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上市公司中期增速达20%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0:32:26
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医疗器械中与非典有关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今年以来,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进入4、5月份以后,由于非典的影响,致使部分医药企业增长幅度加大。种种迹象表明,医药行业业绩将会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国内外需求明显增加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化学原料药主要品种国际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攀升,原料药出口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而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原料药是抗生素类原料药、Vc原料药、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以及糖皮质激素原料药。尤其是自去年以来,由于生产Vc原料药的罗氏公司的部分生产线停产,致使国际市场供给失衡,造成Vc价格一路攀升。这就给华北制药、华源制药、东北药(集团)等Vc原料药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占领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时机。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华北制药销售收入为82070万元,同比增长74.69%;华源制药主营业务同比增长88.77%,净利润同比增长333.84%,创历史最好水平。另外,生产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的新华制药连续四年实现10%以上的增长速度。由于抗生素原料药继续保持旺盛的需求,华北制药、哈药集团、鲁抗医药等企业将会继续从中收益。在国际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的同时,国内市场则由于“非典疫情”的出现,而显得风云突变。一些具有预防“非典”作用的药物销量大增。年初,由于广州局部疫情的影响,同仁堂仅第一季度板蓝根的销量就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基地的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板蓝根的销量占到全国市场的60%,同比增加41%。进入四、五月份之后,为了控制“非典”的蔓延,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和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的药品,销量大增。从而致使医药增速明显加快。非典令医药公司受益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以及医疗器械中与非典有关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由于中药对非典具有防治、抑制作用,中药企业获得的收益最大。主要是预防非典成为了全国大众的需求,巨大的商机成就了生产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企业。同仁堂生产的清热解毒口服液、板蓝根以及西洋参等药品十分畅销,其业绩将会有一个大幅的提高。竹林众生生产的双黄连曾一度脱销。中新药业集团1至4月,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2.56亿元,增幅达29.6%。。虽然,目前“非典”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些药品的销量也逐步趋于正常,但是可以预见,这些相关企业中,原来就具有优势的企业如同仁堂、东阿阿胶、九芝堂等其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原来业绩处于中游的企业,如竹林众生、三九医药、白云山、广州药业等业绩将会大幅提高。治疗非典需要大剂量激素类药品、抗病毒药品,预防性抗感染治疗需要抗生素等,这些都使一些化学制药类上市公司获得大量的定单。如生产激素的天药股份、生产抗生素的华北制药、生产抗病毒药的星湖科技、丽珠集团以及生产大输液的双鹤药业等等,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都将有一个快速的增长。生物制药近年来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长率每年为16%,几乎是每四年翻一番。非典对生物制药的需求主要是生产血液制品中的白蛋白、球蛋白以及胸腺肽和干扰素类抗病毒药物。北生药业的主导产品为白蛋白、干扰素、胸腺肽,这些都是非典防治中的主要药物,因此业绩将会有一定的增长。四环药业2002年公司胸腺肽的销售收入为733万元,毛利率高达85.6%,但产品销售规模还不算大,因此业绩提升不会十分明显。天坛生物85%以上的利润来源于疫苗产品,血液制品中的白蛋白销售利润为-45.93%,一直处于亏损,随着血液制品销售量的增长,可能会减亏或盈利,业绩会有所改善。万东医疗由于期间费用增长过快,抵消了部分利润,由于X光机需求的增大,将会改善利润水平。增速有望达到20%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这其中固然有“非典”因素的作用,但是,国内经济的持续向好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则是推动医药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居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医药和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医疗体制的改革,加快了医药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现有8亿农业人口,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和完善,又将为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12个“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实施,这12个项目的总投入将达到200亿元。这些因素都将长期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在这些基本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预见,6月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中期有望达到20%的增长速度。转载自“证券日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