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医药合作蜜月已至?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1 00:36:52
4月16日下午两点半,广交会流花路展馆9号会议室。5分钟前还担心听众太少的孙士海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他眼前环形的座席上,现在已经坐满了人。
孙士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印度问题专家,眼下他还有一个临时的身份就是第97届广交会南亚市场介绍会的主讲嘉宾,与他共同担当此任的还有一位专家级的官员――商务部亚洲司三处处长王其辉。
印度市场利好不断?
本届广交会期间,由主办方组织的一系列研讨会、介绍会其内容一般都是宏观总括性的,并不会专门针对哪个行业,南亚市场介绍会就是如此。但它却“出乎意料”地吸引了大量医药行业人士前去参加,个中原因恐怕在于南亚尤其是印度市场对于中国医药行业来说太重要了。
无论是王其辉还是孙士海,都在发言的第一时间里提到了日前温家宝总理出访南亚四国所取得的成果。
曾随同出访的王其辉介绍说,在温家宝总理此次访问南亚四国期间,共签署了53份双边文件,其中2/3涉及经贸合作。访印期间,两国领导人通过并发表了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宣布双边贸易额在2008年实现200亿美元或更高目标,同时正式启动中印区域贸易安排可行性研究。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之下,业内人士所关心的是,这到底会给中印两国医药产品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王其辉认为,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后,两国的政治关系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这种大气候下,包括医药产品在内的众多中印贸易频繁的商品,都会受到较大的推动。“我们已经关注到,前几年,中印两国关于医药产品的贸易纠纷比较多,尤其是去年青霉素工业盐贸易摩擦的问题,曾经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当时医保商会提供给了我们很多相关资料,我们本来是想在一些会议上进行交涉……但这些问题应该是暂时性的,类似的情况估计未来将越来越少。”
据了解,由中印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及研究机构于今年3月份共同努力完成的《中印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将医药产品定位在“我国对印度有旺盛需求的产品”项下;而化工产品,尤其是有机精细化工产品(部分原料药、中间体包含其中)则是“印度有旺盛需求的产品”。
孙士海则说,他对目前两国的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不太清楚,“阿拉宾度是印度一位著名哲学家的名字,但不知道那家和他同名的制药公司与他有没有关系。”但据他了解到的情况,在中印两国贸易总额中,医药类产品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印度医药产业在一些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另外“印度已经提出要做全球外包服务中心,其中包括希望成为提供全球医疗保健的中心,这个战略的实施可能会给中国企业提供一些机会。”他还认为,温家宝总理出访南亚四国所带来的利好,将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显露出来。
企业反应平静
国内制药企业同样也非常关注中印两国高层间的访问。据知情者透露,特别倚重于印度市场的河南华星制药厂,曾作过很多努力,希望成为印度访问团成员,但出于种种原因最后未能成行。
华北制药集团营销战略部的周福强在听了专家们的介绍后,并不十分赞同他们的观点。他认为,中印两国医药产业间是以竞争为主的关系,这决定了两者间的矛盾将不断发生,且难以消除或减少。
持有类似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中新药业集团化学原料部部长梁洁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两国之间关于医药产品的贸易摩擦有减少的趋势,也许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所显示。但就中新药业而言,由于去年国家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再加上原料、能源价格上涨幅度过大,使他们对印出口的产品丧失了成本优势,“现在反而不太好做了。”
青松(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载宽认为,如果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印度对中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能有所降低,那将会是两国间政治交好所带来的贸易利好的明显证明。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国家财政部发布的2005~2006年国家财政预算中,的确对多种产品调低了进口关税。但据健康网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吴惠芳介绍,印度是次关税调整,医药类产品几乎没有涉及到,只有一些溶剂和聚酯类的产品在关税调整的范围内。
印度建厂的可能性有多大
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中印商务合作大会”时,就促进中印经贸合作曾提出了5点建议,其中包括鼓励相互投资合作,“中国政府鼓励国内有条件、信誉好的企业到印度投资兴业。我们也欢迎印度企业家到中国去寻找商机、开拓事业。”
在医药领域中,目前已有4家印度制药企业先后在中国投资,但还没有中国医药企业赴印设立分支机构的先例,对此,王其辉分析说,首先印度的制药企业实力确实比较强,尤其是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过去印度不欢迎中国企业到印度投资,还曾专门划定了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的行业和地区,采取了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政策,“但这些都将放开,未来的投资机会将大大增多。”
沈载宽认为,中国制药企业不敢贸然赴印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印度缺乏了解。“若想在海外设厂,起码要有能够在当地市场立足的把握才行,可是印度本土市场容量究竟有多大,国内几乎没人能说清楚。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国内企业知道的也不多,如印度的人力成本是否比国内低等。据印度客商介绍,他们的平均人工成本为200~300美元/月,这个价格显然不比国内低。”
印度制药工业实录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印度-中国2004年度的贸易额达到136亿美元,比2003年两国的贸易总额增长了79%。主要化学原料药被列入有机化学品项目中,从2004年双边贸易额分布上,这个项目下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达3.62亿美元,占到全部对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4.72%,列第4位。
另据印中贸易中心公布的2004年宏观经济参数显示,印度制药工业产量位居全球第4位,市场金额位居第13位,其产量占全球产量份额的8%。然而,相对于该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而言,印度医药市场依然未得到充分发展,2002年该国人均医药费用约合4.5美元。抗感染药物和疫苗依然为市场的主导产品,治疗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药物份额依然较小(2002年为25%),但正蓬勃发展起来。
2003年,印度已注册的制药企业超过2万家,大部分是一些小型企业,主营活性药物组分(API)或制剂产品。产品专利并不能对印度制药工业产生决定性影响,非专利药为市场主流。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是参与印度制药竞争的惟一要素,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由于缺乏创新机制,缺乏综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印度企业致力于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水平。一些大型印度制药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至今,印度公司已经发现了3种新分子实体,在最后阶段将会达到12种以上。目前已有100多种印度制剂药获得了美国FDA认证。
化学生产工艺的优势使印度制药业已由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药品出口占到国内药品制造产量的60%以上。其中,成品药出口占到国内生产总量的15%。目前,印度制药商们正充分应用该项优势挺进全球非专利药市场。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