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并非只有妈妈好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9-14 11:19:42
闲时与朋友小聚,酒足饭饱后开始聊起大学时的一些人和事情。聊着聊着话题转到了以前经常被他们捉弄的一位同窗S身上,据说S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欺软怕硬,当时S对班里有一位姓刘的同学服服贴贴,因为刘同学经常“教导教导”S,S从来不敢反抗,相反,一些相对“老实”的同学,却是S欺侮的对象。有时,大家捉弄S太过分时,同班的女同学都看不过去,可想想S的所作所为,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学们都说,S的“待遇”源自S自己的处事方式。S来自一个比较有背景的家庭,但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一个人把他抚养成人。班上有些同学觉得,很可能是这种家庭环境造成了S的性格缺陷。
可能,S的童年中发生了常人觉察不到的事情。由于没有父亲,他在小伙伴欺负他时,不敢拿出自己的勇气来反抗,只能找些弱小的孩子“发泄”一下;还有可能母亲的教育更多的倾向于孩子的听话、不淘气,从小压制了他的阳刚之气……休 闲 居编 辑
但是,现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父爱的盲区。即使夫妻感情很好的家庭,也有着玩笑式的对孩子感情的争夺。尤其是母亲们,普遍比她们的丈夫更喜欢孩子的依恋和缠绕,更喜欢孩子从初谙世事的语言说出对母亲的感情偏向。孩子环抱着母亲的脖子,带着人之初最鲜活的奶音,母亲也就放下手中的一切来迎合他。常听到年轻妈妈满脸骄傲地抱怨道:我儿子自小粘我,跟他爸爸倒敬而远之。孩子的恋母情结受到母亲有意识的引导后,甚至加剧了大城市里普遍存在的“小家庭亲情关系向母性群倾斜”的趋势。这实际上儿童教育的潜在危机。
儿童疏远父亲的“后遗症”将在孩子的成长中显露出来。这种后果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往往是触目惊心的。某位感情纤敏的女作家,所写文章多为风花雪月类,她的多愁善感和迎风洒泪的僻好,也传染给了与之形影相随的儿子。儿子6岁时,便不敢走夜路,关了灯不敢入睡,喜欢积木及“小猫钓鱼”之类的女孩子常玩的玩具,喜欢奶声奶气地认母亲的好友做干妈,喜欢穿绣花衣服,为着衣裳干净,他不喜欢“野小子”们的游戏:爬树、堆沙、玩泥巴……女作家发现她儿子从不闯祸,从不踢球,“像个女孩一样乖”。几年以后,女作家终于忧愁起来了,她说:“他哪像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呢?他的身体发育和他的性情多不相称啊。”女作家终于意识到,自己有意要把儿子从丈夫身边拉开,要儿子单对自己一人感恩亲密,已经把孩子导入儿童发展的误区。寒假,她主动请创作假去了外地,将儿子留给丈夫,任他们父子玩个“人仰马翻”!
父爱对孩子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为人父者是否都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父爱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家综合症”。
一般而言,宝宝在妈妈面前表现得很安静,而在爸爸跟前则表现得很兴奋。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的文化和社会阶层中,爸爸经常用不同的方式来抱宝宝,而妈妈通常每次都用相同的姿势;爸爸的动作一般比较粗犷,喜欢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与宝宝一起玩耍,而妈妈却很轻柔平和,倾向于用玩具逗宝宝玩;爸爸给宝宝更多的自由去探险,不会过分保护,妈妈则倾向于溺爱和过分保护,对宝宝的每个动作都很紧张。在美国1998年6月的《父母》杂志中,父亲被认为对宝宝的一生有下列影响:
1、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
2、父亲更爱与宝宝玩闹;
3、父亲对宝宝的推动作用更大;
4、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5、父亲对宝宝的约束更多;
6、父亲使宝宝更社会,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
7、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
8、父亲支持妻子;
9、帮助宝宝发挥潜能。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父亲在宝宝个性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父亲的教育方式与母亲全然两样。一些刚入学的学童普遍反映,每次考试结束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母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的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的常见反应是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暂时通过游戏和远足来释放自己的沮丧心理。
此外,跟父亲亲近的孩子一般懂得适度的沉默的好处,懂得别人的隐私值得敬而远之,好孩子从小不该“软耳朵” 和“长嘴巴”。这一点正是母亲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在素质不高的姨妈堆里滚大的孩子,自小懂得享用别人在非议中忐忑不安的快意,从小成了“家长里短的传声筒”。这种坏毛病,绵延至孩子的未来,很可能对他的交友及信用产生影响。而跟父亲亲近的孩子,多少革除了传播熟人隐私的毛病,因为男人世界的原则是“不随便议人短长。”这一点保证了孩子们将来在不滥施同情、不轻信的同时,避免伤害他人以至自己也被流言击伤。
正确地表达父爱
父亲的力量强此之大,为人之父者充分认识尽父亲之责的重大意义,那么,父亲应如何表达这种父爱呢?专家为你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付出时间相处。
现代家庭,尤其是白天为赚钱而拼命工作的父亲,晚上与子女间相处的时间更是所剩无几。好不容易全家齐聚一堂,本应闲话家常、充分沟通,增进彼此感情,但疲倦不堪的父亲可能更愿意独自清静一会儿,看看电视,听听音乐,甚至倒头就睡,没有精力和兴趣再陪孩子玩,这样就失去了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其实,每天父亲至少应该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哪怕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陪孩子搭一会儿积木,或者帮孩子洗个澡,甚至因故不能按时回家时,打个电话给家里,和孩子说上几句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的相处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
专家认为:孩子的记忆深处贮存着父亲与他在一起的时光,如一起看电影、一起玩耍等。他们不仅从父亲那里感爱到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
二、爱要让孩子知道
如果把父亲定义为赚钱养家的机器,那么在他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后,势必会挂着一张扑克脸与家人相对,家庭气氛当然好不了。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生养子女,只要经济来源稳定,一般都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在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予之外,如何才能让孩子得到最适当的教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快乐长大,才是每一位父母应该耗费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的问题。父亲要平常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
三、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父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孩子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孩子取长补短,树立自信和勇气。更不要摆出父亲权威,命令和束缚孩子,迫使孩子完全按大人设计好的标准去发展。
四、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其母亲之爱,如夸奖、赞扬或微笑。夫妻在孩子面前互前爱慕,是确保给孩子爱的一种方式。
宝宝的路还很长很长,父亲要做的还很多很多。要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父亲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也是绝对不可估量的。事实证明,从三四岁开始,儿童已经逐步认识到“妈妈好,爸爸也好”的真正内涵。既然如此,别让你的父爱停滞在心底,适时付诸行动吧,让自己的孩子在父爱和母爱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