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微创手术亟待规范??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21:15:37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作为腔镜微创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鼻内镜微创外科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可否认,临床医师的资质、手术设备和手术规范等决定最终手术效果。因此必须兼顾临床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这是从先后两次召开的全国鼻科学术会议传达出的信息。
凡用鼻内镜操作都叫鼻内镜微创手术吗?
休 闲 居编 辑
面对同样病情做出不同治疗策略,是临床医师司空见惯的事情,其前提是不违背医疗原则。例如面对一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如果只在门诊局麻下用鼻内镜进行简单的鼻息肉摘除,而不“究”其根源,进入纵深的筛窦等彻底清除病灶,就无论如何不能叫鼻内镜微创手术,因为这样的操作不符合内镜手术的治疗原则。
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都能进行鼻内镜微创手术吗?
常有人说,腔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如纤维鼻咽镜、喉镜等,鼻内镜技术只不过是把普通腔镜“改装”后将其基本技术“移植”到鼻部进行手术而已。事实果真如此吗?鼻内镜技术固然吸收并采纳了其他学科先进的腔镜技术优点,但其核心内容是对鼻腔鼻窦解剖结构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以及专门技术。
以慢性鼻窦炎为例,可以设想,基于用传统观念的鼻内镜手术,与基于现代鼻部微创理念的鼻内镜手术,其根本区别是:前者只将内镜当做照明设备和放大镜,而后者则以术前CT等影像学检查为参照,“有的放矢”地将鼻窦引流的关键结构予以“整形”(例如切除钩突、开放额隐窝等),同时配合微创填塞材料。可见,理念决定术式,术式决定疗效。因此并非每一位未经培训的耳鼻咽喉科医师都能进行这样的手术。
为什么要强调分级手术?
凡事都有难易之分。还是以慢性鼻窦炎为例,如果是单纯的慢性上颌窦炎,仅需开放窦腔、获得有效引流即可。但如果是复杂的鼻窦炎(例如涉及筛窦的骨质增生型鼻窦炎),由于需要定位,同时又不能损伤比邻部位(如比邻眼球的眶纸板、前颅底的筛顶等),因此医师对鼻内镜的掌握,要熟悉到像自己的末梢神经被延伸了一样,能够随时“感知”术野的新情况,这显然不是“一日之功”了。既然手术有难易之分,执行手术的医师技术水平又参差不齐,故提出手术分级的概念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为什么要强调设备?
例如切除钩突的黏膜刀,开放额隐窝的探针,剥离“蛋壳”样鼻丘气房的专用显微器械等,还必须有配套设备,如电动切割系统,有时还需要影像导航技术。打个比方,电动切割器的作用就像用剃须刀刮胡须一样,强调“刮”,而不是一根一根“拔”。如果拿着鼻内镜做手术,但却是传统的或不完全配套的设备,打着“微创”的大旗,做着不“到位”的手术,最终效果完全有可能不及传统术式。研究表明,由于手术创伤过大导致鼻黏膜的不完全恢复,将出现功能不全的上皮组织,表现为鼻分泌减少,纤毛摆动减弱。
术后换药的意义何在?
以鼻窦炎为例,鼻内镜手术后一方面必然会出现如黏膜水肿甚至形成囊泡样结构,如不及时清理有可能“继发性”形成新的囊肿,导致术后短期内的疾病“复发”。另一方面,必然会出现一些“代谢”产物,如局部痂皮脱落。还可能有其他如比邻组织结构的粘连,如不及时清理轻则影响鼻窦引流功能,重则导致已经开放的鼻窦口“重新”闭合,所谓“功亏一篑”。所以,不论医师还是患者必须重视术后换药。
综合治疗的概念是什么?
有些仅是鼻窦的解剖性引流障碍,只需清除“拦路虎”即可,但如果还合并喷嚏、鼻痒等过敏性因素,则必须在围术期进行健康教育和抗过敏治疗。还有一些少见原因,如先天性纤毛不动综合征,或是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如呼吸道分泌型IgA缺陷),手术仅属于对症治疗,而非对因治疗,此点医患双方必须有“思想准备”,即手术仅仅是治疗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临床医师必须坚持个性化治疗的原则。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