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也是一种“病”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3-30 16:01:59
自杀已经成为全球第12大死因。从起因上来说,自杀既可以是生理因素如躯体残疾、疾病等,又可以是心理方面的障碍或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差所致,较常见的诱因有恋爱失挫、人际关系受阻等。最近加拿大渥太华从事自杀研究的专家们经过10年观察,发现脑内的serotonin2A的感受基因一旦发生变异,会削弱人对自杀的拒绝能力,容易产生一时冲动而导致自杀成功,在认识上首次把自杀当作一种疾病进行了病理分析。从精神疾病谱来说,以本身具有这种“自杀基因”的抑郁症首当其冲,还有分裂症等病种。从疾病负担上看,在发展中国家由神经精神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将由1990年的420万人升到2020年的770万人,占总死亡数的19.7%,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竞争也愈趋激烈,这势必会使更多的人在“精神免疫力”、“心理抵抗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更多的困惑,出现诸如自杀等严重的心理危机。从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上来看,也的确如此,大学生患精神疾病的比率近几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生活较富裕、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沟通不良者更易出现自杀倾向。不过,精神科医生还认为这与个体心理特征不良和有精神质及神经质气质有关,因为他们往往属于自杀意念的易感人群。休 闲 居 编 辑
根据调查,约有60%以上的人自杀前有征兆,譬如情绪明显改变或低落、失眠,曾在日记或信件中流露出自杀迹象;常独处,伴有食欲不振,少语,哭泣的表现;行为上常让人费解,如无故赠送纪念品、收拾东西或感谢某人等。当自杀欲念进一步增强时,可表现离家出走,或到对自己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畅游一番,选择自杀地点等。
在今后的20年里,有人预计自杀的个案将逐渐增加,为此作好自杀危机的干预及预防工作就十分重要,因为有半数自杀者在轻生前会用五分钟时间考虑是否采取行动。所以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和抢救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在压力下学会正确地释放情绪,提高人们对自杀前症状的认识,做到早发现,及时将自杀的欲念消灭在萌芽状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