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品牌”能自盈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20:56:08
在近日结束的首届广东药品零售营销创新高峰论坛上,不少专家代表提到了“零售药店自营品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话题。自营品牌在国外零售市场上运作多年,并不稀奇,但在国内医药零售企业,虽然这个话题引人关注,但似乎并不那么“受宠”。在与会嘉宾的探讨中,大家也道出了目前在药店做“自营品牌”的艰难。
休 闲 居 编 辑
--连锁英雄的共识
今年下半年,有一个名词在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开始流行,那就是“自营品牌”。在全国各地接连召开的连锁药店高峰论坛上,“自营品牌”这个崭新的事物作为讨论的主题频频闪现。今年8月,东盛集团在北京主办的论坛直接命名为“自营品牌在中国”,而11月25日在广东东莞召开的首届广东药品零售营销创新高峰论坛上,主要来自广东的100多名代表接连几次都谈到了自营品牌。为什么在今年下半年会出现一个如此集中的话题?
对此,武汉同济堂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美华分析,主要原因还在于目前摆在医药零售企业面前严峻的经营形势。目前医药零售企业有50%在亏损。药店普遍在反思,是经营方式不好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最后他们发现这并不是某个企业的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这时候,一些对市场很有研究的、理性的企业开始尝试做自营品牌,或者用独家代理的形式来保证药品的合理利润空间。张美华认为,零售药店的卖场是一个组合,由商品的组合而形成价格策略,并由此形成毛利组合,对一部分卖窜了的品种可能利润只有5个点,但是有一些品种如果由零售连锁企业代理(或者是独家的产品),其价格可能与国家的定价非常相近。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泽笾则表示,今年出台的药品降价、抗菌药物限售令等一系列的政策令药店利润空间进一步降低,药店需要发掘新的盈利点,在这种背景之下,催生了自营品牌。
由此可见,自营品牌的出现是药店竞争白热化之后经营者们扩大利润空间的尝试,在企业纷纷强调要以节约成本降低企业管理内耗的前提下,尝试着从进货渠道来缩减成本,就成了各路连锁英雄的共识。
--“自营”这只螃蟹谁敢吃
目前国内有多少企业在做自营品牌?他们的盈利状况又是如何呢?即便是广东药店的经营者们也很难做出回答。
张美华称他们旗下已经有十几个以“同济堂”为商标的自营产品,但他并没有直接透露产品的盈利情况,只称旗下每一个品种都有很好的盈利水平,一般比所替代产品的价格要低20%~40%。
据了解,在今年8月,北京金象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跟福建的一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沟通,就产品委托生产方面的内容做了磋商。另据了解,金象已经推出一个家庭用的外用套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据说他们的毛利能够达到70%。
事实上,与自营品牌所获得的关注度相比,目前自营品牌真正的试水者似乎少得可怜,上海美科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伟认为,鉴于药店连锁势力仍然不够大,并没有多少真正形成全国性连锁的企业,在“群雄割据”的阶段,目前的连锁企业缺乏实力去谈判、去运作一个品牌。
张美华也承认,当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零售企业并不是很多。他认为企业想操作自营品牌,必须具备完善发达的网络和配送体系,才能建立供应链,才能做出自营品牌以替代有潜力的产品。操作自营品牌同时要具有强大的商誉资本,要有运筹、规划和推进品牌的运作能力,最后还要有一个执行有效的团队。
但与会的代表普遍认为,目前很多药店面临的问题还是如何保证生存,又如何谈及发展自营品牌呢?因此对他们来说,自营品牌颇有些“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味道。另外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委托加工、报批、商标注册等方面都存在不配套的现象,这也导致了自营品牌的发展尚在襁褓之中。
--谨防厂方拆台?
企业自营品牌很大部分是利用了国内药厂的闲置产能以及闲置的资源。相当一部分厂家的厂房通过了GMP改造,但产能过剩,出现了生产线闲置的情况。或者有一些厂家手中拿着批文,却无力为自己的产品拓展市场。一个零售药店的老总说,一般来说,一个品种国家是批了若干厂家可以生产的,我们在销售中发现了某个产品销量特别好,就去寻找拥有相同配方、相同工艺批文,但产能相对闲置的另一厂家,跟他们说“你们的产品销路不畅,可以考虑贴我们的牌子,由我们负责包销”。
但是一旦产品卖开了,生产厂家会不会一脚把零售一方踢开了呢?黄泽笾认为,这需要负责生产的厂家具有相当的诚信。黄伟则认为,其实这是可以规范的,主要还是要在一开始的协议中签订明晰的条款。张美华的看法是,企业不会轻易甩开商业伙伴,即便是为了几十个产品去建一个网络,成本也是下不来的,更何况单个产品;事实上厂家想甩掉零售企业是不可能的,因为市场、终端、网络在零售企业的手上。另外张美华也强调,合同的严密性很重要。
那么,在零售卖场内如果出现了零售自营的产品,其他同类产品的厂家会不会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呢?
张美华认为,自营品牌不过是给消费者多一个选择,大家都是在公平、公开的市场上竞争,其他厂家抵触也正常,即便厂家单方面不供货了,其他类似的品种还有很多,这个不怕。
--是趋势还是暂时的喧嚣
自营品牌,到底只是医药零售连锁业内一个小小的喧嚣,还是真正能够成为医药流通业工商联盟的主要趋势?
黄伟的观点是,再过10年,随着全国连锁型企业的形成,在医药连锁经营多元化的趋势下肯定会出现很多新生事物,或许自营品牌也能走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张美华还谈到,大的零售连锁发展自营品牌是大势所趋,但是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因为我们的网络还有一个形成过程,同时物流配送体系也有一个建设过程。这是资本密集的投资项目,有了物流,才可能去逐步发展自营品牌的产品,而网络小就带动不了自己产品的销量。他呼吁国内的工业要有理性思维,把资金、精力投入到生产和研发上,通过代理制的方法交给商业公司去发展,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专业化操作,能带来双赢。
黄泽笾则认为,目前医药企业最好还是采取“合牌”的发展战略,通过跟零售方合作,谋取门店里最为有利的陈列位置等,这样的方式要比药店带金销售要明智得多。而广东莱泰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约发对此的想法是,目前提出“自营品牌”还需要理性思考,因为对于商业企业来说,要考虑到自己在这方面是不是“很专业”、是不是足够强、在局部的区域能否形成特色、网络够不够大等问题,然后才能去考虑自营品牌。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