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当为,笑与“魔鬼”迎大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11-17 21:49:51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中学生的书包、中学生的课桌,那是我遥远的记忆了,还有那教室里前后黑板上被理化老师抄得满满的作业……很久,我不再想起这些,“黑暗”的岁月己经被成功地压抑到一个我不会直接触摸到的角落,只是,当中学生来到我的心理诊所,尘封的记忆便被打开,成为我与他们共情的基础。休 闲 居编 辑
丽娟,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喘着气冲进诊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我长舒了一口气。她来做心理辅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星期只有星期天下午没有课,而且星期天下午还要去数学老师家开小灶两个小时,到我的诊室她可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在是在家吃完饭,然后去数学老师家中间的唯一的属于她的一个小时,她把这宝贵的一个小时交给了我。
丽娟盯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从书包拿出六本日记放在我面前,说问题都写在上面了,接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摊开,告诉我为节省时间,她已把主要问题罗列出来,让我一目了然。
从一进诊室丽娟就在制造紧张气氛,她“企图”要我保持与她同样的快节奏。我应该稍微调整一下她急切的心情。
我让丽娟把那张纸收起来,我说我想听她直接把问题告诉我,一般来说,写在纸上的东西,往往会筛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听我这样说,丽娟只得不情愿地把那张纸放进口袋,开始诉说她的痛苦。从高二开始,她有许多杂念,上课时完全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她想方设法要排除杂念,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相反,越是想排除杂念,杂念越多。丽娟穷于应付,成绩却直线下降,那些原先成绩不好的男生现在远远地把她甩在后边,难道真像人们说的那样,女孩子没有后劲?丽娟不甘心,订了不少赶超男生的计划,但没有一个计划是顺利完成了的,于是丽娟不停地自责,骂自己太缺乏毅力,太不坚强。现在,丽娟非常仇视自己的杂念,初中和高一的时候,没有杂念,专心致志学习,效率高,成绩好,哪里把那些男生放在眼里,要是没有那些杂念该多好啊。丽娟现在全力以赴对付杂念,一旦杂念消除,丽娟将扬眉吐气、再铸辉煌!跟杂念无数个回合的斗争,丽娟已精疲力竭,她意识到该找救兵——心理医生了。丽娟渴望我能够提供一些“灵丹妙药”,起死回生,彻底消灭杂念,让她在剩下不多的时间内作最后冲刺,摘取胜利的果实。
“黑色七月”即将来临,决战在即,丽娟把我看成克敌制胜的砝码,她希望我和她并肩作战,但愿我不至于让她失望。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先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丽娟的敌人——杂念。查《现代汉语词典》“杂念”词条,解释为“不纯正的念头,多指为个人打算的念头,如私心杂念。”显然,这个词条是一个不懂心理学的人写的,一点也不符合丽娟的情况。丽娟描述的“杂念”是,当她听课、看书或做作业时,脑子里不自觉地跑出来许许多多与学习无关的想法,丽娟把这些想法统称为“杂念”。
“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想法?”我问丽娟。
丽娟看着我,目光很坚毅,以一种豁出去了的慷慨劲儿告诉我,她主要是想同学们怎样看自己的衣着打份、言行举止,想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事情,想自己上大学的事情,想……,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就是难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
与狼共舞
面对丽娟的杂念,我有两个思路,或者说有两个帮助她的途径。一个思路是理解丽娟何以有那么一些杂念,她为什么强调与男生的比较,她为什么容不得那些杂念,她为什么将成绩下降全部归罪为杂念使然,在这些为什么背后必定存在着精神动力学的背景,但进入丽娟潜意识的道路肯定是漫长而又艰难的,高考这根大棒在她的头顶高悬着,容不得她有丝毫的闲暇去探究内心世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于丽娟我只能带着矛盾的心情,带她走向另一个途径:“与狼共舞”,即学会与“杂念”和平共处,也就是给她森田心理疗法的指导。
丽娟走后,我翻阅了她留下的六本日记。这是从高二到现在的每天心态的实录,内容如出一辙:订计划,后悔没完成计划,谴责自己没有毅力,缺乏意志控制杂念,然后重新制订计划,再度后悔,如此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丽娟同样火急火燎地冲进诊室。俟她坐定,我给她倒了一杯水,她一仰脖子,一口喝干。看她喘息已定,我对她说道:
“丽娟,你把右手举起来。”
丽娟狐疑地看着我,把右手举了起来。
我让她把手放下来,接着说:“丽娟,你让心脏跳慢一点。”
丽娟睁大眼睛看着我,说不可能让心脏跳慢。
我向丽娟解释说,我们的身体有一部分如四肢可由我们任意控制,而另一部分如内脏器官的活动则不由我们支配。我告诉丽娟,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比方,但我们可以用这类比人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比方我们可以去上学,也可以逃学;可以选择做作业,也可以选择看小说。但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杂念等等,杂念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根本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听我说到这里,丽娟眼中流露出明显的失望,她喃喃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我根本好不了?”
我朝她点点头:“你要是能够控制杂念,早就控制了,根本用不着找心理医生。”
“找你也没有用,还是没办法,我白来两次。”丽娟反应很敏捷,听得出,她有些生气了。
“找我的意义就在于我能告诉你,你不要去控制,你也不可能控制杂念。”我继续断丽娟的退路。
“那我该怎么办呢?”丽娟探询的眼神看着我,她不知道我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我进一步“澄清”丽娟的现实状况:她想提高学习成绩,但有一个大障碍,即杂念妨碍了她,她又奈何不了杂念,于是焦虑万分。见丽娟点头同意我的描述,我立即问她:“如果一块大石头,你用吃奶的劲也搬不走的大石头,挡住了你的道,你会怎么做?”
丽娟答得很快:“绕过去,爬过去。”同时,丽娟陷入沉思,片刻后她问我:“你是不是要我不管杂念,坚持学习?”
我点点头。
“不行,我试过很多次,完全学不进去。”丽娟直摇头。
进一步海阔天空
“别急,”我安慰丽娟,继续说道,“你划着一条船,来到河中央,你感到很累,可是,你发现,往前划到对岸,有五里远,划回去,也是五里远,你犹豫不决究竟是往前还是往后,便在河中心转圈圈……如果将你高二以前的状态视做一边的河岸,而将上大学当作河对岸,你不可能退回高二,是选择继续在河心兜圈子,还是选择划向对岸?我知道,继续往前划很累很累,很苦很苦,同样在河心兜圈子心里也很苦很苦,横竖都是个苦,你别无选择,只有划过去才有希望,正所谓前进一步海阔天空。”
丽娟若有所思。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最后,我要丽娟“放下屠刀”,不再与杂念作无谓的徒劳的对抗,带着杂念学习。我鼓励丽娟说她能写六本日记,说明毅力很强,我举例说我的意志薄弱,写日记从未连续超过三天,只是她的意志用错了地方,如果她能以写日记的毅力去学习,肯定能把成绩提高,当她从学习中获取了成功的体验,杂念烦恼将消失于无形之中。
森田心理疗法与精神分析的区别是不问过去,不追究患者症状产生的潜意识背景。这种疗法着重于消除患者的“继发性焦虑”,即一种因患者拚命想摆脱身心不适感(如心慌、失眠及杂念等)而产生的焦虑。患者在某种“生的欲望”(想健康,想上进等)的支配下,必然会产生“死的恐怖”(怕生病,怕失败等),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焦虑必然与欲望相伴随,这就像人站在太阳底下,必定有影子一样,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欲望越强,焦虑也越强,比如越是想考好,便越是紧张。但患者因为具有求完美,喜内省,敏感及执著等性格特征,他们容不得身上出现的一些不适感及一些欠缺,好像要使劲地想挖掉地上的太阳照射的影子,这肯定是徒劳无功的。有时,我跟他们打比方说,一阵风吹过,树枝摇曳生姿,沙沙吟唱,人在遭遇各种内外刺激时(欲望可看成是一种内部刺激),也会作出相应的回应,出现不同程度的身心反应,但患者想作这样一颗树:风在劲吹,枝叶却纹丝不动。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多么艰难的对抗啊!
正因为致力于排斥症状,他们便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症状上,这时,他们的意识范围缩窄:不再关注学习、交往和生活。眼睛里只有那个症状,因此症状相对地被放大了,这“有助”于他们更加敏锐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捕捉到症状本身细微的变化,也就是说,因为高度注意症状他们会对症状更加敏感,这样下去的结果,是症状被强化了,症状强化后,患者更急切地要摆脱,更多去注意症状……森田心理疗法把形成这种恶性循环的机制称为精神交互作用,精神交互作用使患者作茧自缚,森田心理疗法形象地称之为“欲以一浪平息一浪,结果波浪叠起。”。
现在丽娟就处在跟她的杂念“相亲相爱”、须臾不离的胶着状态。早晨起床,她就开始担心杂念让她一天的计划付诸东流,上课时,她“期待”着杂念出现,杂念来了,她五心烦躁,坐立不安,懊恼不迭。她必须与杂念“剥离”,冲出杂念的重围。
为所当为
当第三次在诊室坐下的时候,丽娟叹了一口气。她向我谈了近两周的情况,开始她按我的要求,不管杂念如何肆虐横行,只是埋头学习,算是横下一条心了,但效率太低,看着同学们轻松自在学习的样子,她真是忧火如焚。这还不说,辛辛苦苦坚持了两个星期,杂念并不见少,她真是有些怀疑我的“森田指导”是否有效。丽娟把我这里看作她最后的希望,她以前瞒着父母老师偷偷看过不少心理学书刊,尝试过许多方法与杂念斗争,均告失败,有了这些背景,她才“果决”地按我的指导去做,谁知仍是毫无效果,这叫她如何不叹气,如何不失望。
对丽娟实施森田指导,是我对现实的一种屈服,我这个心理医生与压迫丽娟的高考制度一个鼻孔出气,有意无意中我成了摧残高考学生身心的帮凶,挥舞着的高考大棒也左右了我(是否是我将上大学看得太重?是否我一直被考大学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可能是)。我内心矛盾,于心不忍,丽娟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放松,但看到一天天逼近的黑色七月,我不得不继续“残酷”地为丽娟打气。
“你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杂念吗?”我问丽娟。
“我的目的是要上大学,上大学必须消除杂念。”丽娟回答得很干脆。
这简直是死灰复燃,战事再起。不能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
我对丽娟说,现在实际上有两个目标,或者说有两个中心。一个是考大学,一个是消除杂念;一个是以目的为中心,一个是以问题为中心。虽然丽娟奔波在教室和家这两点一线上,捧着书本端坐在课堂里,但她内心围绕杂念进行殊死的较量,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丽娟的喜怒哀乐,前途和希望全部为杂念所萦纡。学生在学校的目的是学习,可丽娟已将学习的目的抛置脑后。
丽娟不承认。
我列出三点证据。其一,目标。我让丽娟与杂念和平共处,忍受痛苦,坚持学习,完成学业,这是目的中心;但丽娟却以为坚持学习一段时间后就能消除杂念,她的目标和动机是消灭杂念,这是典型的问题中心。其二,过程。丽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在“检验”杂念的有无和多少,并为此不安,这又是问题中心。其三,结果,在对两个星期的学习进行评估时,丽娟没有告诉我她学了一些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而是强调杂念还未减少,按她的说法,这两个星期算是白学了,白过了,这同样是问题中心。总之,反反复复地,异常顽固地,丽娟以杂念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说到这里,丽娟笑了。
时间有三个维度,分别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丽娟的目光注视着过去,以前她没有杂念,专心学习,轻松愉快。她想回到那个时候,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丽娟长大了,她有了自我意识,同时也有了成长的烦恼,这就表现为杂念以及对杂念的焦虑。丽娟的目光遥望未来,她多想未来某一天一觉醒来,杂念“死光光”,一下子全没了,那该多好啊。丽娟的目光唯独没有放在现在。
为所当为,做该做的事,就是把目光放在当下,努力把现在的事做好,而不管心情如何,杂念几多。
一旦着眼于现实,立马就会感到许多困难,那么多单词要背,那么多试卷要做,杂念很容易再次成为替罪羊:要是没有杂念咱就不会这样糟糕。于是丽娟再度在问题中心和目的中心之间摇摆,真是一场拉锯战。所以我这个打气筒得不断地打气,让她从问题转到目标,一直到丽娟渐入佳境,尝到学习的甜头,获得成功的喜悦。
就是这样,成长中出现的烦恼,只能通过成长来消除。通过森田指导,丽娟正视现实,悦纳自我,只是这个过程有些悲壮,因为森田心理疗法源自日本国,总让我觉得有武士道精神和忍术的影子,缺乏理解和情感。
借用一休师傅的话,就到这里。
后记
半年后,丽娟考上了大学,并参加了校学生心理卫生协会。
这是发生在心理咨询门诊的故事,丽娟是来咨询的高中学生的一个化身,而我的许多感受和想法都是真实的。尽管森田心理疗法对丽娟们有一些帮助,但我内心更希望她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希望教育制度迅速改革,不至于连心理咨询本身都显得非常无奈,带上急切的功利色彩。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