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医药产业“走出去”的条件和突破口(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8:50:34
|
|
(续前)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 一、以非专利药为主导,三大市场为重点 非专利药的市场分布与全球药品市场有相似之处,2002年全球非专利药品销售343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1.93%,欧盟27.95%,日本14.32%,三大市场合计占84.2%。另外,从现在起到2007年,仅美国就有销售收入为82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陆续过期。因此,我们必须瞄准美、欧、日三大市场。作为非专利药生产大国,我们不仅要利用国内精细化工的生产优势,做好质优价廉的原料药供应,而且要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原则提高中药材加工水平,为美、欧、日的营养补充剂生产做好中药提取物的供应,然后延伸发展,最终实现各类药物制剂和营养补充剂成品在欧、美、日的本土化生产。事实上实现各类药物制剂及营养补充剂的美、欧、日本土化生产,是现行的原料药和提取物出口的高级阶段,是实现利润倍增的捷径。 二、对外投资的时机已趋成熟 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应该包括人员、产品和资本等多方面的内涵,当前来说,资本走出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得到了更加公正、平等的成员国贸易地位,但也时而传来“设限”、“反倾销立案”及以各种技术标准为由设置障碍引起贸易摩擦的消息。这些都启示我们,要顺应时势走出去,开辟一条新路。 回顾各制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历史,无一不是在初获贸易成功后,以资本为先导,通过合资、合作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增资扩股而取得完全控制权。这种做法也可为我所用,不失为开辟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三九集团已经率先在日本收购了一家药厂作为进军日本市场的桥头堡。为了支持和鼓励各类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贷款贴息、出口信贷及出口信用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援外合资合作基金等,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一批财税、信贷、保险、外汇、通关、出入境及领事保护等政策措施,有效地推进了“走出去”战略的组织实施。 三、“走出去”的新价值观 “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这是今天优秀医药企业的历史使命。当我们在国外投资时,必须以新的价值观来审视一切。通常国内企业在联合、兼并和重组过程中关注的重要指标是净资产,是土地、厂房和设备;而国外研究讨论非专利药生产企业价值时最关心的是两个能力:一个是销售能力;一个是管理和报批能力。对上市公司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对非上市公司往往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兼顾考虑品种结构、研发与报批能力等。国外同行普遍认为,药品销售不断萎缩的生产企业,其设备是没多少价值的。而一个非专利药生产企业能够妥善地组织好即将过期的专利药品申报准备工作,规范地完成FDA所要求的各项文件,并在第一时间获批是十分重要的。美国国会新通过一项法律,对非专利药生产企业十分有利,我们应很好地利用有关法律。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寸步不离律师和会计师,因为国外的法律和制度相当复杂,只读懂其中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华源集团以前瞻性的投资,3年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墨西哥建设了纺织厂,现在国内纺织企业正面临着“限额”的困扰,而墨西哥华源没有这类干扰,2003年可盈利1000万美元。海尔集团在美国建的冰箱厂打破了美国对我国家电出口设置的障碍,2003年海尔的销售收入已超过800亿元,距世界500强仅一步之遥,这中间“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实施功不可没。(全文完) (转摘自“中国药业123”)休 闲 居 编辑 |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