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信誉危机凸显模式困局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4:32:52
|
|
提及安徽亳州、江西樟树、河北安国、广州清平、成都荷花池等地名,医药行业的人士可以说是无人不晓。许多年以来,这些国内著名的药市就像是一支支晴雨表,记录着中药业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着中药种植、流通以及生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然而,随着国家对中药安全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等方面要求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尤其是中药现代化的实施,使不少传统中药集散地难再掩饰长久积累的痼疾。如何适应中药行业新的发展之路而不被淘汰,成为一些药市苦苦思索的问题。对此,本报记者将走访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药市,为读者展现这些著名中药材集散地的困惑和对策。
一管就死,一死就松,一松就乱,一乱就管,亳州的中药材市场陷入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怪圈。
打开亳州海顿酒店四楼的临街窗口,这座曾走出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多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古城街景便展现在眼前。如同中国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城市一样,亳州少有高楼大厦,生活悠闲。
例外的是,亳州城区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中药味。可惜的是,这座以中药材闻名国内的城市此间正经受了一场信誉危机。而危机的爆发正折射出亳州犹如一贴名贵中药材,要有好的药效,仍然需要适度火候和时间煎熬。
萧条的交易
8年来,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早上7点左右开张,上午11点左右便已经闭门谢客了,药商下午的时间一般是帮助客商打点行装。以往,中心的日上市量为6000吨,品种有2600多种。但是,由于假药丑闻的败露,中心的交易陷入低谷。
9月28日中午,面对门可罗雀的场景,中心交易大厅北边的亳州友亮中药材购销栈朱老板长叹一声道:“我已经有三天没有出货,有客人的时候也是一天只能做到100元~200元,连交税费和付工资都不够。”
离他不远的邮政物流配货中心的王广新也是深有同感。他说,自己已经49岁了,从没有看到交易如此萧条。以往两三天就可以卖完的货现在至少要一个礼拜脱手。由于现在中心严禁卖中药饮片,不少药商的业务一下子萎缩了2/3。
朱老板说,中药饮片不准卖后,现在许多客商由于没办法在亳州配齐自己想要的药,他们就不来亳州买了。
亳州药业总商会会长卢景川介绍说,亳州以前每年的中药材交易量在100亿元左右,今年估计只能有50亿元左右。
根据亳州药业发展局提供的资料,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为70万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0,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3。
亳州以中药材交易闻名国内,年交易量为国内17个中药材娇易市场最大。亳州的中药材交易主要集中在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该中心从业人员高达1.5万人,日上市量为6000吨左右,品种达到2600多个。同时,亳州还拥有遍布乡镇的20多个交易市场和近3000家中药材行、栈、店铺,年交易量在100亿元。
亳州药业发展局局长张亚东介绍说,亳州之所以成为国内闻名的药都,原因有二,一是亳州的气候适合药材的生长,地产中药材有230多种;二是亳州生产和销售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神医华佗使得亳州中药闻名天下,早在明代,亳州就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
中药材在亳州的印记十分明显:除同时设立了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药业发展局外,城区到处可见到中药材的广告和“药都”的字样。
假药丑闻:凸现发展内伤
目前亳州中药材市场如此萧条,表面上在于前段时间爆发的假药丑闻,实质在于亳州原有的药业发展模式出现了问题。
在今年爆发的非典期间,中药防范方法一时引起了全国的注意。4月初,媒体公布了医学专家提供的预防非典的中药处方,里面有苍术、霍香、银花等八种中药材。
为此,这些中药材立刻成为紧俏品。但令人失望的是,面对利益的诱惑,亳州的许多药商制售假药。6月1日,亳州市大量制售假药的丑闻被中央电视台曝光。此后,亳州自己进行了整改。
6月13日,由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药监总局、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察组赶赴亳州,并深入药材市场、药材商店、加工点等地,对药材的制售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督察组结果发现,亳州假冒伪劣中药材依然大量存在。
此后,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被勒令整改,红火生意就此打住,一直到现在还未缓过劲来。
从表面上看,中心之所以出事在于管理的混乱。张亚东介绍说,原先中心有个管理委员会,但是个虚设机构,平时很少有人对市场进行管理。而且中心的工商部门8年没有换过人。
在中心整改期间,亳州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公司,对中心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同时,他们还规定,实行村、乡、县、市四级联网,村和街道办事处均有责任查处假药。一旦查处出假药,有获取10%罚金的奖励。
张亚东说:“我们现在不怕任何记者来采访,因为现在假药的确是很难在亳州立足。”
但是,卢景川认为,严打很难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一管就死,一死就松,一松就乱,一乱就管,陷入了一个无法解决的循环。一旦亳州中药材市场长期萧条,现在的严厉管理措施最终还是会很难坚持下去。
事实上,亳州药业怪圈根源在于其支柱产业仍然是中药材的商贸流通而不是中药材的深加工。目前,亳州从事药材行业的人员高达100万人,为全市总人口的1/5。而相形见绌的是,亳州目前只有10多家药厂,其中6家还是技术含量低的饮片厂家,没有一家全国知名的药厂。
与之相对应的是,尽管亳州称为药都,但药材对财政的贡献十分有限。由于只能赚取一些中间费用,药材对亳州的财政贡献远非想象中的那样高,一年来源于药材的财政收入只有可怜的6000多万元,仅为财政总收入的7%。
除商贸流通带来的薄利外,更要命的是,国家严禁在中心交易饮片,但在加工工艺上,很难做到这一点。张亚东介绍说,当地产的一种叫白芍的药,要在出土后马上加工,但这样就违反了国家的规定。
引资突围
张亚东介绍说,亳州长期是个县级市(2000年升格为地级市),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方面都是非常欠缺,本地难以发展大的药厂。与此同时,由于财政困难,财政上也是难以投入资金进行中药材新品的开发。
在财政和民间资本有限的情况下,亳州市政府将希望寄托在通过开发区来引进外来资本。
早在1993年,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已经成立,但在长达10年的时间中,开发区发展缓慢。“之前基于发展战略的考虑,开发区并没有得到市政府的重视,导致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引进多少项目。芜湖开发区是和亳州开发区为安徽的较早一批开发区。现在,芜湖开发区引进10来家世界500强,而亳州开发区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张谦说,亳州的财政只是吃饭财政,无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开发区建设中去。
由于财政上的困难,亳州将希望寄在招商引资上面。“无论是大会还是小会,市长都会来参加”,开发区经济科科长常涛透露说:“我们是捧着金饭碗去讨饭吃,亳州有很好的中药材资源,但自己开发的能力低,只能想办法引进资金进行开发建设。”
张谦说,开发区十分希望能够吸引向哈药、三精制药等国内知名的药厂到亳州前来投资,但事实上是很难,他们来亳州投资饮片厂就已经很不错了。
去年年底,亳州开发区和中辰国际集团公司合作,建立安徽亳州(国际)中药生物高科技园区,而这个园区和开发区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双方计划在这个开发区基础设施上的首期投入资金是8.9亿元人民币。
亳州对开发区寄以厚望。常涛说,我们已经谈了很多项目,原先只是苦于没有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旦基础设施完成,有许多的项目是会落户到开发区去。
9月28日下午,在记者结束采访之际,张谦说,再过两个月,一个两亿元的项目将敲定,开发区的发展将会比较快。休 闲 居 编 辑
(转摘自“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 |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