疗器械使用的价格问题早已受到很多指责。
一份名为《中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标准研究》的报告,就曾揭露出价格暴利、回扣、“军备竞赛”背后设备资源浪费惊人等问题。
关于医疗器械降价的消息也传了很久。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在目前价格双轨制的情况下难以同步推进,所以发改委和卫生部计划先将收费标准统一。在药品降价后,进一步统一降低器械检查、治疗的收费标准。
其实,此前浙江、江苏两省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降价50%的试点。以江苏省为例,自去年10月1日江苏省物价局规定医院执行全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后,江苏省医院的大型医疗检查设备的费用已经降了一半。对此,有医院反映“成本收不回来”、“盈利空间微乎其微”。但业内人士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依据有关部门此前做过的调查,“成本收不回来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因盲目上马,导致机器不能充分使用,成本自然就收不回来。
不管怎样,降价似乎是大势所趋。对此,有国内企业指出,“如果仅仅是收费价格统一,国内企业的优势还不会体现得很明显”,对可能的降价他们表示“欢迎”。而外企则发出“中国未来几年的大设备市场必将进入严冬期,冬天的感觉已经来了”的预测。
相对药品而言,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更加不成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门槛也好,机遇也好,规则将会日益规范。国内企业在这场“成人礼”的考验中,亟需提高自身水平以早日成熟。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