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在夹缝中寻找生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处于亚健康生活状态和患上慢性病的现代人日益增多。一个人身体好坏取决于免疫力的高低。许多身体不好的人会选择通过保健的手段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因此如何选择保健品或健康食品就显得很重要。我们注意到市场上许多保健食品的功能说明上都写着“免疫调节”,这给消费者造成一种印象:保健品的功效千篇一律――都是提高免疫力。
其实不然。譬如AD钙奶是保健食品,食(药)用菌多糖胶囊也是保健食品,但有谁会把前者当作一种保健或治疗疾病的生物制品看待呢?相反地,食(药)用菌多糖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却是少数可以进行疗效宣传的机能因子型功能食品。因此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保健品,要从产品本身的药理成份和科技含量进行分析取舍。
在国内,2000年以前,许多产品都是以“药健字号”出现,当时的保健品定位于药品与保健之间,强调辅助治疗的概念。产品造假、违法宣传、夸大疗效宣传等情况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为了规范市场,国家采取相关措施,近几年取消了所谓的“药健字号”产品,一律称为“保健食品”。这样一来,许多健康产品在功能审批上也只好“一刀切”,冠以“免疫调节”功效。这样,一方面很多只有营养补充作用的食品变成了保健品,另一方面具有很好调理与疗效的产品也是保健品甚至只是食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辨别取舍这些产品确实有困难。尤其是一些代表最新科技成就、具有很高医学价值但未有足够临床试验的生物制品也是保健品或食品,消费者难以感受到它的真正价值。
按常规分类,对人体有帮助的健康食品大致可分为一些口服的营养西药、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功能食品。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营养西药可用于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产生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可造成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身体健康。保健食品由于其定位界线不清,疗效不确切,大部分是提供营养价值为主,而且有一定副作用,产品以合成营养素添加药物成份为主,如褪黑素、组合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过量食用对人体不利。普通食品提供营养或能量,对人体不起调理或治疗作用。
近几年国际上正处于研究热潮的功能食品(机能性食品)则显露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这类研究主要围绕药食同源类天然生物展开。像食(药)用菌、草本植物、部份海洋生物等,都是近几年渐露头角的新一代功能食品,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作为普通食品食用,又具有疾病治疗效果和保健作用,但无副作用,代表了未来保健及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这些食品从其生养环境到科学提取的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进行,原料生成上采用无公害基地、有机肥料培育,加工过程采用萃取方式,一般不会有外源性二次感染。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有传统食疗方面的研究和总结。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在环境变化、生活变化的影响之下,科学家也正在找寻全新的药食同源的生物科技领域。
药食同源、防“病”于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全新健康理念。在充满炒作和疗效不实的保健品市场,在人类遭受化学药物二重感染和亚健康包围的今天,树立一种正确的防病、治病理念尤为重要。
以药食同源的食(药)用菌为例,现在是世界各国最受推崇的日常健康食谱。食(药)用菌特有的多糖、多肽、氨基酸以及特殊微量元素,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对免疫系统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其作为新兴免疫性药物在抗肿瘤、抗艾滋病、抗感染等方面渐露头角。在日常的抗疲劳、抗衰老,平衡人体生理机能,改善微循环,降血糖、血脂,清除自由基,修复受损细胞、抗辐射等方面广为采用;对各种老年性疾病均有很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这些食(药)用菌的特有功效正是亚健康人群和疾病治疗最需要的。以药食同源为基础的天然健康产业,又将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市场。
■ 前景:市场潜力巨大
任何一个产业的崛起可以在不经意间出现,也可能是对已经限于谜局的产业的革新或再发展而产生,诚如我们不把食(药)用菌当作普通农作物看待,而提升为大的生物保健产业。
食(药)用菌作为真菌,是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特殊物种,有着古老的生存历史。但直至近几十年,才有人开始比较关注它,但大抵上也只是将之定位于农副产业而已。今天人们把日本国民的健康长寿归功于多吃食(药)用菌的结果。因此,如果给食(药)用菌一个重新定位,这个产业的格局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大部分食(药)用菌产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食(药)用菌基本上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八种氨基酸。据科学研究证明:2千克鲜菇与1千克牛肉营养价值相同。1公斤野生食(药)用菌所含粗蛋白相当于1.7公斤的猪肉,其中大部分新鲜野生食(药)用菌粗蛋白的含量平均为3.22%,相当于蔬菜的2倍多、一般水果的近十倍,因此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蛋白质和组合营养来源。从国外的统计数据上看,美国每年人均食(药)用菌消费量为2.5千克,法国为4.5千克,日本在3千克左右,相比之下,我国人均吃菌量只有2千克左右。这个数字与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每日食谱要求相去甚远。假设每个人日均食用50克食(药)用菌,则其一年的消费量应该在18千克。可见,这个餐桌经济的潜力有多大,其市场潜力远未开发。前文已经谈到大部分食药用菌可以成为很好的功能性健康产品或药品。这是因为食(药)用菌含有大量的活性β-D葡聚糖、甘露醇及其它有机成分和特殊微量元素。这些成份经临床和药理试验,被证实是很好的抗肿瘤、抗衰老及多种慢性病的治疗药物。这个产业尚属于待开发的处女地。国际上一些知名公司,包括日本日立公司在产业转型时都把目光转向了食(药)用菌天然药物的研究上。日本、韩国等地的汉方制药已经为这个产业的生物科技产业化方向研究制定了长期发展战略。我们都知道红豆杉树皮提取物紫杉醇现已成为肿瘤治疗首选药物,每年为施贵宝公司带来十几亿美元的收入。而我国现在每年食(药)用菌药物的产值尚不足当年度医药保健品产值的千分之一,可谓空间巨大。
■ 现状:产业陷于迷局中
从市场培育角度而言,消费意识没有完全形成,市场有待深度开发。消费者对食(药)用菌作为最新健康食品的认知程度严重不够,大部分人只知道口味不错、营养也好,却不知食(药)用菌的优质蛋白质、软纤维质、活性多糖和各种有机无机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帮助。另外,从消费者到专家学者对食(药)用菌生物制品防治疾病方面的知识和研究也有待推广和深入。
其次,农业痕迹过重,缺乏科技支持,没有生产标准,产品档次低。功能性食品如食(药)用菌产业一开始就沾上了农活的边,所以一直由农民自发生产为主,当作农民致富的副业,没有严格的生产标准,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整个行业一直属于一种低投入、短期化的农产品商贸状态,这无形间降低了这个产业的市场形象。
再者,市场意识差,没有品牌和产权意识。没有标准的低成本运作导致了食(药)用菌产品经营当中较少差异化特质。在市场表现力上除了季节因素就是简单的等级区分,而优质的产品可能到了国际市场给重新包装为他国品牌,身价倍增。这种事例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屡见不鲜。
最后,缺乏整合经营意识,产业龙头只是单体运作,没有形成产业链。国内也有一些所谓功能食品龙头企业,但细翻企业资料可以发觉这个现象:龙头企业要么专做贸易,要么专事生产,很少拥有整合经营的产业链。作菌种的、作培育的、作贸易的各自为政;而深加工的生物科技企业也是随意的收购廉价原料了事。此举直接导致了地区开发的不平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技术和产业化难以升级。尤其是生物科技企业的引导示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 整合:产业升级进入发展快车道
着眼于未来,这个就在身边却被熟视无睹的产业如何实现升级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抓住两大市场定位,形成产业开发意识,有机食品与生物制品并举,摆脱传统迷局。显然,宏观上食(药)用菌产业要大发展必须摆脱目前这种受“农活”牵制的产业迷局,重新认识、定位食(药)用菌,使其成为一个全新的健康产业。要通过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持,对食(药)用菌产品的两大关系国计民生的定位――餐桌经济和功能性天然药物实行引导。此举将整体提升食(药)用菌产业的形象,而对社会的回报将是国民健康素质的整体提高和新经济的增长。
其次,合并资源进行重组,利用工业化生产模式,订立生产标准,形成完整产业链。食(药)用菌行业甚至药食同源食品行业目前最大的障碍是条块分割、地区发展不均、资源不合理利用以及由传统产业意识带来的单体运作,各自为政。要改变研究、生产、贸易、深加工脱节的局面,关键是制定行业生产标准,进行工业化改造,全力扶持科研院所对行业的技术研究和积累,整合现有上下游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化产业链。
再次,引导消费潮流,整合营销通路,进行专业化经营,激活市场潜力。产业能否做大,整合生产经营很关键,但最核心还在于市场的培育,市场才是带动产业不断发展的驱动器。针对潜力巨大、远未开发的消费市场,作为经营者,现在更多的应当是着眼于对目标人群进行宣传,让消费者认识相关产品的品质内涵,发掘消费潜力,并稳定这个群体。在市场营销中首先改变传统的渠道意识,针对这个有特殊功能诉求的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朝着专业化通路方向发展,比如统一形象的连锁专卖店,进行深度的市场开发,激活市场潜力,而避免循用过去单打独斗、随意流通的简单贸易意识。
总之,这是一个很有爆发力的待开发市场,迷乱的格局只能说明其潜力远未挖掘,我们应当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提升这个产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一定要用专业的营销理念来激活它。这是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基本点。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