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决策的十大评估因素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0:00:16
一、主要目标市场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存在两个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处方药,更重要的消费者是医生。不同的医生群落需求不同。“出活儿”的本事不同;企业所需投入的经费不同。这些因素需要仔细地思量。不同的医生群落,以科室、年资、地域、性别、学历等等因素区分。
患者是最终消费者,OTC品种就不说了。即使是处方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医生的决定也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及患者自身特点的制约。没钱的患者不能用贵药,有钱的患者很少得“穷病”,例如老慢支很少有钱人得;脂肪乳在外科术后常用,虽不是必需药品,但销量很好。
以上因素是选择新品种的首要考虑,其实也涵盖了品种适应症及主要应用途径两方面因素。综合两个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可以评估新品种的部分价值。
二、参考定价
贵而能接受;贵有说道;贵没有比较(没有替代的廉价品种);贵有比较(有可替代品种,但在 “有效”或“安全”两个因素上有可扩大宣传的差距);贵而廉价(与国外同类品种或相同品种价格差距大);总之原则是“贵”,不但要求利润空间比例高(受技术因素制约),也要求利润绝对值高。
三、国家医保目录情况
能不让患者掏腰包,同时减少医患矛盾,令患者医生更轻松、更融洽是企业的职责,所以最好让国家福利满足大家的最高利益。这样的品种才具有吸引力。
四、企业原有综合资源匹配
企业经历数年的奋斗建立起来的网络、渠道、队伍、关系、经验是十分珍贵的。新品种是否能够迎合企业的固有资源,这很重要。
五、竞争品种
竞争品种不一定是越少越好,最好的竞争伙伴是“一口吃不下”中国市场的外企。最好我们跟进式地进入市场,他们铺桥,我们过河;再不然形成几年的产品垄断优势也不错。
六、知识产权
千万别有这方面的麻烦,现在加入了WTO, “帝国主义”的腰杆儿硬了许多。不过也不必太害怕,中国人有很多取巧的办法,化合物可以换个酸根、碱基,甚至做me-too;工艺可以改路子,或者 “挂羊头卖狗肉”。
如果能遇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变相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那就是企业之福了。
七、政策导向
政府行为在中国是最强的力量,限定政策导向,当然一马平川。
八、技术因素
主要涉及制造成本。对技术的重视也是对患者医生和企业负责的表现。技术不要太难,太难了做不到,即使取巧也可能遗祸无穷,毕竟人命关天;技术也不要太易,太容易了,一点技术壁垒都没有,很不好。
九、研究合作伙伴档次
最好有个院士是项目拥有人或者科研带头人,当然临床研究虽是国家要求必须做的,但做得更好对以后的市场重点客户维系也不无好处。比如,协和药物所研究的品种贵是贵了点,但知名度、可信度很好,协和医院也认同。
十、综合&其他
综合因素很复杂,与企业的个性特点有关。不一定是纯经济利益行为,也不一定是单纯成本利润关系。
一切与常规理念相悖的新品种选择行为都可归类于此,如股市炒作、企业决策人的不正当行为等等。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一种情况:明明赔钱的品种也强行上马。
休闲 居 编辑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