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情绪修复计划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1-20 23:52:55
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
于是,专家们总结出一套“情绪修复计划”,保证让你在7天之内滤去烦躁,学会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第一天:分析并且记录
第一天的第一项任务是,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发脾气,分别列出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
另一个任务是建立情绪日志:记录下你今天发脾气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爆发的激烈程度。
为了便于记录和比较,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评分机制,从1到10代表发脾气的不同程度:“1”表示有一点生气,“10”则表示你已经暴跳如雷。别忘了把自己发怒吼叫持续的时间也记录在案,这个数据代表你情绪失控的程度——持续的时间越长,你的生活受到的影响程度越深。
第一天的任务执行起来很简单,关键在于你不仅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意识到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种心态有助于你日后控制好情绪。
第二天:了解预警信号
现在,你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自己情绪的资料,值得好好研究一下。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其中的某些规律。比如,你是否经常在特定的时间或场合感到情绪不佳?你是否只对自己的家人大吼大叫?你是否总是在开车的时候容易发怒?充分了解这些信息能帮助你全方位掌握自己的发怒规律。
另外一种预测情绪的方法是观察自己身体的预警信号。人在发怒时,会血压上升,心跳加速,呼吸变急促,还可能伴有出汗或发抖。因此,今天你可以在发怒的时候,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哪些反应。
第三天:学会给情绪喊“暂停”
你可以利用前两天发现的线索,尽量在火山爆发之前留给自己一些冷静的时间。比如,当你感觉自己快要忍不住对家人大喊大叫的时候,强迫自己停下来心中默数10下,或者闭上眼睛放松片刻。如果你正在办公室,可以深呼吸几次,还可以装作自己在打哈欠,或者干脆假装打几个喷嚏。一旦那种亢奋的情绪被打断,人就会清醒多了。
另一种做法是,你可以礼貌地请辞,你还可以说“我认为我们现在不适合再讨论这个话题了”,暂时远离那个让你发怒的家伙,然后再对自己说些自我激励的话。
第四天:以结果为中心
现在你已经掌握控制情绪的基本要领了,那么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你原本希望通过吼叫达到什么效果呢?希望孩子把玩具收好?希望让邻居明白,下次来你家之前至少应该打个电话表示尊重?
专家指出,这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思考方式有助于一个人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结果,不被一时冲动所迷惑。
因此,今天当你想要说服别人时,首先运用昨天学到的技巧给自己喊个“暂停”,在自己说出冲动的话以前,想清楚自己究竟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第五天:学会另辟蹊径
下一步,你应该想办法在自己不发脾气的前提下,让对方明白你的想法。
现在是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也许还需要一点儿幽默感。在特定条件下,你也可以抓住一些有建设性的机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孩子总把玩具随手丢在地上,怎么办?显然,对只有3岁大的孩子大声嚷嚷,批评他不应该把玩具丢在地上是非常不明智且没有实际效果的。其实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收好放回原处,这样不但能够增加你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帮他养成好习惯。
另辟蹊径,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摒弃自己原来靠大喊大叫解决矛盾的习惯,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处事方式。
第六天:让家人加入这项计划
计划做得再周详也离不开有力的支持。从今天开始,你必须请朋友和家人一起监督你的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帮你增强必胜的信心。
你可以发明一种暗号,最好选择对你有着特殊含义的词语,比如你最喜欢的颜色或者你儿时养的宠物的名字。当你快要情绪失控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出这个暗号以示提醒。及时得到“请勿吼叫”的暗示可以帮助你调整心情,尽快回归积极的心理状态。
第七天:奖励自己
没有比成功更美妙的奖励了。现在,你可以预见到自己什么时候容易发怒,而且有能力阻止自己的情绪失控。
当你学会控制自己音量的时候,你已经成功了。情绪的完美修复成功后的喜悦应该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转载自《上海家庭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