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27 09:22:04
由于儿童的发育尚未完善,其心理状态的表达不如成年人明确。因此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孩子,其内心可能并不平静。如果儿童时的“心理问题”未重视,成人后会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有孩子在儿童期就罹患精神疾病。
警惕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
虽然孩子的心理状态表达不如成年人明确,但仍会有些表现能体现出孩子的心理问题,下面就是一些警示信号:
1.突然变得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往。2.经常恐惧、焦虑不安、烦躁、担心、恐惧。3.情绪不稳,冲动。4.拒绝去幼儿园或拒绝与亲人分离。5.容易生气、产生敌意或爱发脾气。6.无兴趣或总不愉快。7.生活懒散、不愿上学。8.粗野,有暴力倾向。9.过分活跃,上课小动作多,不遵守课堂纪律。10.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听讲,做作业拖拉。11.行为古怪和无理性。12.控制不住的反复洗手、反复检查,脑子反复想事。13.不由自主地反复眨眼、挤眉、努嘴、抽鼻子、摆头或身体抽搐。14.无法控制的清喉、嗓子发声。15.不自主的骂人说脏话。16.睡不着或睡不好。17.学习成绩下降。
简单判别法
当孩子的心理行为或情感表现与其年龄不符,与他(她)的社会环境、社会经历及受教育水平相抵触时;或当其行为及情感给孩子自己或与其生活在一起的人造成持续、反复多次的痛苦时,这个孩子就有了“心理障碍”。这时就要及时看心理医生了。
切莫忽视注意力问题
现象
日常中有的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身体活动过多,情绪也容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造成学习困难。这很可能是一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却有缺陷,在家庭及学校都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有统计表明,国内学龄儿童发病者相当多,约占全体小学生1至10%。
专家观点
其实儿童多动症表现一般在孩子6岁之前就出现了,大多数发病年龄在3岁。由于大人往往只认为孩子淘气,所以在学龄前不易发现,等到上学以后症状突出时才引起重视。
有家长认为这种情况随着孩子长大会有所好转。事实上,一部分儿童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渐趋健全,坐立不安和多动的表现到青春期会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有时可延续到成年。这样便会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多动导致父母及老师对患儿的态度以及对他不断地干预,可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及其人格的形成。所以建议家长有必要带孩子到儿童精神科诊治。
孩子挤眉弄眼要及时查找原因
现象
还有的孩子不仅是闲不住,常会挤眼睛、耸鼻、抖肩、伸腿、吸肚子等;还会无故的清嗓子、干咳,学动物叫或讲脏话等。这些都是一种叫抽动障碍的儿童精神疾患的表现。
专家观点
抽动障碍常表现突然、快速、重复,且是不自主多变性的抽动,可以从一组肌肉群转到另一组肌肉群抽动。包括以上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如果不及时治疗,以后还可能在疾病发展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自伤或攻击等行为,甚至可迁延到成年或终身致残。另外,轻重不同的抽动障碍,对病孩儿自身及其家庭日常生活、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而这些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才能对孩子有确实的保证。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