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性科学研究进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8-15 18:48:01
回顾历史,祖国医学宝库中不乏“男科“的内容。比如,对于性激素的认识和初步提取性激素结晶制剂并运用于临床比西方要早几百年;对于男性不育问题的认识比西方早,如古书曾有记载:“子嗣有无之责,全归男子。而世俗专主妇人,此不通之论也。“此外,对于男性性生理、性功能障碍的认识也都比西方为早,而且在历史上对男性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许多独到的见解。然而,历史上祖国医学对男科的认识,也不例外地落后于女科,并未形成独立的专门学科。像上述许多问题的论述往往列在女科全书的求嗣章节之中。
我国自50年代末期以来,在男性生殖领域中做了不少研究工作。如1958年,吴阶平教授针对输精管结扎术这一古老手术的漏洞,首次提出在手术后向输精管精囊腺端灌注醋酸苯汞等药物,冲出或杀灭远端精子,以便能迅速达到节育效果。60年代,重庆市第一工人医院发表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四川李顺强教授使之完善并发展成为“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使输精管节育手术器械和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与改进,并推动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进展。休 闲 居编 辑
70年代以来,输精管夹的研究、李顺强教授发明的经阴囊皮肤穿刺的输精管注射粘堵术,以及山西赵生才教授发明的非手术可逆性注射栓堵法,为输精管节育技术走向可逆性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至此,我国输精管绝育术已包括“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粘堵术和栓堵术等形式,使我国在男性绝育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70年代以来,有19个省市参加的大规模的棉酚研究工作,曾经临床试用1万例以上。虽然棉酚受本身副作用的限制、其推广应用还不现实,特别是引起低血钾和不可逆问题急待解决。但是,通过棉酚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男性生殖生理及男用避孕药物的研究,锻炼了一批人材。为我国男科学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说棉酚的研究也推动了世界上男科学研究的进展步伐。
自1979年起,我国在男科学等生殖领域的研究工作方面陆续与国外开展合作,通过派团互访、举办国际会议和派出访问学者等形式与先进国家进行技术交往,促进了我国男科学的深入发展。1979年2-5月,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下,我国派出了对外开放后的第一个人类生殖考察代表团,走访了6个国家和20多个城市的40多个科研单位。1980年我国派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在菲律宾举办的“世界男科学讲习班“。1981年,卫生部在哈尔滨主持了全国首届男科学讲习班。在学习班讲义基础上,于1986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讲义式男性学专著--《男性学基础》。随后,在世界卫生组织派出专家支持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1981年底-1982年初)和四川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1984)分别主办了两届男科学习班。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举办全国男性生殖内分泌讲习班,美国国立卫生院派高级研究人员前来讲课。1987年5月在石家庄市,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持男科学讲习班,特邀国际男科学会主席D·M.deKretser教授前来讲学。
自1980年以来,首先在北京(1980),随后在南京(1984)、北京(1985)、杭州(1986)和武汉(1986)召开了国际生育调节、男性生育调节和棉酚等学术讨论会。国外学者来华讲学、交流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我国派出了数十名从事男科学研究的访问学者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学习,不少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学成归国后会给我国男科学研究提供新鲜血液。
我国第一个男科学学术组织是1985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成立的。第二个男性学学术组织是1991年春成立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男科学学组。
继湖南西部偏僻山区的沅陵县中医院在国内率先挂起男性学专科的牌子后,男性专科门诊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了。
1986年,我国《临床男性学杂志》创刊号以皖南医学院学报增刊形式出版,1987年12月更名为《男性学杂志》;我国第一部大型男科学专著《实用男性学》于1988年7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8年12月另一部大型参考书《实用简明男性学》在哈尔滨问世。1991年上海出版了《男性学》专著。1990年和1993年,《男性不育》和《男性性功能障碍》专著分别问世。至于中医方面的男科学著作在《中医男性学》(1988)之后,层出不穷,已有几十本之多。
目前,我国男科学研究的起步与国际上的差距只有10年左右,如果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男科学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和调动各学科的积极因素,组织好各系统、各单位的大力协作,就会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33年底,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正式获得中华医学会的批准,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男科学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可以预见,我国男科学研究一定会在医学发展的洪流中,澎湃向前,让我们继续为我国男科学事业发展,为迎接2001年将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第七届男科学学术大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