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脑外伤并发高渗性脱水病人的护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7-14 21:51:30
重度脑外伤急性期,因脑细胞处于水肿阶段,颅内压增高,又因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明显增高,易并发高渗性脱水。现将脑外伤并发高渗性脱水的可能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休 闲 居 编 辑
我科自1995年7月—1997年6月共抢救危重病人66例,其中1995年7月—1996年6月抢救病人31例,并发高渗性脱水10例,治愈4例,死亡6例;1996年7月—1997年6月抢救病人35例,并发高渗性脱水6例,治愈4例,死亡2例。脑外伤病人一旦发生高渗性脱水即表现为极度口渴,且常因意识障碍,不能表达。出现口唇干燥、汗液缺乏、粘膜干燥、吞咽困难、高热、狂躁、意识障碍持续不能恢复、尿比重增高、尿少有时不明显(因给予脱水剂)。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积增高,血清钠大于150mmol/L。
2 原因分析
高渗性脱水,亦称原发性脱水,多为各种疾病引起的摄入障碍或水分排出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进入细胞外液而致细胞内脱水。重度脑外伤在治疗中并发高渗性脱水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 脱水剂的应用:因重度脑外伤病人在急性期大多伴有颅内压增高,治疗上常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输入,使血液渗透压迅速增高,细胞内水分移向细胞外,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而造成大量水分的丢失。
2.2 高能量的补充:因脑细胞代谢需要较多的能量,而脑损伤病人代谢加快,组织修复使能量的需求量增大。而肠外营养液均为高渗液体,使血液渗透压增高,造成渗透性利尿。
2.3 液体量的控制:为了防止脑水肿,脑外伤病人在急性期一般补液量每天控制在1500ml左右。
2.4 意识障碍的病人对口渴不能作出反应,所以进水量减少。
2.5 重度脑外伤病人多数伴有中枢性高热,代谢加速,使体表水分丢失增多。
3 护理
3.1 观察要点:
3.1.1 病人意识持续模糊或狂躁者,脱水可能已达到严重程度。因为细胞内外均脱水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3.1.2 病人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腋窝和腹股沟等处皮肤也干燥,捏起病人胫前皮肤时很容易形成皱折,放开时恢复慢。
3.1.3 病人持续高热无汗,物理及药物降温很难奏效。
3.1.4 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血细胞、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值增高,血清钠、血清氯明显增高,尿比重增高。
3.1.5 采血时回血不畅,用力回抽时感觉血液粘稠,液体输注速度减慢时针头容易堵塞。
若重度脑外伤病人出现上述症状及现象时,提示有并发高渗性脱水的征象,应及时提醒医生,及时处理。
3.2 护理措施:
3.2.1 熟练掌握高渗性脱水的发病机理和可能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皮肤粘膜等变化,高度警惕高渗性脱水的发生。
3.2.2 正确及时收集血标本送检,及时了解化验结果。发现化验指标异常,尤其是电解质指标虽在正常范围,但已接近异常时就要及时报告医生。
3.2.3 及时发现高渗性脱水征象,如病人持续高热、皮肤粘膜明显干燥时,要主动与医生联系,建议检查电解质情况,以便确诊是否有高渗性脱水存在。
3.2.4 若血钠、血氯明显增高,已达到中度以上脱水,护士要当机立断,暂停钠盐的输入,并及时通知医生。
总之,重度脑外伤病人并发高渗性脱水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发展到中、重度高渗性脱水,即使限制钠盐的输入,大剂量输注低张性溶液也很难纠正,病死率极高。1995年—1996年10例高渗性脱水病人,死亡6例,病死率为60%。1996年—1997年由于加强了临床观察,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