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患有低钾血症,在医院也没有查找到原因.该做的检查都做了,就是不知道具体的诱因.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14 08:11:36
>>>>>>>>提问我在感觉有发病的兆头时也口服氯化钾,但是好象有时候效果不是太明显,去医院也不是太方便.在医院检查T3,T4也很正常.对现在的状况很是苦恼,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好象我身体在天气转凉时发病的次数要多一些,我现在真的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专家或医生能给我一些有效的建议.
休 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这种疾病属于内分泌调节方面的,推荐你去协和医院的内分泌科室。那里是全国的重点科室,看这类疾病没有问题。
介绍几个专家:
王妲
内分泌学教授,女,1936看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52年考入上海医学院(后改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于1958年毕业。她长期从事糖尿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坚持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跟踪医疗,深入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基因治疗。将大量的业余时间用于从事生产科普活动。组织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夏令营、联谊会,组织成人糖尿病的强化学习班,组织糖尿病知识的大型讲座,糖尿病患者经验交流座谈会及北京糖尿病患者体育运动会受到卫生部及市卫生局的高度关注与支持。
邓洁英
邓洁英,内分泌学教授,女,1939年5月生,广东省东莞县人。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95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40年的学术生涯中,主要进行内分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曾先后建立了尿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荧光分析法、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生VMA的层析分析法、人生长激素(hGH)的放射免疫和放射受体分析法以及人催乳素(hPRL)、生长介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生长抑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等9种激素的检测方法。其中前6种为国内首先建立嗜铬细胞瘤和垂体前叶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了可靠的指标。
邓建德
邓建德,内分泌学教授,女,1932年生于广东东莞市,195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即中山医科大学。自1985年以来从事干部科医疗工作,对老年病方面防治与治疗,关于老年甲状腺、糖尿病、骨质疏蓊、前列腺肥大、痛风、冠心病、脑腔液、精神抑郁症、老年人肺部病等医疗工作认真负责,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好评。
白 耀
白耀,内分泌学教授,男,1931年生,祖籍山西,出生内蒙包头市,在北京就读小学,1951年北京四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早在60年代初期,就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实验诊断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过分析、研究;以后又对胰岛素瘤以及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断和急诊进行研究,并提出新的看法;首次在国内、外发现并报道了Graves病、先天角化不良和耳聋的新综合征。擅长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多年来在数以万计的各种类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设计出针对不同类型、年龄、性别、病期,和并发症等问题科学的规范化的治疗程序和实施对策。
史轶蘩
史轶蘩,内分泌学教授,女,江苏省溧阳县人,1928年出生于广东省,1946~1949年就读于私立燕京大学医预系,1950年获燕京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54年毕业于八年制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1982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对内分泌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全面,对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与抢救有丰富的经验,能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治。对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生长激素缺乏症及男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有深入的研究。近又开展了肥胖症的研究,对我国内分泌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曾依次对糖尿病、甲亢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性染色体疾病等进行临床研究及总结。首先提出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可分期为危象前期及危象期的概念,使危象得以早期确诊及治疗,降低死亡率;发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的纤维囊性骨炎病变中可合并有骨软化;在国内首先使用酚苄明为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药物,大大降低手术死亡率。
池芝盛
池芝盛,内分泌学教授,男,1917年5月出生于福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958年成立了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研究小组,1960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了一批糖尿病病人。在总热量不变的基础上将传统的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糖尿病饮食改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及高纤维的饮食。病情未见恶化,反而明显改善。
孙梅励
孙梅励,内分泌学教授,女,山东莱州市人,193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64年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6年制)毕业。硕士生导师。她近年开展绝经后妇女经性激素替代治疗对血管的作用,对探讨合理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的配伍及剂量提供了实验室依据。目前正在从事应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血管紧张素不同结构的抗体及建立相应测定方法的研究。同时适时更新激素的测定方法,引进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从而提高了激素检测效率。以主要工作者参加“内皮素与心肌缺血及高血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向红丁
向红丁,内分泌学教授,男,出生地于1944年4月14日,籍贯湖南省古丈县,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78年开始研究生学习,分别于1981年和1985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硕士及博士学位。1988~1990年在美国Baylor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生导师。他的医疗特长为内分泌专业,尤以糖尿病专业和男性生殖内分泌为专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积极参加科研工作,曾参与多项有关糖尿病及男性生殖内分泌的科研工作,参加包括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防治和科研在内等项工作。
陆召麟
陆召麟,内分泌学教授,男,1939年1月20日出生于上海宝山县。196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博士生导师。从实习医师起一直受北京协和医院老一辈专家教授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训练,具有扎实的内科学基础和深厚的内分泌专业知识。1975年从英国进修回国后,将所学用于实践,和科内同志一起制备了优质的生长激素抗血清,在我国率先建成生长激素放射免疫测定,为北京协和医院随后的垂体生长激素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工具。1983年从加拿大进修回国后,长期从事垂体—肾上腺疾病的研究,对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异位ACTH综合征、艾迪生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女子多毛症等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吴从愿
吴从愿,内分泌学教授,男,1938年生,福建南安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1965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学硕士学位后留院从事内分泌基础和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60年代,主要从事卵子第一次成熟分裂的机制、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排卵的机制以及国产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等的研究,提出炔雌醇环戊醚与炔诺酮的比例为1:4的建议,为国产女用长效口服避孕药的推广普及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1972年,在国内首先全合成了氚标记皮质醇,建立了一系列甾体激素放射竞争结合分析法,并推广于国内,提高了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应用单克隆抗体深入研究了激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激素不均一性的意义,探讨了激素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及内分泌瘤放免显像的某些方法学问题,建立了真胰岛素、胰岛素原和瘢素等多种激素的新一代免疫分析法,并制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早早孕检测度剂盒”。该试剂盒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为早孕、先兆流产、葡萄胎、宫外孕、绒癌等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方法。
周学瀛
周学瀛,内分泌学教授,男,1935年12月生,籍贯山东蓬莱。1962年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1960~196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化系学习。硕士生导师。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内分泌基础及结合临床的应用研究。早期研究内分泌水盐及脂肪代谢。1964年在刘长河医师工作基础上,于国内首先建成了尿醛固酮生化测定法,1979~1982年主要进行男性生殖内分泌研究,取得一定成绩。1982年开始重点研究骨钙调节激素与代谢性骨病,特别是维生素D与骨质疏松症,先后负责和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课题、卫生部及医科院重点课题。
孟迅吾
孟迅吾,内分泌学教授,女,1935年生,江苏江阴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1990年任博士生导师。从事内科内分泌专业四十余年。对内分泌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全面,尤其对代谢性骨病、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佝偻病、骨软化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早年参加对糖尿病病病人的教育、管理、运动及药物治疗工作。随后进行皮质醇增多症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近二十年来主要从事代谢性骨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首先建立了钙调节激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指标及骨密度等测定,其中多项在国内率先进行。近二十年来与外科、超声科、核医学科、放射科和病理科合作,成功诊治了百余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抢救了多例甲旁亢危象病人,为其迅速做出定性和定位诊断,通过急诊手术,转危为安。
曾正陪
曾正陪,内分泌学教授,女,1945年3月4日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1994年任硕士生导师,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在临床承担内分泌门诊、病房的医疗、咨询、三线值班、急诊、院内外会诊及负责内分泌性高血压专科门诊等医疗任务,熟练地诊治糖尿病、甲状腺、内分泌性高血压等各种内分泌疾病及指导下张医师的医疗工作,解决疑难重症的诊治、抢救、会诊等问题。在提高内分泌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戴为信
戴为信,内分泌学教授,男,1945年出生于上海市,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78年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研究生,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二十余年,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报道了我国第一例胰腺内分泌肿瘤;因梗阻性肾病导致高氯高钠性肾性尿崩病例报道在全国属首例;发现并诊断了被误诊为“湿疹”、“良性肝血管瘤”三年的胰高糖素瘤;首次在国内报道了血清中甲状腺素自身抗体而干扰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的测定。擅长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领先开展囊内注射硬化剂非手术治疗甲状腺囊肿,并取得满意疗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有独道之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