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拿什么拯救“网瘾少年”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26 09:47:20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全国至少有400万名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种“社会病”。面对这一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社会各界应该拿什么来帮助他们?
沟通将孩子拉出网瘾
上网成瘾的孩子一个最大特点是,不与人沟通。
在济南市帮助孩子戒除网瘾志愿团开展的志愿行动中,亲子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志愿者闫淑云说,举办亲子训练营的目的,就是让父母与孩子一起参加,让他们共同诉说心声,促进沟通和交流。
上网成瘾的小岩(化名)已经辍学两年,在家里不和妈妈说话,把妈妈当敌人。听说志愿者们组织了亲子训练营,妈妈把小岩“骗”了进来。刚开始,小岩一句话也不说,以示抗议。但当互诉心声时,小岩忍不住了,说出了妈妈的种种不是,他爱妈妈却受不了压力。而妈妈也有一肚子的委屈和满心的爱。两年结成的冰川一时间融化了,小岩和妈妈相拥而泣。如今,小岩已经回到学校重新学习,尽管还没有完全脱离网络,但是已经可以自控了。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说,网瘾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失效。要解决网瘾问题,就要引导父母、师长正确对待,关心、理解孩子,与孩子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她认为,要防止孩子掉入网瘾泥沼,家长和孩子建立亲密交流的关系至关重要。这样,当孩子遇到苦恼后会立即和家长商谈,否则,孩子会自我封闭,容易陷入网瘾。
天津市网瘾疏导中心心理专家詹启生说,户外活动对消除孩子的网瘾最有效,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打球、旅游等。为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家长最好能够陪着孩子一起玩。孩子其他的兴趣多了,上网的吸引力就会逐步降低,最终可消除网瘾的困扰。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父母
曾女士为给14岁的孩子戒除网瘾,曾建议儿子去看心理医生,结果遭到儿子的顶撞。盛怒之下,她打了儿子重重一巴掌。结果,儿子从此更沉溺于网络,甚至几次离家出走。参加了帮孩子戒除网瘾培训班后,曾女士感慨地说:“是自己的过激行为和冷漠,把儿子越推越远。要改变自己然后才能改变孩子。”
素质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陶宏开说,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父母。孩子不难教育,难教育的其实是父母。父母只有教育好自己,才能去教育好孩子,孩子才能得救。
济南师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高级讲师孔屏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在多年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孩子之所以通过咨询有了转变,是因为父母首先在孩子改变之前改变了自己。她说,家长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孩子,无须求助于他人,只要反思自己,从改变自己开始,把改变孩子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自己想改变,他就一定能做到。
全社会动员综合治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陆士祯认为,要让青少年真正戒除网瘾,必须依靠全社会进行综合治理。一方面,需要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不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工作,更应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满足他们心理与成长的需求。同时,成年人需要深入到青少年网络社会中去,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对话和引导。
心理咨询师司晶希望社会各界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全科学的心理基础。她说,青少年过激行为的根源在于心理存在疾病。许多人把孩子压力过大归结于应试教育,归结于现行教育制度。虽然我们的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但是我们不能等完善了再去学习。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适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去改造和完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善民说,网络游戏普遍存在反叛、暴力和色情等内容,很容易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戒除网瘾单纯依靠家庭或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通过立法规范网络游戏是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的网络游戏立法除规范产业的发展外,特别要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在游戏的开发、生产环节,做好网络游戏的分级管理,进一步严格网吧管理。同时,要对青少年使用网络和网络游戏进行有效监管,把责任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如青少年儿童权益保障机构和监护人身上,对监护不力的家长,应课以重罚。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