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两大问题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21 08:03:5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陈学诗
何为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而必须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1986年世界心理卫生协会的年会上又发出宣言,健康还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身体的健康水平与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后三者的维护和提高是心理卫生的任务。此外,心理卫生还在于对若干重要心理疾病的预防。后三者的水平表现在人格是否健全。人格为性格、气质、习惯、创造能力、志向等的集中表现。
休闲居编 辑
人格健全的人有正确的人生观,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善于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不自我中心,经常想到别人,情绪经常愉快,不感情用事。遇事善于客观的分析。有解决矛盾或困难的能力和毅力。人格健全的人学习成绩良好,工作效率高,能为人群、社会、国家作出奉献。人格的形成与遗传有一定关系,而主要是后天的培养。这种培养,从怀孕时就开始了。出生后从婴儿、幼儿、学龄前、少年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人格的培养好比用泥巴捏泥人,泥巴湿时可任意捏成美的、善的、丑的、恶的相貌。泥巴渐干,泥人的可塑性愈来愈小;泥人全干了,再要改变,当然还可以,但改变的幅度就很小了。
当今大部分儿童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往往过分注意爱护,对他们百依百顺,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养育儿童的原则之一就是逐渐减少其依赖性,培养独立性,被溺爱的儿童成长后,人格往往有偏差,表现为独立性差,依赖性大。不易适应离开家庭后的环境,人际关系不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经常不愉快,易感情用事,遇事优柔寡断,好钻牛角尖。主观片面,缺少解决问题或困难的能力和毅力,生活无崇高目的。若干年后,我国极大部分人群是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如果很多人具有这类不良人格的特点,学习成绩不良、工作能力不强,而且很易发生这种或那种生活、工作上的问题,对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会受到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前途也会有影响。
由此可见,用正确、合理的育儿方式培养独生子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提倡优生、优育、优教,如何落实此方针,有关育儿、幼教及心理卫生工作者应群策群力,共同合作,贯彻落实。讲求儿童心理卫生。从怀孕、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少年各个时期正确的养育、教育,是我们从事心理卫生事业的重要部分。广泛深入地向家长、父母、祖父母、育儿人员、小学教师们宣传优育、优教的方法方式,再也不能溺爱了。“溺爱”者含有破坏的意思,主观上是尽量爱护他,其结果却是损害了他。以上是当今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心理卫生还有预防心理疾病的任务。心理疾病包括精神病、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性变态和心身疾病。什么叫心身疾病?就是主要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当然也有生物因素。这类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可导致中风、包括脑溢血)、恶性肿瘤、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等。此外还有偏头痛、美尼尔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结肠炎、多种皮肤病等等。过去危害人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建国后已不再是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在80年代对死因的调查,死于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塞占27.5%;死于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中风占25%;死于恶性肿瘤占18%。这三者居所有死因的前三位,有70.5%死于这三种疾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大多数死于这三种病。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营养充分,甚至过度。体重增加。超过标准体重,这就为动脉硬化创造了条件。肥胖者还易得糖尿病和胆道疾病。患糖尿病后更易促患动脉硬化。有些人小便常规检查没有糖,以为没有糖尿病,但如进一步检查血糖和糖耐量曲线。可能有些人已不正常了,此属隐性糖尿病、患隐性者也易促使动脉硬化。
卫生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设了好些心血管病研究所、脑血管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工作重点在于研究和实施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在对这类疾病的诊断方法越来越精细和准确,治疗方法也不断提高。但得了冠心病之后,少数病人可用更换血管取得效果,大部分病人要把硬化了的冠状动脉治好是不可能的,既硬化就不可能“软化”。在治疗方面,至多能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对脑动脉硬化也是这样。至于对恶性肿瘤,用现代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有些病人可以获救,但大多数病人还是治不好。
1986年世界卫生工作会议的决议中有几条:①到2000年,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权利;②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防病作用;③重视对疾病的一级预防。关于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权利,我国卫生部门已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如加强预防传染病、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等,这是很好的,在保健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保健仅限于对身体的保健。而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有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现在对这后三者,做得还不多,甚至很不够。我国许多有识之士,早在70年代就呼吁须将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20年过去了,实际的行动如何呢?许许多多医疗、预防机构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甚至有些临床医生还不知道此一转变。更谈不到实施了。有些人还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防病作用。关于对疾病的一级预防,是做了不少,特别是对传染病。但对上述三种危害健康最严重的疾病的一级预防,做了多少呢?“一级预防”的呼吁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有些卫生工作者是知道的,只是未付诸行动而已;二级预防做了不少。在冠心病,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对脑动脉硬化,预防血栓形成和脑溢血,当然有效果,但不尽人意。
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来对心身疾病进行一级预防,在生物因素方面已经在做了;在心理因素方面,重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合理正确的对待生活事件。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或轻或重的生活事件,如处理不恰当,即可引起焦虑、忧愁、着急、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导致身体疾病,这是容易理解的。至于社会因素怎样会导致身体疾病?在很多情况下,与生物因素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抽烟,大家都知道有害处,可不一定知道烟雾中有强烈的致癌因子和促动脉硬化的因素,加上几乎所有的电影、电视剧中都有抽烟的镜头,使人觉得抽烟无所谓;本来不抽烟的人觉得抽烟很有“派”,也学着去抽。这就是社会因素。所以,一级预防须三者并重。这个工作由谁来牵头?国际上有“世界心身疾病学会”,80年代的会长是美支加哥大学精神科教授Kimbell,曾来华系统讲授心身疾病。香港大学精神科设有颇具规模的心身疾病科。这项专业是属于精神科的。精神科与心理卫生密切相关,许多心理卫生工作者是精神科医生。对心身疾病的一级预防,特别对三种严重疾病的预防,是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又一重要任务。
这项预防工作普遍开展后,势必降低上述三种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如这预防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可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像过去的烈性传染病一样,有些现在已几乎消灭了。倘若是这样做了,就很好的保障了中、老年人的健康,既可避免许多有为之士的英年早逝的悲剧,又增加了老年人的欢乐度,延长了平均寿命,又节省了许多医疗费用。
一级预防须从中年时代开始,最好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到了老年期才开始也未尝不可,总比不从事预防措施好。
心理卫生工作者承担着这两项任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这个专业队伍太小了,远远不能适应十二亿人口的需要。而且现有的专业或兼职人员也有待提高其业务水平。这类专业人员包括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医师,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呼吁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讨论订出可行的计划,逐步落实优生、优育、优教政策,提高人口素质,并落实医学模式的转变,完善人人享受基本卫生保健,以保障中老年人的健康。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