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命.?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9 16:31:00
>>>>>>>>提问
请问谁能准确的告诉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休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从教30多年的斯坦基弗德?威廉姆教授( Dr.William D. Stansfield )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生命?”
如何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对“什么是生命?”的问题进行一番探究, 威廉姆教授颇动了一番脑子. 多年实践, 多年凝练, 最后确立了一条探究生命奥妙的思路, 引领一批又一批学生走进又走出这片“神秘的丛林”.
让我们跟着威廉姆教授的思路去感受一回探究生命现象的奇妙.
说起生命, 人们第一个跳出来的想法即是“活的”. 知道了什么是活的, 也就知道了什么是“死的”. 知道了活的和死的, 也就能回答什么是生命.
植物人是不是一个特例? 以大脑判定死亡时, 植物人应该算死了; 以心脏停止跳动判定死亡, 植物人就应该是活的. 主张大脑死亡即死亡的人认为植物人的器官可以捐出来医救病人, 但以心脏停止挑动判定死亡的人认为这样做无异在杀人.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 涉及判定生命死活的标准, 涉及宗教信仰, 涉及伦理、道德、道义…… 社会学争论的焦点只是如何理解死亡, 而生物学的任务却是要给出一个定义.
在科学课堂上探究生命的起源, 很难做到由一个单一的事件把问题一下说清楚. 它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化的过程.
威廉姆教授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大家“死”与“活”的标准是什么?
有的说,“活的东西会动, 死的东西不会动.”
威廉姆教授诡秘的一笑,“那汽车呢? 帆船呢? 它们会动, 它们是活的吗? 死的东西不会动, 树不会走动, 树难道是死的吗?”
看来, 用会动不会动判定活的, 死的, 在科学意义上显然是不够严密的. 而正是这个不严密, 才使得学生必须继续沿着这条思路往前走, 进入前面“更茂密的丛林”去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显然, 威廉姆教授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 他支上了幻灯机. 学生们的好奇心顿时倍增, 一张张脸上无一例外地挂着做学问的认真. 同学们看到在一只盛着透明液体的培养皿里有一个不透明的圆形小物体, 一动不动地呆在那里. 在幻灯打出的屏幕上, 这个圆形物体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这个小黑点, 你们说是活的还是死的? 是有生命的, 还是无生命的?”
凭着观察和理解, 学生们的回答几乎是一致的: 死的, 无生命的.
威廉姆教授的沉着显然在怂恿他们的判断. 然后, 让我们还是等一会儿再“然后”, 此时只见威廉姆不慌不忙, 仅仅是在调焦聚, 让画面上的“小黑点”看上去更清楚. 变的更清楚的画面增加了学生们判断的可信度, 那的确是一个一动不动的小黑点儿. 不少同学认为, 旦凡是一个活物, 它就不可能在放大这么多倍数之后, 还会不露一丝痕迹, 纹丝不动! 死的, 肯定不是一个生命体.
威廉姆问一名同学:“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你特别饿的时候, 你一点都不想动, 或是没有一点力气想动?”
“太有这方面经验了, 而且不止一次. 人挨饿的时候, 不是不想动, 而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实在动不了了.”
“那你们想过没有, 这小黑点, 假如是个小生命, 它会不会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呢?”
“也许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吧.” 同学们只是不想把话说绝. 但经验告诉他们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那咱们给它喂点食物, 也许它太饿了.” 说着, 威廉姆教授用镊子夹起一点“食物”, 小心地放在小黑点儿的身边. 食物很快在水中溶化, 水变成一片桔黄色. 威廉姆教授利用这个“契机”, 顺便讲了“渗滤”(扩散)的概念. 同学们观察到的食物在溶解过程中使水由无色透明变成桔黄色, 就是渗滤的效果.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老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契机”, 借契机教授知识, 效果极佳. 威廉姆教授就是一个能抓住契机、同时也特别会创造契机的能手. 在他的课堂上, 在他引领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几乎是一个契机接着一个契机出现在学生们的思考中, 每个契机都会嵌着学生的兴奋. 在威廉姆的课堂上, 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
说回来, 让我们一起观察小黑点碰到食物后的表现. 当溶化的食物接触到小黑点后, 啊, 奇迹发生了, 小黑点变得活跃起来, 整个身体逐渐开始蠕动, 象变形虫似的, 还不时用它的伪足把食物拢到身下, 有时小黑点还把自己分开, 分成两部分, 分开后, 全部变成了可以活动的独立的小黑点. 再仔细观察, 小黑点身体表面居然生出了毛茸茸的外层……, 5分钟后,“吃饱”了食物的小黑点终于安静下来. 有同学说, 吃饱了休息一会儿也是常情.
这期间, 威廉姆教授开始启发学生思考若干相关的问题, 诸如食物进入了小生命的肌体了吗? 进入小生命的肌体后纳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机制? 有没有新陈代谢的过程? 食物转换成小生命的能量经历了怎样一个变化? 小生命体外毛茸茸的柔软层是否是经过新陈代谢后的排泄物? 小生命是否会自我繁殖?能否靠基因系统产生下一代? 这个基因系统可不可以特别的调控小生命的生长和新陈代谢? 它的基因系统是否可以产生出多个不同的种? 这些新种能否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小生命停止活动后是休息? 是睡眠? 还是死了呢? ……
尽管所有的答案都还是推测的, 但这个过程让每个学生都验证了一回事先列出的有关生命的各种特征.
总括这一切, 大家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 那个最初浸在水里的小物体, 后来在幻灯屏幕上出现的小黑点, 再后来见到食物后表现出“兴奋”状态的是个小生命, 是“活的”.
当这个探究过程终于结束之后, 威廉姆教授宣布说:“现在, 我要告诉你们真相了.”
“什么真相? 难道我们观察的这一切还不是真相?” 同学们发出了疑问.
“是的,” 威廉姆教授说,“池塘水是2% 的硝酸溶解液, 食物是钾鉻酸盐的结晶体, 而‘小生命’自己是一滴汞.”
听到这里, 同学们无不愕然. 一个纯净的化学反应过程在视觉里居然变成了一个非常生物的现象.
奇妙的世界留给人们太多的探究空间.
我曾目睹了这节题为“什么是生命”的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这之后又做过许多类似的实验. 结束这段学习, 我曾做过一个小结, 这个小结得到教授的好评.
我的小结大致是这样的----
科学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科学家探究知识并最终获得知识, 都要经过反复的探究. 探究的目的是找到证据并揭示其独有的特点.
学习“什么是生命”, 我经历了三个阶段.
课的开始阶段, 我通过各种教材和教具, 建立了“生长”、“发育”、“适应”、“能量”、“细胞”、“组织”、“反应”、“繁殖”等概念. 这些词均与生命紧密相关.
课的中间阶段, 我逐步了解到生命现象是一个无比奇妙的世界. 做过四个相关的实验后, 我认识到生命是新陈代谢、能量、生长和繁殖. 通过金鱼的实验, 明白了发育和细胞.
课的结束时, 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生命的相关特征. 比如我自己, 每天喝水吃东西, 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能量. 有了能量就可以更好的学习、工作、运动, 对刺激有反应. 我可以去适应变化的环境, 我不停顿地生长发育, 不停地发生着变化. 我的身体由无数个细胞组成. 我的性细胞有两个 X 染色体, 一个来自于我的母亲, 一个来自于我的父亲. 在我30岁时, 我贡献了一个染色体给我的女儿…… 这些, 就是我, 一个人的生命特征.
在结束“什么是生命”这一系列探究课的学习之后, 我发现我还是不能够用一句话给“生命”下一个较严密的定义. 看来,“生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而且至今似乎还有不少问题的答案悬而未决. 这是一个需要不止一代人去进一步探索的未知领域…… 这个小结虽然没有很明确的结论, 但教授认可我的理解. 他说, “这个理解本身是精彩的, 我指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