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要生病呢?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1-21 08:37:43
>>>>>>>>提问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生病是因为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所致.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轶事:“病人上门,医生道歉”。为什么有病人上门求医,这位医生还要鞠躬道歉呢?原来,这位医生是古代的中国医生,他认为,中医的根本思想是“不使人生病”,认为人原本是能够健康生存的。根据这个观念,他才产生出“病人上门,医生道歉”的想法。因为自己指导不够,才使人们得病,这完全是医生的责任,当然要道歉。
这个事情听完了,您想到了什么呢?我想到的是,人为什么会生病?
医生的作用是什么
医生的作用就是治病。这是许多人的共同想法。可是,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病人病愈出院没多长时间又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情况呢?很多医生或许会这样说:“病人的临床症状消失了,符合出院条件了,当然应该出院。至于病情今后是否恶化就不是我的责任了。我只管治病。”可问题又来了:病人出院没多久又因为相同的病情住进了医院,能叫做治愈吗?听到这里,很多医生可能会很愤怒,甚至会反问:“那你认为医生该怎样做?应该天天给病人道歉吗?”
不能否认病人病情的恶化有自身的原因,但医生是否也应为此多一些思考或负一定的责任呢?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医生发现病人有什么病,只知道针对局部疾病对症下药,没有告诉病人“病”解除了之后应该怎么做才会今后不再得病。医生该怎么做呢?医生发现病人有什么毛病,不仅要“治毛病”,还要告诉对方,照这样下去,“其他的脏器比如脑子、心脏等会出什么毛病”,还要开出“今后怎样做才能不出毛病”的方子。
综上所述,医生的作用不仅是治病,“不生病”和“不使人生病”才是医疗的目的。
如何使人不生病
如何使人不生病,这一点在预防传染病上,医生们做得很好。因为人类已经有了预防传染病最有力的武器——疫苗。而对于那些除通过微生物和虫媒传播的疾病之外的生活方式病呢?比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医生们在做了手术,开了药之后又该做些什么呢?我想那就是教给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卫生部统计,生活方式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百分以上,而且继续呈上升趋势。按照人体本身的结构,本可以健康地活到120岁以上。例如肝脏,切去80百分也不要紧,可见人体具有何等了不起的承受力。这么结实硬朗的身体活不到120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可见,医生如果教给人们如何健康地生活,将会使多少人“不生病”、“少生病”或者“带病长寿”呀!
向威玛研究所学什么
在医学发展上,我们一直在向国外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却丢掉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医生是使人不生病”的基本理念。可这个理念现在又被国外的医生“拾”起来了。早在1877年,美国的密执安就建立了一个健康生活方式中心,这被誉为是医学革命的典范。在那里,以改变生活方式来促进健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时的许多名人都到那里去求医。其中包括汽车大王福特,煤油大王洛克菲勒,发明家爱迪生、美国医学会会刊主编费希曼博士,英国文豪萧伯纳,美国总统塔夫托和俄罗期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等。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威玛研究所于1997年创立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项目“新起点”(NEWSTART)项目,这一项目已被世界知名的生活方式医学权威认证为一项非常成功的项目(具体内容详见《正在全球流行的健康生活方式》一文)。到威玛研究所去疗养的许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肝肾疾患等生活方式病的病人,在经过18~20天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和实践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健康指标明显好转。血液胆固醇平均可以下降20百分,血糖和血压都有明显的降低,精力、体力都有明显好转。有个病人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效果并不理想,走几步路就感觉心前区疼痛,血压血糖都很高,在经过1个星期的“新起点”生活方式实践后,他能在别人的搀扶下走1英里,两周后他能走3英里,在第3周离开威玛研究所时就能走6英里路,不觉得胸痛。血糖和血压都降到了正常水平,不需要用药了。威玛研究所已经有3000多例这样的成功例证。每年有许多美国人不远千里、不惜支付高昂的费用(3周需付4000美元)到那里去接受这种生活方式教育。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和日本人也专程去美国接受这种改变生活方式的教育。
向威玛研究所学什么呢?我想,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侧重吧。作为医生,您应该考虑一下如何改变过去“以病为本”的传统思想了。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大多数人不可能富裕到飞到美国去接受教育的程度。但我们可以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就实践NEWSTART生活方式呀,这样又省钱,又不生病,多好!
“不靠医生,靠自己”,这就是“自我保健”。其内涵就是:自我保养、自我预防、自我治疗、自我康复。当然,我必须提醒您,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并不是你明白了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就会去避免,要不然医生的群体里就不会有高达30百分的吸烟率了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