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菌恶菌交战决定健康与否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3-07 01:45:54
人体肠道存有至少500种细菌,借由益菌抑制害菌的繁殖,以维持肠道的正常生态,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益菌和恶菌交战,谁得胜将决定你健康与否。
但是,病从口入,吃了肮脏的食物,或乱服抗生素等等,都会使肠道内的恶菌发难,造成肠胃细菌生态失衡,而引发肠胃炎、大肠热(伤寒)等疾病。
60%的益菌被排出人体
食物进入食道,经肠胃消化与吸收,最后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当中约40%是消化剩余的食物渣滓,但占更大比重的是益菌,约有60%。
从肠道中的益菌每日的代谢比例,可以想象它在肠道内的雄厚势力。人体的肠道在婴儿初生阶段,并没细菌(包括益菌),但当他开始进食、接触环境和空气,细菌就进入体内,在肠道“落地生根”,逐渐积累。
尽管肠道内的细菌会繁殖,但因落入肠道的益菌会黏附在肠壁上生长,令恶菌无地盘繁殖,所以,在正常肠道内,很少存有恶菌。换句话说,可引起肠胃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等,就算依附在不洁净的食物上进入体内,在肠道释放毒素,在引发腹泻症状后,也可完全排光,不会残留在肠道里。
伤寒病的病因
益菌和恶菌在肠道打仗,如果益菌打赢,恶菌将受抑制而随之排泄掉。但是如果仗打输了,人就会生病,甚至危及生命。例如伤寒病,是经由未煮熟的海鲜、不洁净食物感染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发烧、腹泻的肠道传染病,严重时可致命。
益菌之所以被打败,原因是恶菌太强,例如伤寒杆菌、霍乱等都属于较强的恶菌,进入肠道多会致病;另一个原因是肠道细菌的生态失衡。
一般上,正常人体内的益菌绝对足够,除非是正进行化疗或器官移植的病人,因为服用抗排斥药而影响肠道内的正常菌量。
滥用抗生素扰乱正常生态
另外,滥用抗生素是造成肠道细菌生态失衡的主因,当益菌量减少,就是恶菌开始伺机作怪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腹泻现象。有人认为抗生素可有效杀菌,甚至连肠道内的益菌也一并除去,这是错误的想法。抗生素并不会杀死肠益菌,但是会扰乱其正常生态,使它的数量减少,给恶菌制造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
当恶菌当道时会出现腹泻,发难的恶菌中,最常见是抗药性高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所引起的伪膜性大肠炎(PMC),其实也常存于泥土中,正常生活中也有机会接触,但这类细菌需大量繁殖才会引发便血、腹泻等问题。
增加肠道蠕动改善肠道问题
人们需要补充益菌吗?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正在进行化疗或器官移植的病人,由于免疫系统受抑制,医生多不建议病人服用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菌补充剂。
在医学上,益菌补充未有证明具医药用途,但它可当保健食品,协助食物消化发酵(如部分碳水化合物),进食后最多会引发轻微腹胀(多放屁)等,并无多大副作用。益菌可助食物消化,间接使通便顺畅,可说是减少了食物渣滓中的致癌物质残留在体内的时间。
在饮食上,人们平时应注重低脂高纤,减少煎炸食物,促进大便成形,增加肠道蠕动,才是改善肠道健康的关键。年龄超过50岁者,应每年定期进行肠癌普检,确保肠道健康。
(转载自《联合早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