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恶之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09 00:04:07
>>>>>>>>提问
人性
休 闲居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一日与朋友闲聊,谈及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很受启发。确实,《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到底对不对,人们已经争论很久了。今天,我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我觉得,人性本没有善恶之分,这是因为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的胚胎,在没有知觉之前,是不带任何思想和观点的。当然,这还有待人类学、基因学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论证,我的看法完全是一种臆测。
我的想法源自对生活的思考。一部仅两万余字的《论语》,关于君子的论述达数百次。一个人要成为君子,需要坚持不懈地修身养性,乃至付出毕生的追求和努力。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以为就是告诉人们一个人不可能天生是君子,被人们称为君子的人是经过后天不懈努力才锤炼出来的。
那么,人性为什么会有善恶之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内因在起作用。一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拥有了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自重、自警、自醒、自律、自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修身养性,也就是后天的努力和改造,从而使人性不断向善的方面发展,如佛家所言,终成正果。反之,一个人就会被无穷无尽的欲望所俘虏,走向堕落,走向邪恶。
其次,是外因的影响。从某种程度讲,我认为外因比内因还重要。胚胎还没有知觉之前,就像一张白纸,受善的影响,他就向善;受恶的影响,他就向恶。也就是说,人性是可以通过后天教化而改变的,如果这个世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一方面说明了人性的堕落,同时还会使人性更加阴暗和邪恶;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除恶,尚荣伐耻,那么人性就会善良、和谐和充满温情。一个人,他所处的是什么时代,什么环境,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对此,我们应该都有很深的感悟。比如“红卫兵”,就是上个世纪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第三,善恶之分是相对的。善还是恶,并不是绝对的,因人因事而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也不一样。比如男女之间的事,在性学专家那里,是一门学问;夫妻之间是一种义务和快乐;卖淫、嫖娼、婚外情就是违法的,不道德的。君子也会犯错,恶人也有善的一面。“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等等,说得也是这个理。在内、外因的作用下,君子会变小人,坏蛋会成好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鲜见。浪子回头金不换,千锤百炼终成钢,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还有,不同的人善恶也不相同,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善恶之分是相对的。什么是善,我觉得还是孔子关于君子的三句话最为确切,即: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就是善。反之,就是恶。
综上所述,窃以为人性的善恶是后人创造和添加的。法律、制度的建设,建立在“性本恶”的基础之上;道德、文化的建设,往往又是建立在人们“性本善”的良好愿望之上。
最后,我斗胆对“人之初,性本善”作如下修改:
人之初,性本无。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常修身,性向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