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落实“走出去”战略,确保在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目前我们还处于向海外拓展的起步阶段。将要进行的是拓展国外市场和资源的新长征。这是企业参与全球化,走出国门政策的一部分。对医药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十分现实的任务,对医药企业“走出去”的形势、条件、突破口和需要把握的问题有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1.改革、开放促进快速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国改革、开放洪流的带动下,医药行业迅速发展、壮大,产品增加、产量扩大、质量稳定提高,不仅可以全面满足国内的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需求,而且越来越多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在快速发展中,我们已经形成了科研、教育、生产、流通及各项相关服务的完整体系。包括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及中药材种植、提取加工、生物技术药品、医疗器械、制药机械等一系列产品。我国片剂年生产能力已达6200亿片,胶囊1194亿粒,水针563亿支,大输液44亿瓶(袋),粉针175亿支等等。就生产能力而言,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已有1300多个品种,总量56万吨,其中近二分之一出口,占全球原料药贸易额四分之一左右。 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和技术改造我们已经有2300多家企业和车间通过了GMP认证,2003年我国医药产品的出口额超过45亿美元。所有这些进步和成绩都是改革开放机遇带来的结果。 2.不断创新提高了竞争力 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加上我们自己的不断创新,我们迅速缩小了与国际制药先进水平的差距,而且在重点产品上和关键技术上都有突破性进展。 天津金耀集团的激素生产技术再创新,改变了中国及亚洲市场由外国主导的格局;石家庄制药集团等单位对关键母核7ACA的技术攻关,突破了中国发展头孢菌素系列抗生素的生产瓶颈;新昌和新和成药业公司在异植物醇和三甲基氢醌两大关键中间体合成技术上的创新,使中国一跃成为维生素E的生产大国等等,还有许多例子,不一枚举。这些活生生的事实都证明了我们依靠不断的开拓创新迅速提高了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在全球的地位,增强了跻身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世界需要中国 我们的化学原料药产量全球排名第二,也是具有最大制剂加工能力的生产大国,尽管目前我们的市场消费能力与水平还不高,但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中国人越来越富裕了,像人们不曾预料到的中国一跃成为手机和数码照相机的最大市场一样,那么中国必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有潜力的医药消费市场。这个市场是开放的有巨大的吸引力的市场。我国有60多种原料药及中间体依靠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有较强的竞争力。维生素系列的VE、VC、VH、VB1、VB6、VB12;普利系列的依那普利、赖若普利;沙星系列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他汀系列的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以及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等等,均对全球市场有重要支配作用,阿霉素、表阿霉素等在发达国家也占有主导地位。国产氨基酸注射液、钙制剂等也有一定量的出口。40多种中药提取物及保健品的出口每年增幅均在10%以上。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近年来相继立法,认可中药在传统医学临床中的重要地位并加强了管理。 中国生产的多种抗艾滋病药物以全世界最低的成本供应着亚非和南美各国,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中国还拥有一大批学有所成的“海归派”,有为数众多的高水准的医科大学和临床医院,比起美国、欧洲、日本的新产品研发成本,在中国成本要低得多。因此,除了转移生产之外,国外科研与国内的密切合作以及向中国转移研发也已成为跨国公司的重要选择。中国医药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4.走出国门天地宽 据统计,在全球药品4060亿美元市场消费总额中,美、欧、日三大市场占有88%,医疗器械类产品市场占81%,美、欧、日是全球的主流市场。国内医药高速发展带来了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失衡,产品过剩引发的恶性降价竞争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正在采取的压低虚高定价,层层招标采购,以及控制审批新建企业等措施也尚未看到明显成效,那么解决过剩问题的钥匙在哪里呢?恶性竞争无出路,走出国门天地宽!印度的产品结构和技术水平与我们相似,印度兰伯西公司及西普拉公司等一批企业,不仅把产品打出去,而且把资本投出去,四年前花1400万美元,收购美国OTC药厂罗姆雷格制药公司,当年销售只有1800万美元,经过品种改造,年销售可达3.6亿美元,按最保守估计利润在6000万美元,利润率远远高于中国水平。据美国一份分析报告预测2001―2007年间印度兰伯西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年平均递增27.1%,比其在印度国内增幅高一倍!自1998年兰伯西公司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已经申报了14个仿制药品,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快的增长。充分利用国产原料的优势在美国生产非专利药品的制剂,一方面为本国带来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在美国市场上获得本土化生产的丰厚利润,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印度经验转手学来为我所用呢。 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生产企业以色列TeVa公司,主要在欧美生产和销售非专利药,去年销售收入25.2亿美元,利润10.9亿美元,为了扩大在美国、欧洲市场的销售、TeVa公司不惜重金花33亿美元又收购了销售收入只有3亿美元的非专利药生产企业Sicor制药公司,据对印度等国的十家较大的非专利药厂统计,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均在40%以上,印度和以色列在美、欧市场的成功实践也给我们带来启示是十分有意义的。诚然,“走出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需要跨过一道道门槛,但是着眼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内医药发展的需要,我们也必须做出这样一个选择,遵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战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突破门槛,走出国门,这不但有望减轻国内生产过剩的压力,也不失为效益倍增的上策。 二、循序渐进摸石头过河 1.以非专利药为主导,三大市场为重点 非专利药的市场分布与全球药品市场有相似之处,2002年非专利药品销售343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1.93%,欧盟27.95%,日本14.32%,三大市场合计占84.2%。另外,从现在起到2007年仅美国一国还有销售收入为82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陆续过期。因此我们必须瞄准美、欧、日三大市场。做为非专利药生产大国,我们不仅要利用国内精细化工的生产优势,做好质优价廉的原料药供应,而且要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原则提高中药材加工水平,为美、欧、日的营养补充剂生产做好中药提取物的供应,然后延伸发展各类药物制剂和营养补充剂成品在欧、美、日实现本土化生产,事实上实现各类药物制剂及营养补充剂的美、欧、日本土化生产,是现行的原料药和提取物出口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利润倍增的捷径。 2.对外投资的时机已趋成熟 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应该包括人员、产品和资本等多方面的内涵,而对当前来说,资本走出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得到了更加公正、平等的成员国贸易地位。中国经济连年高速增长使“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的道路更加畅通了。去年1-11月份全国工业销售收入增长了27.7%,利润增长44.6%,据海关统计,出口增长32%左右,全年进出口总额可超过8500亿美元。另一方面在这些振奋人心的数字背面也时而传来“设限”、“反倾销立案”及以各种技术标准为由设置障碍引起贸易摩擦的消息。所谓的“人民币升值”之说也是一样,这些都启示我们,一方面中国发展快了,有人设点障碍和搞点摩擦也是很正常的事,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另一方面,我们要顺应时势走出去,开辟一条新路。 让我们回顾一下各制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历史,无一不是在初获贸易成功后,以资本为先导,通过合资、合作在中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增资扩股而取得了完全控制权。这条路是开辟海外市场的成功之道。在今天的新形势下,这个成功之道应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必读的教科书。三九集团已经率先在日本收购了一家药厂做为进军日本市场的桥头堡,凡有条件的企业都应研究学习三九经验。为了支持和鼓励各类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办厂,境外资源开发,对外承包工程等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贷款贴息、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援外合资合作基金等等。有关部门也出了一批财税、信贷、保险、外汇、通关、出入境及领事保护等政策措施,有效地推进了“走出去”战略的组织实施。 3.走出去的新价值观 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这是今天优秀的医药企业的历史使命。当我们在国外投资时,我们必须以新的价值观来审视一切。通常国内企业在联合、兼并和重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是净资产,是土地厂房和设备,而国外研究讨论非专利药品生产企业价值时最关心的是二个能力:一个是销售能力;另一个是管理和报批能力。对上市公司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对非上市公司往往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兼考虑品种结构、研发与报批能力等,被认为有销售潜力和管理及报批能力的公司往往会以销售收入额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金额来收购。国外同行普遍认为,销售不断萎缩的药品品种的生产企业的设备是没多少价值的。而一个非专利药生产企业能够妥善地组织好即将过期的专利药品申报准备工作,并能规范地完成FDA所要求的各项文件,并在第一时间获批这是十分重要的价值。因为首先获准的生产单位享有180天保护期。非专利药品生产企业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要有与专利药生产企业进行专期诉讼的能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官司,凡首家申报企业大都不能越过,只有获胜,才能获利。美国国会新通过一项法律,对非专利药生产企业十分有利。通过学习和研讨使我们感受到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实施“走出去”要步步不离律师和会计师,因为国外的法律和制度实在复杂,只读懂其中一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有了新的价值观,我们在海外的投资和并购才会更加顺利和获得成功。 中国华源集团以前瞻性的投资,三年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墨西哥建设了纺织厂,现在国内纺织企业正面临着“限额”的困扰,而墨西哥华源没有这类干扰,今年可盈利1000万美元。海尔集团在美国建的冰箱厂打破了美国对我们家电出口设置的障碍,今年海尔销售收入已超过800亿元人民币,距500强仅一步之遥,这中间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施功不可没。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 于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