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药”来势迅猛 “中药大国”面临危机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20:21:45
不久前在我国中药材生产基地陕西省安康市举行的中国“秦巴药业”中药现代化论坛上,一位专家披露:日本一家中药企业用我国的“六神丸”配方和地道中药原材料制成的“救心丹”,以“洋中药”身份畅销我国,去年在我国的销售额达1亿美元。
会间,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中医药专家热议我国中医药面临的严峻形势,专家们认为,近年来“洋中药”抢占我国市场势头凶猛,动摇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地位。 休闲 居 编 辑
(小标题)“洋中药”已占领20%的国内市场
我国是世界上中药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但并非产业强国。陕西省科学院主持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洋中药”已占了20%的国内市场,而且这个比例还有扩大的趋势。
陕西省中药材协会对国内外市场的分析预测说,我国每年从日本、韩国、东南亚、西欧等地区进口的“洋中药”价值多达数亿美元。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等进口中药已对我国同类产品造成巨大压力。
陕西省中药材协会提供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中药出口突破7亿美元大关,较前些年有了较大增长。但这个出口额还不及日本“救心丹”一个品种;韩国仅“高丽参”一项出口就相当于我国全部中药材出口额的50%,且其价格比我国人参高出10倍左右。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招商局官员李全新说,目前中成药国际市场的销售额每年约160亿美元,其中日本占到了80%,韩国占10%,而我国只占5%左右。国外企业所用中药原材料八成来自我国。
近年来,“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通过对我国的中药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以“洋中药”的品牌分食国内市场“大蛋糕”。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在国外申请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在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却高达1万多项,而且“洋专利”占我国医药领域高新技术的80%以上。
(小标题)“郎中抓药”抓不住市场
专家认为,“洋中药”之所以得到国内外的认可,主要原因是其疗效稳定,质量可控,特别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纯方面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水平高。而我们的中药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郎中抓药”的传统:一把一把地抓,一碗一碗地喝,即使是制成的丹、丸、散、片,也部分地存在着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的问题。
日本全国目前只有60多家汉方制剂生产企业,其机械化、自动化以及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使日本的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陕西省社科院专家周杰说,我国的中药制药设备目前仅相当于国际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类似同仁堂、天士力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太少。
专家分析指出,我国生产的绝大多数中成药在安全性、质量可控性及有效性等方面没有完整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中药产品与国际医药的标准和要求不接轨,使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中药材原料生产发展与质量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的最大“瓶颈”。
另外,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规仍不健全,产地和企业自我保护意识淡漠,外国抢注中药专利的事时有发生。传统中药宝贵的财富不断流失,传统中医药宝贵文化遗产正被国外企业用来赚取巨额利润。
(小标题)靠什么守住“中药大国”地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纯天然绿色食品越来越受青睐。药品消费也逐渐从以化学药品为主向以天然资源为原料的植物药、生物药转变,中药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省科学院专家介绍的一项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40亿人食用中草药治病,预测今后5至10年,全球中药销售额将达2000亿美元至3000亿美元,中医药将成为发展空间巨大的战略性产业。
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院长刘少明教授认为,我国有数千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历史,有数以万计的经方验方,尤其是一些西医难以医治的疑难杂症,我们有许多成功的临床经验。另外,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世界上中药生产企业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我国。而且我国目前已有众多从事中医药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结合、创新储备了人才。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有望守住中医药大国地位。
专家指出,关键是如何将传统优势与现代医学理论和高新科技结合,提高传统中成药生产各个环节的科技成分。我国在中药的作用机理、物质基础、应用理论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这些都是我国中药产业做大做强要解决的问题。
许多医学专家认为,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重新解读中药理论,更多用实证而非经验的方法展现中药丰富的内涵,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懂、认同。这是科研和临床工作者需要改变自己工作传统的迫切任务。另外,在继承祖国中医药学理论、方法和文化的基础上,要按照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应用,让新型企业用新的管理经营方式去参与国际竞争。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