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脚即是水泡型,又是角质型,还有点开口口,用什么药物最有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3-13 08:23:30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有可能是足癣,尽早到医院看看,化验一下皮屑是否有真菌。切忌不要用手抓,会传染到手上的,我前一段也同样症状(后确诊为手足癣),刚深受其害一个月。。。医生开的复方苯甲酸擦剂和盐酸苯替芬乳膏,还吃药,但是用药一个多星期未见效,后来听说有别的医生开的是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很管用,自己就买来擦,第二天水疱就少了,两天后水疱消失并且不痒了,现在只剩下脱皮,不那么痛苦了
治疗脚板脱皮 耐心最重要
受到香港脚药物广告的影响,许多人只知香港脚是发痒、起水泡,不过,香港脚的形态多样,有时症状也和其他疾病相似;另外,脚上的鸡眼也常和病毒疣长得一个模样,有时连医师都被骗过去,需皮肤测试才能正确诊断。 台北国泰医院皮肤科主任全鸣铎指出,香港脚经常「发源」于第三、四脚趾缝间,刚开始是经微脱皮、水泡,假以时日,就蔓延到所有脚趾缝、甚至游布整个脚板。但是,有水泡、发痒不一定就是香港脚,好发于手指、手掌及脚趾、脚币的汗泡疹,也同样是发痒的小水泡,但汗泡疹属内因性湿疹,不具传染力,不会「遗害」他人;临床上常见汗泡疹患者误以为染上香港脚,自己买药乱擦,越擦越糟,弄得一双脚红肿不堪。不一定只有水泡、发痒才是香港脚,许多人整个脚板被黴菌侵犯、龟裂,还一直认为只是皮肤太干燥。台大医院皮肤部医师曾忠仁指出,有水泡的香港脚属于糜烂型,而只是脱皮、干裂的则是厚皮型的香港脚,这类患者很容易引起灰趾甲,造成趾甲严重变形、变厚,治疗起来更为棘手。 病毒疣和鸡眼的区别,也是皮肤科医师的另一个难题,曾忠仁指出,病毒疣和鸡眼的表现症状同是脚底皮肤变厚,但鸡眼仅出现在脚底的负重点,特别是骨头较突出的地方,如大脚趾、小脚趾等处;而病毒疣则是一种人类乳突病毒(脚底病毒等一型)感染,使表皮变厚、变黑,可从脚底的几个小黑点扩散到整个脚底,甚至到手部或全身,且具有传染力,并接受药物治疗,以免感染他人。全鸣铎强调,这些模稜两可的足部病变,不但常弄错,连医师有时也不免误判,必须藉助皮肤检体测试,才能验明「祸首」,民众切不可自认内行乱用药,以免症状更为严重。面对恼人的常见脚部毛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尤其香港脚、灰趾甲等类黴菌感染的疾病,治疗首重耐心;而汗泡疹患者则应少泡水、少碰清洁剂;另外,要根除鸡眼,须选择适合的鞋及改善走路姿势着手,才能避免鸡眼反复上「脚」。目前治疗香港脚、灰趾甲等黴菌感染,包括口服及外用的抗黴菌药物,而外用药物中也有部分添加水杨酸,以软化皮肤角质层,利于药效深入。不过,医师强调,黴菌感染的治疗在症状完全消失后,必须持续用药一至二周,彻底消除残存的黴菌,才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汗泡疹治疗方法则截然不同,台北国泰医院皮肤科医师胡淑玲指出,由于汗泡疹与体质有关,虽不会感染他人,但容易反复发作,特别在春夏之交,气候变化大时容易复发。患者应注意保持患部干燥,少泡水、少碰清洁剂,且不可抓破水泡,以免发炎。另外,鸡眼反复出现是因足部压力过大,患者应选择鞋底较软、鞋型合脚的鞋子,才能减少脚底负重点的压力,并可从改善走路姿态着手,避免全身重量总是落在脚底的几个点上,形成才硬又痛的鸡眼。而因病毒感染出现的病姆疣,要先去除遭感染的表皮细胞,除使用去角层药膏外,也可采冷冻疗法或电烧治疗根治。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