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新进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26 23:14:03
>>>>>>>>提问据说糖尿病与民族习惯有关,那么对中国患者的研究进展有哪些?中国的研究人员作了哪些针对性地研究?
休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在中国工程院的学术报告会上披露,他和同事们在对比中国大陆、新加坡、香港等地华人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同白种人相比,中国人有易发生ⅱ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项坤三还介绍说,他们从1996年开始从事全基因组搜索ⅱ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目前易感基因的位点已经确认,是在1号染色体和6号染色体长臂上。项坤三院士预测说,这一发现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糖尿病上,都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近几年新的防治技术主要有胰岛细胞移植、胰腺移植、胰岛素泵代替胰岛素注射以及糖尿病的免疫疗法等。 如何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长期保持稳定,是摆在全世界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根据受体学说,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着重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受体(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人体内的胰岛素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在不增加胰岛工作量的情况下自然降糖,使胰岛得以充分的休息,并用药物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糖尿病病人得以康复。最近,美国已根据受体学说,开发出第三代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曲格列酮,据目前报道来看,远期疗效稳定,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仍未大面积推广。我国医学界的许多著名专家、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辛勤的工作。其中,由新中国首届中医大学生霍教授和刘仲主任领导的河南康复中心医院糖尿病研究室,经过多年实验室和临床的艰苦研究,终于筛选出对提高胰岛素受体(靶细胞)的数目和亲和力有神奇作用的中药。并融合中西医思路为一炉,从理论与方法上打破经验治疗糖尿病盲目用药的误区。
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开创性进展
该研究成果将使糖尿病治疗发生革命性变化
2007年元月第一周公布的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发表了我国科学家最近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该院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促进胰岛素分泌便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攻方向之一,而针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这一药物作用靶点开发新药促进胰岛素分泌,由于其明确的生理效应,被公认为是抗糖尿病新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由于其研究的难度极大,多家国际著名医药公司针对该靶点开发口服新药的努力均未成功,探索举步维艰。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暨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的科研人员在王明伟研究员的率领下,针对这一靶点,经过历时4年的研究,通过对数万个样品进行高通量筛选,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发现一个代号为Boc5的化合物,可能代表一类全新、无需注射的小分子用于治疗糖尿病、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
王明伟介绍,“实验研究表明,针对占患者群体90%以上的2型糖尿病,这类口服有效的‘小分子’能模拟人体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天然激素,减慢胃的排空、抑制食欲、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且只在高糖环境下进行,天然杜绝低血糖的副作用,甚至还能起到促进胰岛细胞增生、减轻体重等作用。”
国际著名代谢性疾病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恩格尔教授认为,这项具有“显著”意义的发现“不仅将使2型糖尿病的治疗发生革命性变化,而且将开辟以口服非肽类小分子模拟肽类激素作用的纪元”。
著名药物化学家陈凯先院士评价,“在新药研究中,一个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往往会导致一系列新药的发现,带来新药研究的突破。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的发现领域,已经具备了前沿的科学思路和先进技术能力,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
事实上,这一开创性研究成果不仅克服了国际公认的药物研究难题,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向,其应用于新药开发上的广阔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社会效益及经济利益,也引起了国内外业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有超过
全世界现有糖尿病患者1.5亿,据预测到2025年患者人数将增加到3.33亿, 这一体现国际显示度的重要科技进步,为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介绍,该课题相关成果先后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包括2项已经或即将进入各国申请阶段的国际发明专利。
香港研究发现人体基因可预测糖尿病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陈重娥日前透露,研究发现人体中20多种基因与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有关。若有关研究成功,患糖尿病的死亡率可望减少50%至60%。这一发现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人类基因实验室在一项糖尿病的研究中得出的。负责此项研究的陈重娥说,若发现一个人体内拥有多种与糖尿病有关的基因,即可确认其属于“高危一族”,医生可对症下药。将这个发现转换成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病人身上,可能还需要2至3年的时间。
据悉,中大另一项有关癌症的研究发现,人体内至少有2个基因与癌症病人的细胞扩散有关。中大实验室将继续研究,期望找出更多相关基因,并寻求药物,以减慢癌细胞扩散的速度。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