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防治一体化进程渐渐提速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04 10:51:34
近日,卫生部“百万高血压健康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由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将对1万至2万名基层(社区)医生进行高血压防治规范化技术培训,并通过他们对100万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预期使接受管理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30%~50%。此外,“全国高血压和血脂异常10年教育计划”等也在紧锣密鼓地酝酿。
卫生部启动和酝酿上述计划的意图何在?这些计划的出台,反映了我国在心血管病等重大慢性疾病防治构想上怎样的变迁? 休 闲 居 编辑
为寻找答案,记者来到位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死于心血管疾病
每4个高血压病人中只有1个血压被控制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心血管病已开始逐渐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目前已占总死亡人数的近40%。这意味着,每3个死亡的中国人中,就有1个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较高的治疗费用已使其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障碍。
我国每年由于心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逾2000亿元,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而且,导致心血管病发病的几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等在我国各地区都呈现明显增长势态。仅高血压一项,上世纪50年代发病率5.1%,1979年7.7%,1991年猛增至13.6%,目前在18岁以上人群达到18.8%,60岁以上老人两个中就有1个患高血压。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胡盛寿教授直言:“心血管病危害国民健康,影响经济社会进步的事实十分明确,并且愈演愈烈,但是仍然没有得到从国家到公众足够的重视,关键是紧迫感还不够。”
该中心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武阳丰教授告诉记者,全国现有多达1.6亿的高血压病人,但是其中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或知道了也没去治,去治的人当中,只有1/4的人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在农村这个比例还要再打折扣。
防治分离 高危人群只落得“两不管”
重构体系 防治一体平台落户“阜外”
专家指出,心血管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多年积累、逐步进展以及没有单一有效预防措施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有效防治的复杂性以及“防”和“治”的不可分割性。
一方面,占人群70%以上的“危险状态人群”(具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吸烟、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既得不到医疗体系的关注,也不能从疾控体系得到应有的个体化服务,处于“两不管”的境地,而这一人群恰是开展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即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对于已患病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的二级预防(遏止心梗、脑卒中等终点事件)工作,在原有的只治不防的应急性医疗体系下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落实。
胡盛寿担任阜外医院院长刚满两年。这位心血管外科专家没有把目光局限于手术总量、手术类型、手术成功率等的再提高上。他说:“阜外人即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出几颗钉?”上台伊始,他便提出做大、做强“阜外品牌”的发展思路,而突破“治病救人”这一医疗机构传统定位,建立心血管病“防治一体”的平台,为社会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服务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从1987年起,卫生部“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简称心防办)就设立在阜外医院,主要协助卫生部疾控、科教等部门开展技术咨询工作。随着对心血管病研究的日益深入,防治形势的不断变化,卫生部感到,心防办“浮”在上面难做事,而且,科技进步与来势汹汹的疾病形成“剪刀差”,远不是科技进步了,疾病防治的难题就都解决了。面对心血管病复杂繁重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任务,心防办已经力不从心。因此,亟须将心防办“实体化”。
卫生部与阜外不谋而合。双方很快商定,打造一个体现防治一体构想的国家级心血管病防治和研究工作的“领头羊”——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借鉴成功经验 国家层面展开协调
防治关口前移 口号如何化为行动
今年9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在中心成立后举办的首届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强调,心血管病绝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做好预防控制工作是征服心血管病的首要手段。
很多国家已经在心血管病预防控制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各国的经验证明,对主要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能够成功预防75%的心血管病发生。在过去的30年间,美国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了60%以上。
据原心防办主任、现任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曼璐介绍,美国很重要的一个成功经验在于它有一个国家级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美国NIH国立心肺血研究所。这个所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启动全美高血压、高胆固醇教育计划,使全国的人、财、物资源整合、协调起来,大家共同把最新的并且符合循证原则的科研进展,及时总结、传播到每一个防治层面。
借鉴美国经验,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在成立的同时,组建了“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几乎将全国著名心血管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方面的权威专家“一网打尽”。该中心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利用“智囊团”研究形成指导全国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技术方案等,同时依托卫生部的行政管理体系在全国形成技术网络,把科学的心血管病防治方案推及最基层的社区和乡村。
老一辈心血管病专家程显声教授说,我国现阶段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还是以治疗性干预为主,而美国已经进展到治疗性干预与预防性干预并重阶段,全球未来心血管病控制的方向将是以预防性干预为主。据悉,即将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已经提出,到2020年,我国至少要做到“治疗与预防并重”。
因此,“关口前移”已经成为当前疾病控制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口号,它要求以提供治疗性服务为主的临床医生能够更多地提供预防性服务。
胡盛寿认为,心血管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已经容不得光喊口号,坐而论道,当务之急是要把口号化为切实的行动。他说,现在临床医生,包括很多专家热衷于“把眼睛盯在患者身上”。“的确,做临床容易出成果,容易出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敬,做预防必须耐得住寂寞,因此应进行必要的引导和鼓励。”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下一步也有意探索“把预防做到服务层面”的新路子。中心领导和专家表示,将来不管是政府埋单,还是公众埋单,心血管病“防治一体”的路都将坚持走下去。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