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塑造子女的悲哀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5-07 03:53:39
现代社会处在高科技时代,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将青年一代引入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青年人面对社会,做好充分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的准备。18岁已跨入成年人行列,各学校也常为入这一年龄的高中生举行隆重的成人宣誓仪式。但是,在每个家庭中,做父母的未必将18岁以上的青年当做成人对待;许多持传统观念的父母,往往总要说:“孩子就是孩子,儿女长到多大,在父母面前也永远是个孩子嘛!”听这话,似乎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爱”;但在现代社会中,如果父母将青年人还当做儿童少年一样来管教和溺爱,就必然成为青年人走向独立的巨大阻力。
小许的父母以女儿“不求上进,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懒散,胡思乱想”等问题求助于心理咨询。而当心理医生与25岁的小许单独交谈时,她却说出对父母的种种不满:“是父母害了我!他们简直把我当一件‘私有财产’,总是要我听任他们摆布。我真受够了,不能再忍了!我早就成年了,有自己的打算,我必须离开父母才能发展自己!”原来,事业上颇有成就的父母,对女儿处处严加管教。小许上高中时,一心想学文科,由于从小的兴趣爱好,曾在文学和外语上下了一番功夫;可是高中分班时,父母坚持要她学理工科,强制她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说:“看你哥哥,学理工科多好,名牌大学,出国也容易,以后去国外找你哥!文学、历史,那只能当业余爱好,学文科有什么出息?再说高考文科名额少,你要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小许抗争不过,变得消极厌学,但又怕真的考不上大学,真是进退两难。上大学是父母给她报的第一志愿:一个二流的工科院校,她真是一百个不愿意,最后勉勉强强、心灰意冷地上了那个她称为“身不由己”的一般大学。人家上大学喜气洋洋,小许上大学却度日如年。由于父母的失误,实际上她从上高二开始,就情绪抑郁,她曾多次出现过、产生过生活无望甚至轻生的想法,幸亏被她几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及早发现,开导相劝和治疗,才好转的。而现在她的父母却根本不知女儿上大学后的内心痛苦,还时常批评她学习成绩不够出色。休 闲 居 编 辑
小许大学毕业时学习成绩一般,但她的英语学习成绩突出,她想到一些公司去应聘,希望脱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小许的父母亲却利用职权和社会关系,为女儿谋到一个很不错的职位,而且是“工作轻松,待遇很好”,从而逼小许“就范”。但小许上班后就发现,那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周围的人似乎都知道她是靠父亲的“关系”来的,因而对她并不友好,有的冷嘲热讽,有的阿谈逢迎,都使她每天如坐针毡。上班一个月,小许说什么也不去了,父亲对她大发雷霞,母亲又声泪俱下地“求她”,小许只好时不时地应付着,并且尝试到其它单位应聘。可是父母的态度和单位上人际环境的紧张,使小许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十分迷茫:她想从事自己喜欢的与文科有关的工作,但又没有这方面学历,应聘中一直很不顺利;她想努力考个文科的研究生,于是四处奔波打听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导师,又感到没有信心,整日烦躁、焦虑,看书看不进去。她希望自己搬出去住,使自己能够冷静地考虑一下自己今后的发展,也可静下心来学习,准备研究生考试;但母亲无论如何不让她出去住。小许在万般无奈的困惑中,出现了周期性的“情绪病”的发作,有时又哭又喊,与父母大吵大闹,甚至还曾动手打过母亲;有时早晨不起床,不吃不喝,整日昏睡。她的工作单位已经下了“最后通谍”:如再不好好上班,就以辞职论处。母亲情急之下逼她来找心理医生。
对于这个青年人,父母应该放手了;首先,要允许她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的职业,自己独立生活;但小许的父母,尤其是她的母亲没有做到这一点。小许沮丧地对心理医生说:“父母的专制害了我的一生,我永远不能原谅他们。我的许多同学都在事业发展上有了成绩,也已恋爱结婚。我大学毕业三年了,至今一事无成,在社会上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没心思谈恋爱;父母不但不支持我独立,还处处阻碍我的发展,这样下去我还有什么出路?不如一死了之……”。
所以,小许所患的“心病”是“家庭病”、“社会病”。家庭中过于紧密的亲子关系,妨碍了青年人的社会化进程,并形成助长心理疾病的不良环境。经过多次心理咨询和治疗,小许增强了自信心,并且她也认识到自己个性上的软弱和不成熟。于是,她决定先到老同学承包的一个公司帮忙,那里可住宿。她必须离开父母一段时间,以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她仍旧会积极准备考研究生,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儿女成年后,父母应理智的让他们走向社会,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反之,父母就会对孩子形成过多的关注和不适当的期望值,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孩子施加“过度教育”和“强行塑造”,违背了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以至造成儿女压力过大,心理上不堪重负,甚至使个性扭曲、不健全。小许的母亲恰恰就是这样,她把的注意力都放在女儿身上,反而害了女儿。
做父母的这种过度的“爱”,是诱发青年人社会适应方面出现严重心理行为障碍的重要原因,从而酿成严重的“社会心理病”。在近年来的心理咨询中,有约占咨询来访者总数30%以上的青少年,都认为父母存在对自己“强行塑造”的问题——管的不是地方,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行施加于孩子,代替孩子选择理想和设计未来。父母对子女的爱,其实质是一种“分离之爱”;青年人如果没有选择和决定自己人生发展的权利,就不可能个性独立,这是当前青年人产生社会适应障碍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奉劝各位家长,对子女的爱要科学适度,尤其不要忽视对青少年的理解和尊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