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上网诊治,错!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4-15 23:10:03
时下,一些心理障碍患者或其家人情急之中上网自查自治,觉得这样方便快捷,省去不少麻烦。有的人还把测验结果和治疗方法下载给医生看,希望予以肯定。网络真能使他们速成为医生?心理诊治如此简单吗?分析下面个案,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有个中学生无故逃学多日,被家人发现后索性公开弃学,每天除了上网就是逛街,父母强行把她锁在家里让她反省认错,没想到住在高楼层里的她居然不顾生命危险从窗户钻出爬到邻居家逃脱,这回竟然连续几天夜不归宿。一筹莫展的父亲想到上网,在网上果然查到一个“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他把孩子找回来,逼着做了测验,结果孩子在“抑郁”和“躯体化”等项上分数正常,惟独在“敌对”和“偏执”两项分数异常。其父亲拿着测验报告跟医生说,这孩子没有抑郁症,身体也挺好,看来是从小宠惯了,我打算狠狠揍她一顿,看她还敢不敢再对抗。
休闲 居 编 辑
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使用编制正规的心理测验量表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自始至终要有施测者(测评人员或医生)在场指导。施测者需经过系统的心理测验专业训练,熟悉有关测验内容,适用的范围,测验程序和记分方法,会用“标准化语言”指导被试者。同时,被试者应在自愿合作、无干扰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测验。当测验结束后,要由施测者帮助检查核对测验分数是否准确无误,并提出切合被试者实际的有说服力的分析报告。二是测验始终要服从于临床,不能单凭测验结果就下结论。确定一个人有无心理、行为及人格障碍,至今还没有公认的一锤定音的仪器和特异方法,准确的判定仍来自专业人员或医生与被试者面对面的晤谈(以此观察了解被试者的仪表、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及行为等)及全面调查(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教育方式、个性特征、应激事件、躯体疾病、社会功能等)。心理测验好比一张“化验单”,其结果支持临床印象就具有重要价值,否则,就要慎重对待,不能牵强。
依此对照分析本案,会发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选择的测验量表是否适合这位中学生。心理测验量表有多种类型,功能各异,虽然“SCL—90”是正规的自评量表,但它一般适合成年人和有神经症的患者,中学生是未成年人,显然不应使用这种量表。二是测验是否客观准确。如果这个中学生已成年,但此测验是在被逼、施压情况下进行,她会有满腹不满或不解,很可能借题发挥或正问反答,因此就影响了测验的准确性。三是对测验分析的错误。显而易见,这位父亲非专业人员,假如这次测验真实准确,那么他对电脑打印出来的结果也只是一知半解。况且,一般网上测验后的分析报告都比较简单,缺乏较详细的个性分析,因此,他只能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或从字面上理解这个测验,得出“教训”女儿这种荒唐结论。
如果凭这个测验和家长单方提供的情况让专业医生来分析,这位中学生目前可能处于三种状态:一是较强烈的青春期反应。这类孩子的突出表现是情绪波动大,不能自控;反抗的主要指向是父母;行为要独立,但没有明确方向,不计后果等。二是品行障碍。主要特征是反复说谎或口是心非;逃学或离家出走;对抗性挑衅或长期严重违拗;与家庭、学校、社会规范和准则相违背等。三是早期精神分裂症。一般心理测验如果在“敌对”、“偏执”因子上得高分,需考虑患偏执型或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可能。这类疾病多起始于青年阶段,主要特征是思维、情感及行为等多方面精神活动不协调,但早期意识清晰,智能尚好,往往被忽视。总之,无论确定这个中学生属于哪种状态,或排除哪种疾病,都需她来面对医生,最终结论来自临床综合检查。
除上网测查外,有的患者及家人还上网求治。例如,明明是强迫意念患者,却偏偏花上几千元在网上自购所谓安神醒脑药物,治来治去以退学告终;明明是抑郁转躁狂的患者,其家人却说在网上查到了西方的“宠物疗法”,给患者买了猫狗之后病愈,但不知为何,过段时间此法失灵。对此,笔者套用一句古诗: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谁都可能成为心理医生,但需要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上网浏览学习有关知识无可非议,但如果现学现用,急功近利,就要谨慎而行。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