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剂型渴求突破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3:11:10
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这样一句话奉为经营至理:挣老人与孩子的钱最容易。然而,出人意料,儿童用药市场却遭到生产厂家的“冷落”。记者在北京某医院儿科采访时,遇到不少儿童家长抱怨儿童用药剂型太少,使用不便。给孩子看完病拿药时常遇到这种情况:由于某种药没有适合儿童服用的剂量,医生只好告其将该药片掰成两份或四份,每次服一半或四分之一。这样做不仅麻烦,更为重要的是不符合科学用药。本应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的儿童用药,遭遇尴尬的原因何在?
休 闲 居 编辑
■生产缘何遭受冷落
据介绍,我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有近3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30%,这是一个被家长和社会高度关注的人群。但是,儿童用药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和儿童用药剂型一直较少。
曾经担任过药厂厂长的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桂华认为,儿童用药受“冷落”主要缘于四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用药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儿童药品的开发周期较长,利润较低,不少制药企业不愿意生产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相比,儿童用药在科研经费投入上也很有限。二是在临床研究上,对于儿童的一些病症,相应的服药剂量等缺乏有针对性的、可供查询的资料,这是儿童用药研发的一大难题;有些药的计量单位标示不明确,只是大约的用量,也使家长难以把握。三是儿童用药由于生产的小批量、多批次、工艺相对复杂,造成生产成本较高。四是研制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需要有志愿者配合,但在儿童药品的开发中,寻找儿童受试者往往比较困难。
据悉,目前国内有些制药企业也附带少量生产一些儿童用药品种,而专业化生产儿童用药且规模较大的企业,也仅有首都儿童制药厂、哈尔滨儿童制药厂和天津儿童制药厂等屈指可数的几家。有雄厚科研背景,能够自主开发出新药的儿童专业化制药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儿童药成人化隐忧多
在目前儿童临床使用的药品中,由于可供使用的产品和剂型有限,使得不少成人用药扮演起儿童用药的角色,导致儿童用药成人化。
一些儿科专家对此现象解释说,临床上儿童用药剂型较少,专门用于治疗儿童疾病的药品有限,尤其缺少儿童急救药品,所以医生或家长只好把成人药分割开给儿童处方或服用。同时,由于儿童用药没有成人用药剂型全,因此在不少成人用药的说明书上,列出了依据儿童体重、年龄与成人的比例计算用药量的方法,把儿童当成了按比例缩小的成人。此外,由于适合儿童使用的剂型缺乏,医生还不得不将某些药物改变给药途径,用于患儿。然而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儿童对药物的吸收,甚至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如缓释、控释制剂就不能分割服用,因药品结构被破坏,有些会失去疗效,甚至会引起药物中毒。
首都儿童制药厂副厂长张之爱告诉记者,专业生产儿童用药,对企业来说也有一定的困难,首先,生产儿童用药标准要求较高;其次,治疗小儿感冒、呼吸道感染、腹泄等药都是按季节生产的,企业经常要更换品种;此外,由于批量小、批次多,生产成本就会相应提高,而且儿童用药对质量的要求高于成人用药,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相比,产品质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至少增加5%。
■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药品消费的终端主要在医院,儿童用药亦是如此。北京儿童医院一名主治医生告诉记者,该院儿童患者的日门诊量平均每天达到上千人次,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在儿童医院门诊大厅记者看到,几乎所有患儿家长手里的塑料袋都装满了药品。一名提着满满一塑料袋药品的患儿家长对记者说,孩子感冒仅药钱就花了近两百元。
但药店的情况却与医院截然相反,有些药店出售儿童药品的柜台前比较冷清,有的药店干脆就没有儿童药品专柜。三九朝阳药店的经理张国英说,一般情况下,小孩生病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很少有人先到药店买药。药店经营的儿童用药都是成熟品牌,以便减少风险,因为很多家长买儿童用药品牌是首选。与医院相比,药店中儿童用药的无人喝采,一方面是消费习惯使然,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一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OTC类药物。
专家认为,儿童作为药品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制药企业应将部分精力投入到儿童新药的研发上,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转摘自“中国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