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的特点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2-23 13:47:55
从上可清楚地看到人的审美感觉决不是什么“神的赐予”、“神的凭附”、“先知的共同感受”,也不是一种单纯化的生理快感和对审美对象自然属性的直观反映。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是要受一般认识制约的。它有自己的许多特点。
美感具有直觉性。所谓直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审美感受的直观性、直接性,即整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形象的、具体的,在直接的感受中进行的;二是指在美感的欣赏中无须借助抽象的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与不美。要领略美丽的自然景物,欣赏一部优秀的小说或一部精彩的电影,只听别人的介绍不行,非得亲自去感受,领悟不可。“桂林山水甲天下”,你要真正领悟,就得亲自去桂林看一看。欣赏诗歌也必须亲自去读,去感受不可。如欧阳修的《采桑子》:休闲 居 编 辑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而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惊岸飞。
又如王维的名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这些诗词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无论是江南浩淼无际的水乡,还是塞外长烟落日的风光,的确使人心醉。诗中没有一个概念,它自始至终依靠具体的形象给人以直接感受。
美感具有愉悦性。这是审美感受的又一重要特点。无论什么样的审美对象,它总是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喜悦。崇高美,诸如奇峰突起,绝壁悬崖,霹雳雷电,惊涛骇浪,虽然它们使我们的耳目受到强烈的刺激,但往往在情感上却能给人以一种愉悦感。如攀登武夷山的天游、大王峰,爬庐山的五老峰,一旦登上峰顶,心情格外舒畅。当杜甫登上东岳泰山时,他感到泰山的崇高、泰山的雄伟。于是在他的心底抒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悲剧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观赏悲剧时,常常对悲剧人物的巨大不幸给予深切的同情,甚至会落下伤心的眼泪。如《红楼梦》中的“黛玉焚稿”,“宝玉哭灵”,不知使多少有情人落下伤心的眼泪。悲剧直接给人以痛感,但痛感迅速向美感转化,造成了一种美的意境,从而使观赏者在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
艺术美能给人们美的享受,自然美也能给人们美的享受。杭州的西子湖,固然能给人以秀美之感;内蒙古的大草原也同样能给人以美的体验;甚至浩瀚的戈壁沙漠,虽然寸草不生,还是给人留下了粗犷朴实的美感。
总之,凡是美的事物,总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感受。
美感是全身心共同活动的结果,特别是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因素共同活动的结果。鲁讯的《写于深夜里》中有这样一段话:“野地上有一堆烧过的纸灰,旧墙上有几个划出的图画,经过的人大抵是未必注意的,然而这些里面,各藏着一些意义,是爱、是悲、是哀、是愤怒,……而是往往比叫了出来更猛烈。”对这段话,具有不同的经历的人,其感受是各不相同。这堆纸灰,如果是几个小学生闹着玩,那当然毫无深意,如果是位烈士的母亲为献身革命的爱子所烧的纸钱,那是包含着多少悲哀和愤怒啊!
李白的名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对此诗如不能很好理解它的背景,则李白在被贬夜郎途中忽闻赦书的那种惊喜交加的心情,恐怕就很难领会了,因而无法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欣赏画也是如此,尤其是中国画非常讲究意蕴。如明时的八大山人朱耷,隐居洪州(江西南昌)青云谱,常画鸟石,形态怪异,以寄“愤世”之感,又如抗日战争时期,齐白石画蟹,题曰:看你横行到几时?又有人画一乌云遮日的画幅,题曰:终有出头之日。这些都是寓意极深的。如果不了解伤口的历史背景,就不可能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总之,美感是对客观的审美对象能动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它不同于逻辑的、道德的、科学的认识,而是一种情感的智慧,包含着丰富的想象,情感和深刻的理解,是诸种心理要素共同活动的结果。正因为这样,要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