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症患者在幼儿时没有及时治疗,现在已经18岁,有没有有益的食谱等...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9-18 08:31:33
>>>>>>>>提问没有及时治疗会不会影响寿命?等等相关知识,拜托哪位好心人回答我,谢谢,谢谢
休 闲 居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孤独症
孤独症
谈谈儿童孤独症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如果孤独症的孩子得到合适的教育,他们都可以取得相当大的改进。教育的介入可以给任何年龄段的孤独症带来相当大的进步。通过教育和训练,孤独症孩子是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具有生活能力的生活,能够进入社会。对孤独症孩子的训练是越早越好,用智慧和耐心才能打开孩子“自闭”的门。国际上较常用的治疗孤独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教育治疗:主要目标是教会他们一些有用的社会技能,如生活处理能力,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能力等。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社会教育环境。当一个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后,即使他(她)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如果被排斥在学校之外,获得良性发展的前景依然是渺茫的。这就需要患儿所在社区的幼儿园、小学具备接纳孤独症儿童的意识及师资基础,使患儿生活在一个有助、愉快的气氛中。
行为治疗:主要是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和语言发展,尽可能排除患儿的病态行为,如刻板、自伤、侵犯性。一般采用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进行特殊行为矫正。由于患儿的缺陷及其家庭环境的个性差异较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别化,移植到家里或其他场合。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育,不宜长期住院,以家庭为基地,通过训练父母,取得家庭成员的密切合作,以达到行为治疗的最佳效果。 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还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精神病药物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抑郁制剂、维生素等。
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由于国内对孤独症认识较晚,国外很早开展的早期干预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措施,能使6岁以前发现的孤独症儿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使其智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儿童可在学前期进入正常学校学习。
早期干预的主要范围是儿童的五大行为领域。在运动方面,包括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如双脚同时跳、拍球、串球等,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增强儿童的手眼协调性。在语言方面,包括语言理解、发音和表达。在认知方面,包括视觉认知,如辨别颜色;听觉认知,如辨别声音;触觉认知,如感受冷热;对数的理解。在生活自理方面,包括训练他们洗脸、刷牙、穿衣等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在社会交际方面,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集体游戏,纠正与他人交往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吐口水、怪叫等;进行社会交往的培养,使其与外界沟通,回归社会。
孤独症治疗方法概述
[ 2002年5月29日,阅读人数2337人 ]
心理治疗法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Treatment)
在早期,由于心因论学说盛行,因此也直接影响到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所接受之治疗;在此时期,无论是直接针对儿童或间接针对家长,最普遍之治疗方法均为心理治疗法。但是此法并没有后续相关的研究支持其理论。
医药疗法
(Physical Approaches to Treatment)
由于受到主张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有关学说之影响,使得曾有一段时间,治疗精神分裂症之疗法也常被应用在自闭症患者的治疗上,因此一些治疗精神分裂之药物,也被用在自闭症之治疗。但是由于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有很大的差异,加上难有一种药物能有效的对自闭症患者所有的症状有相当的疗效,因此在医药疗法上主要是处理自闭症患者的一些生理问题(如癫痫)、行为问题(如过动)之控制,或经由遗传谘商防范自闭症之发生等方面。此外,也有研究指出,药物的治疗可以视为自闭症整体疗育的一环,经由评估、用药分析、诊断及多元之效果评量,对某些自闭症患者而言,药物疗法也可算是安全的疗法之一。
教育疗法
在一九六O年代末期及一九七O年代初期,由于自闭症不再只被视为精神分裂的一种或是肇因于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因此自闭症的疗育也有重大改变。取而代之的是重视有助自闭症社会人际,语言能力,及认知功能方面发展的方法。
在教育界,开始强调自闭症适性教育之重要,在学校设施方面,亦扩大因应而涵盖学前教育,通学或住校、毕业后之辅导措施,许多学者研究皆显示,自闭症儿童接受教育时间之长短和其日后之发展有很大的相关,而结构化教学之效果远优于放任式教学法。
行为治疗法
适当教育设施渐受重视的同时,以行为学说为基础之治疗方式亦开始发展,到了一九六O年代中期,制约理论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多种儿童问题的治疗上,而自闭症儿童经由行为治疗的隔离、消弱、惩罚、差别增强等方法而改善不当的行为,包括自伤、自我刺激、过动、攻击行为等。后来操作制约技巧开始运用在自闭症患者其它能力的增进,如生活自理、职能训练等,甚至更进一步被运用在社会人际互动及语言沟通能力之训练上。虽然效果卓著,但仍有以下的问题需要考虑:
一、许多的治疗研究几乎都是个案的报告,无法有效的对照。
二、治疗进行多数只针对一项行为的特定变化,并未有长远、具体的影响考量。
三、很少考虑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及个别的差异。
四、行为变化之评量多数在治疗场所进行,未考虑能否类化到非治疗的其它场所
五、长期的追踪辅导是相当需要的
其它疗法
尚有以下几种针对自闭症相关的特殊治疗获教育方面的技巧:
嫌恶治疗法、物理治疗法、舞蹈治疗法、发展治疗法、语言治疗法、游戏治疗法音乐治疗法、拥抱治疗法、互动治疗法、感觉统合、回归主流、非疗养院安置方式。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