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广州不同的鸡文化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6-25 15:55:43
鸡是广州人饭桌上的至爱,无论日常的饭菜,还是作为珍馐百味的点缀,广州人对吃鸡已经达到一种执著的境界。节日庆祝、亲朋相聚食桌上几乎是“无鸡不欢”。进入鸡年,鸡更成为美食的主角,而普通的鸡已经不能满足广州人对美食的要求。记者在鸡年为大家访寻名鸡,让读者去品味广州不同食家的鸡文化。 名鸡之文昌鸡 坐飞机来的鸡 名鸡典故:海南的文昌地区有个潭牛镇,镇北有村,村外多榕树。树上古枝参天。浓荫遮日,树下绿草如茵,鸡雏成群,鸡食榕籽、觅昆虫,追逐嬉戏,生栖繁衍,鸡虽然生长缓慢,体小脚细,但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相传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为官,回京时带了几只文昌鸡请皇帝品尝。皇帝品尝后称赞道:“鸡出文化之乡,人杰地灵,文化昌盛,鸡亦香甜,真乃文昌鸡也!”文昌鸡由此得名,誉满天下。因村野之鸡受皇上天子赐名,该村得名天赐村,天赐村中最早养鸡人姓蔡,故文昌鸡亦称蔡氏鸡。 品鸡之所:民航学院文昌酒店海南城餐厅。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从1994年至今,该鸡都以110元/只的价格出售,一直都没变过。而且每一只均由海南空运来广州,是唯一坐飞机的鸡。 鸡之独特:据介绍,该鸡不用工业精饲料,幼鸡放养啄食至半大,练其筋骨;再笼养堆肥,饲以海南地瓜、米麸、花生麸、椰子渣等天然饲料。还要辅助喂牛奶补钙,故其肉质鲜嫩肥美滑爽。 文昌鸡具有皮薄、肉白而细并带有甘甜的味道,鸡骨比较软、口感清淡的特点。文昌鸡的传统吃法是白切,蘸着吃的酱汁则是精髓所在,滴上几滴海南特有的野生橘子汁,味道特别而又解油腻;看似做法比较简单,其实却很讲火候,也更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汁原味。 名鸡之太爷鸡 未下过蛋的雏鸡 名鸡典故:相传清朝末年,广东新会有个叫周桂生的县令,因丢了乌纱帽,彷徨之际,跑到广州经营起卤熏鸡的生意来。周桂生原是江苏武进人,酷爱吃鸡,在江苏和广东为官时尝遍两地名食,是典型的“老饕”,当时广州的鸡馔不多,大多都以“白切鸡”为主。但在江苏菜中,鸡的制作相对来说很丰富,却欠缺鸡种。于是,周桂生看准了这个市场,用江苏的烹调方法,烹制广东的名鸡种,而且选用未下过蛋的雏鸡,于是烹做出来的鸡,鸡身枣红光润透亮,熏而不焦,皮爽肉香,香入骨髓,嚼之生津的鸡馔应运而生。 鸡之独特:太爷鸡即茶香鸡,是广州传统名鸡肴之一。它选用750克左右的本地靓鸡,先用卤水将光鸡煮至九成熟,再将水仙茶叶、花生油、黄糖粉炒至起黄烟,把鸡架在锅里加盖焗约5分钟。鸡被熏至金黄色,取出稍冷却,斩件上碟,并以少许卤水调蜜糖、味粉淋在鸡面上。太爷鸡色泽枣红,吃起来皮香肉滑、清爽无油腻,还有水仙茶的清香,食后口有余甘,回味无穷。因为鸡味浓郁,每只售价近百元呢。 名鸡之嘉仙鸡 山林来的健康鸡 品鸡之所:“嘉仙鸡”雷州土菜馆。走进这家餐厅,还以为自己走进了一个民间艺术馆。由书法家高凯书写的“百鸡帖”,对鸡字的不同写法体现了一种“鸡”缘巧合。大堂里充郁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书法、画、根雕、民间艺术等在眼前铺陈开来。由此可见老板的艺术修养。 鸡之独特:“嘉仙鸡”之所以特别,在于这些鸡产自雷州半岛的一个天然绿洲———樟树湾,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远离现代工业环境,没有污染。“嘉仙鸡”采用自然条件放养,整日奔走嬉戏于山林之中,运动量足,以稻谷、米糠、白蚁、树籽等天然食料为食,约需120天~180天时间方可长成,而且光鸡的毛孔小,故而此鸡制成菜肴之后具有皮爽、肉结实、骨香等特点,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鸡种。据负责人介绍,制作隔水蒸鸡时,不加任何含添加剂的味料调味,只加入纯天然雷州花生油,加盖使鸡完全处于隔水状态,蒸35~45分钟,而且上桌时为了保证鸡的热度香味,应持续恒温(60~80摄氏度)品尝。 这里还有白切鸡和沙姜汁煲鸡都是用此鸡制成,但不同的是隔水蒸鸡比白切鸡和沙姜汁煲鸡的口味都略为浓点,更符合注重口感的广州人喜好,因为鸡肉韧皮滑,汤水浇在饭上更是能令胃口大开。真可谓“一品嘉仙鸡,非尝水蒸鸡”。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