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料药产业保持优势靠创新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2:38:57
新华社信息北京8月27日电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和主要
出口国,年产量达43万吨,其中90%主要供应国际市场,年平均出口额达2
休 闲 居 编 辑
2亿美元。化学原料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的一个主要支柱。日前,有关专
家就我国原料药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大路产品具优势
抗生素/抗菌素--我国抗生素产品种类齐全,具有比较优势的是青霉素、
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螺旋霉素以及磺胺类产品。其中青霉素规模
最大,年产量超过2.2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70%,2002年出口额达
1.59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我国青霉素产品基本上集中于华药、哈
药、石药和鲁药4家企业,这4家企业产量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我国
是世界上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国,这些品种中的
大部分基本上是薄利生产,已没有成长的空间。惟一例外的是四环素,由于四环
素可以通过结构改造而成为效果更好的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因此近两年
来呈现价呈升量增的趋势,国内生产企业如宁夏制药厂和四川抗生素厂因此获利
不少,2002年两家企业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磺胺类抗生素曾经是我国的优
势产品,但现在由于市场需求萎缩,已没有太大的价值。
维生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维生素类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国,其中优势最
大的是维生素C。目前以东北制药总厂、江山制药、华药、石药为主的维生素C
企业年出口量达4万吨,2002年出口额近1.4亿美元。具有一定优势的还
有维生素B6、维生素B12,但维生素B6在与国外巨头的合资过程中已失去
控制地位,优势不再。维生素B12近几年由于价格攀升,国内生产能力呈现跳
跃式增长,目前已达到6.5吨,接近全球总量的1/3,有可能成为我国原料
药生产的又一个优势品种。
解热镇痛类--我国在解热镇痛药生产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产品为阿
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其中扑热息痛产量最大,年产量约3万吨,占全球
总量的35%,是我国继维生素C以后的第二大原料药产品,2002年出口额
达60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26%。我国阿司匹林年生产能力为2.5万
吨,2001年产量为1.02万吨,2/3用于出口。新华制药、吉林制药和
南京制药厂是阿司匹林的主要生产企业,它们的产品在欧美等国际市场比较受欢
迎,但属于薄利产品。我国安乃近年生产规模达2万吨,其中新华制药、武汉制
药产量最大。
柠檬酸--以丰原集团为主的6家企业生产的柠檬酸总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
85%,其中丰原集团年产量超过12万吨,年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
%。我国柠檬酸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定的市场,主要是因为价格比国
际平均价低30%一40%。
地塞米松--天津药业通过技术改造,使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下降了40
%,一举击败法国企业,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地塞米松生产商。目前该企业产
品占国内市场的80%,亚洲市场的45%。
做强未必靠低价
尽管我国化学原料药在以上一些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以
上产品大都是传统老产品,而且有些还是发达国家不愿意生产的重污染、低附加
值的产品,许多产品还存在被逐步淘汰的危险。对于目前国际上一些市场大、技
术壁垒高的高附加值产品,我国却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
随着医药行业对民营资本的开放,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的重要力量,在浙江
台州、福建等沿海地区,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化学原料药制造企业正蓬勃发展,
成为我国化学原料药生产中的一支新军。但在如何做大做强方面,民营企业要注
意发展模式。
另外,国际制药巨头将原料生产向我国转移,从产业发展、引进外资、增加
就业、发展地方经济等许多方面看,这是好事,但对污染严重、有损于国内企业
利益的项目不应盲目引进。
从全球市场看,我国现有化学药的优势正受到印度的冲击。由于国际许多制
药巨头将部分重污染、低附加值的产品转移到印度,因此印度正日益成为国际上
重要的化学原料药制造基地。在许多领域,印度的产品比我国更加具有价格优
势,这值得我国企业高度关注。要保持或发扬我国的优势,除了利用“价格武
器”以外,还应注意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化学原料药优势得以持久保持,也只
有创新才能使我国的制药产业真正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