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保健保些啥?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05 05:01:50
为降低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即出生缺陷发生的比率,卫生部目前正在酝酿一项孕前保健制度,并委托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起草《孕前保健方案》(简称“《方案》”)。这一《方案》的草案拟定今年年底完成,通过专家论证和卫生部批准后于明年上半年在全国各省试点执行。孕前保健究竟是怎么回事?《方案》实施后对生孩子有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方案》的主要参与者、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所长李竹教授。
人类胚胎形成的过程好像包饺子:卵子受精后变成有三层“板”的圆盘状,就像饺子皮。“饺子皮”慢慢弯曲卷成圆筒,然后将两头封口捏紧,并弯曲,胚胎就形成了。如果某一层“饺子皮”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捏紧,那么就会出现胎儿的畸形:“饺子”的前端没有捏紧,胎儿的脑部或面部发育就会出现畸形;“饺子”的中部没有捏紧,胎儿的心脏、脊柱或是其他内脏发育会出现畸形;“饺子”的末端没有捏紧,胎儿的四肢或是泌尿系统就会出现畸形。
休 闲 居编 辑
1“好种子”、“好土地”都不能少
李竹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造成新生儿、婴儿和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传染性疾病已大大减少,而出生缺陷已逐渐上升为胎儿和婴儿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取消强制婚检时,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讨论是否取消强制婚检制度,而忽略了取消强制婚检后如何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虽然说婚检并不是解决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根本办法,但强制婚检的取消,毕竟让孕前保健处在一种真空状态。对孕前保健,国家早有考虑,只是取消强制婚检后出现的情况促使政府加快了制定和推行孕前保健方案的步伐。”李竹教授说。
李教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类胚胎形成的过程好像包饺子:卵子受精后很快变成有三层“板”的圆盘状,就像饺子皮。“饺子皮”慢慢弯曲卷成圆筒,然后将两头封口捏紧,并弯曲,胚胎就形成了。如果某一层“饺子皮”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捏紧,那么就会出现胎儿的畸形。如果“饺子”的前端没有捏紧,那么未来胎儿的脑部或面部发育就会出现畸形;如果“饺子”的中部没有捏紧,胎儿的心脏、脊柱或是其他内脏发育会出现畸形;如果“饺子”的末端没有捏紧,胎儿的四肢或是泌尿系统就会出现畸形。所有这些畸形就成为“出生缺陷”(即先天性畸形)。健康婴儿的形成要求有优质的胚胎和一个能够保证胚胎正常发育的环境。就像农民要获得好的收成,不仅需要精选种子,而且还要有肥沃的土地。而优质的胚胎需要优质的精子和卵子,还需要精心准备孕育胚胎的“肥沃的土地”,那就是健康的母体。
孕前保健的观点是:想要生个健康的宝宝,一定要从怀孕前开始抓起,从怀孕时才开始采取措施就已经晚了。因为胚胎各个器官的发育在怀孕后的十二周内就已基本完成,新生儿身体主要系统的雏形已经形成。这就是说,未来出生的宝宝是否有先天性疾病,早在怀孕期的前三个月就有了定论。如果胚胎在此时发育不好而出现各种先天性疾病,以后的措施是无法弥补的。所以,防范工作要从考虑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以及孕育胎儿的母体环境开始。
2给胎儿创造“肥沃”的土地
正在酝酿中的《方案》,对孕前保健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慢性病:主要指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结核病以及生殖道疾病。怀孕本身就会使孕妇血压升高,出现孕期高血压综合征,而患高血压的妇女怀孕后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患高血压的妇女如果准备怀孕,需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患糖尿病的妇女会使胎儿各系统的发育受到影响。甲状腺疾病本身就是体内激素分泌异常所致,患者怀孕后易造成胎儿发育不正常。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怀孕后会将此病传染给胎儿。生殖道感染以及性传播性疾病会影响胎儿发育。患有上述慢性病的夫妻,应先接受相应治疗。
有毒有害物质:较强的放射线、农药、苯、铅、芳香环烃等。常见可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喷漆、有机溶剂、电池、皮革加工、劣质的建筑材料,尤其是家装材料(其中的胶水含有苯、甲醛、芳香环烃等),北方地区特别是室内燃烧煤而造成的室内污染(含芳香环烃)等。
抗生素:《方案》将列出对胎儿有严重影响的抗生素种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准备怀孕的夫妻千万别有病不治,尤其是对急性传染病,更不可自行去药店买药,即使是中药,有些也会含有重金属———看病时需对医生说明准备怀孕或已怀孕,让医生对用药做出选择。
烟酒:吸烟对胎儿的智力、心血管系统的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准备怀孕的夫妻,最好在孕前6个月就戒烟。已有研究证实,酒精可引起胎儿酒精中毒综合征,症状为小头、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所以准备婚后就要孩子的夫妻,需从准备结婚时起戒洒,可少量地喝点红酒,白酒则绝对不要喝。白领女性工作环境:过去常把发生于白领孕妇的流产或新生儿出生缺陷归罪于电脑。实际上,电脑本身的危害,远不如写字楼中的不良环境和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对女性的伤害大。写字楼多封闭办公,通风差,空气不好,加之许多白领女性长时间坐着工作,活动少,影响血液循环,骨盆受压迫更使子宫血液循环不畅,会使胚胎赖以发育的环境———母体受到影响。高龄:妇女怀孕最好别晚于35岁,因为超过35岁的高龄怀孕发生胎儿染色体异常几率是正常年龄怀孕的50-200倍。
3不会流于形式
李教授认为,从前的强制性婚检在筛查和防范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方面,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还远远不够。一方面是部分婚检流于形式,许多人不认真检查或根本不检查,只草草开张证明了事;另一方面是婚检项目的设置缺乏针对性,对许多先天性疾病的预防措施没有落实。相对于这种婚检,将要出台的《孕前保健方案》则更为具体,也更具有针对性,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对孕前保健知识的全社会宣传工作。
他举了个例子:我国南方有部分鞋厂,其中的胶水散发的有害物质,会引起胎儿流产或是畸形,但多数女工并不知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职业有很多,究竟哪些因素真正影响新生儿健康?如今的保健项目也很多,究竟哪些保健措施真正对防止出生缺陷有好处?对此,《方案》将规定成立专门医疗机构,经过调研,列出影响新生儿健康的因素的“黑名单”,选出那些确实影响新生儿健康的几个病种,制定出对防止先天性疾病真正有效的防范措施,再将上述内容列入医疗检查项目或是相关部门的服务项目中。
那么,孕前保健会被强制执行吗?当然不会。不同于过去强制性的婚检,将要推行的孕前保健措施完全是老百姓自觉自愿的行为,相关医疗卫生保健部门仅负责为夫妻提供服务。如果是这样,那么,孕前保健是否会流于一句空话?也不会。《方案》将拟定成立一个由卫生部牵头,将妇联、民政、残联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集于一体的组织,共同协调和沟通,相互配合各管一方,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和广泛深入的宣传,来提高公众对孕前保健重要性及对“黑名单”的知晓率,从而自愿落实《方案》中提出的措施。一些措施还将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来落实。
4让“黑名单”尽人皆知
《方案》将来推出后,新婚夫妇结婚登记或是举行婚礼,将成为接受孕前保健最佳的时机。届时,假如有一对恋人去登记结婚,他们将经历如下程序:1.领到结婚证。2.接受怀孕健康教育或是遗传咨询。如果他们存在“黑名单”中的危险因素或是可疑的因素,他们将接受相关指导。指导人员或建议他们对工作生活做适当调整,或接受相关检查。3.需要检查的夫妻,这时自愿前往指定医疗机构接受检查。根据设想,今后负责结婚登记的民政部门、负责健康教育及遗传咨询的计生部门以及负责医学检查的医疗机构将在同一地点办公,以便于孕前保健的有效进行。不过,时下怀孕后结婚的人并不少,对他们而言,等到结婚时才学习相关知识岂不太晚?没关系,因为他们的孕前保健知识将有可能来源于深入社区的宣传。届时,他们将可以前往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或是检查。李教授说,借鉴和引入商业营销的理念,《方案》将对孕前保健的宣传作“社会营销”,在省、市、区、县及至社区、乡村展开层层培训,让上自国家领导下至街道计生工作人员,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压、烟酒、生殖道感染、甲状腺疾病以及农药、放射线、苯、铅、汞等等被列入“黑名单”的、影响新生儿健康的“黑手”,再组织各种宣讲,提高公众的认识水平。
李教授讲了一种现象:在美国的大街上,能看到不少坐在轮椅中的出生缺陷的残疾人,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大街上却并不多见。难道美国的出生缺陷比中国多?以神经管畸形儿为例:事实上,我国每年出生的这类畸形儿有10万人,而美国每年出生只有3000人。但美国90%的脊柱裂畸形儿成活了,而在我国,90%的缺陷儿不
是被弃,就是生后死亡。有先天性残疾儿的家长不愿声张,未生育的人也不知道情况有多么严重。而畸形儿频频出现街头,便对公众形成一种教育。我国所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教育。
有些孕前保健措施的落实,则需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的方式予以保证:第一项内容是孕妇补充微量营养素。妇女怀孕前增补叶酸可降低85%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的效果。已得到肯定,另外,孕妇服用加碘食盐补充碘元素、通过食用强化铁酱油以补充铁元素等等,相关的政策目前正在制定中。第二项内容是孕前预防接种风疹、流感疫苗。因为先天性风疹感染综合征是孕妇怀孕早期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先天性白内障的重要原因;而胎儿往往是流感主要的受害人群。第三项内容是准备怀孕的妇女应调离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岗位。比如前面讲到的部分南方的鞋厂,女工知道了她接触的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向老板提出调离岗位时,有了政策的保证,老板就无权拒绝,而且既不能将她辞退,也不能扣她的工资。
孕前保健在国外
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在发达国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们都做了哪些工作?李竹教授介绍:
1.接种风疹疫苗。
2.面粉强化叶酸策略。即法律强行规定面粉生产中必须加入叶酸。
3.妇女怀孕前调离危险岗位。
4.控烟控酒。
5.药物监控。哪些药物对胎儿没有影响,哪些影响轻微,哪些影响严重,相关部门会把这些药物的名单通知到各医疗机构的医生。医生对此完全把握,并负责为孕妇选用。
6.对新生儿不利的环境或职业因素,一经发现立即向全社会公布。
(稿源:健康时报)
(作者:杨锐)
(编辑:周周)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