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孩子的“人来疯”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10-07 21:00:32
孩子发起“人来疯”,委实让父母头疼,对此情况,专家表示:其中既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
·内因:反映了儿童希望得到更多的注意和表扬休 闲 居 编 辑
在2~7岁这个年龄段,孩子虽然已有初步的主客体区分能力,但是自我的认定还是主要来自客体,特别是成人的评价和肯定。孩子的思维还保持了幼儿自我中心的特点。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注意,另一方面不太容易意识到别人的需要。所以在客人到来的序幕中,孩子往往演得非常出色。
但是当大人们开始谈论自己的话题时,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大人的需要。心想:凭什么说撤就让我撤了?另外一个主观原因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其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兴奋了不容易平静。
·外因:客人到来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新鲜刺激
在家庭中,如果孩子总是父母和爷爷奶奶注意的中心,当客人来到时,孩子自然就觉得自己是中心。客人的到来,对孩子也是新鲜的刺激,例如客人的表扬常常让父母感到高兴,孩子能敏感地发现这种场景的互动,就会越发得意。再者,有时当大人开始谈自己的话题时,没有给孩子明确的停止“疯”的提示。
·纠正:满足孩子合理需求,助他完成角色转换
当客人没有来到前,就要让孩子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客人到来后,给孩子一些表演的机会,例如让孩子背诵一首唐诗或者让孩子弹一曲钢琴,然后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停止的提示,帮助孩子完成角色的转换。
例如:当孩子背完《咏鹅》后,父母可以说:“很好,下一次我们再学一首有关鸭子的唐诗背给叔叔听,好吗?”这既是在肯定孩子,同时又是在暗示孩子:今天的表演差不多就到这里了。如果需要,再明确地说:“下面叔叔要和爸爸说一些事情,你让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这时最好不要马上让孩子从事一个人的活动,这样反差太大,孩子不容易接受。
由此可见,如果能搞清孩子“人来疯”的原因,就能设计一些对策,帮孩子表现得既有教养又不失活泼,同时,孩子在与客人交流中也增长了社会交往能力。
“客人一来,小家伙就变得不是他了,欢呼雀跃,大喊大叫。你看吧,一会打开电视,把音量放得最大;一会上窜下跳,模仿动物的叫声;一会抗着玩具枪,对着客人就是一阵‘哒哒哒’……当着客人的面,我不好训他,说他几句,他更来劲儿,真没办法。”
相信很多妈妈都遇到过这个尴尬的场面。甚至平时乖巧、礼貌的孩子也不另外,客人来了就开始无理取闹、撒野,弄得做父母的很难堪,不知如何是好。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知道,平时孩子是父母关注的中心,孩子小小的心思能感觉得到他们在父母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但是,在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到别人家里做客时,父母的注意焦点发生了转移,把精力主要放在招待或应付客人身上了,对宝宝的行为或状态自然没有平常那么敏感,孩子对于自己从中心的“宝座”上下来感到很不适应,因而要通过任性、不听话等方法来引起父母、客人关注这种过度的表现,即俗称的“人来疯”,常常牵扯父母的精力,骚扰大人间顺畅地交往或应酬,因此孩子的这种行为常常会讨人嫌。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