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面油茶“安检”攻略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3-29 20:21:05
今年天津市质监局开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3·15专项打假的重点是美白祛斑化妆品、白酒、食用油、调料等日用消费品。为此,天津日报联合质监部门,请市质监局食品、化妆品等相关部门的专家通过介绍日常打假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消费者一些消费安全提示。
大米:陈粮并非陈化粮
陈粮和陈化粮,黄粒米和黄曲霉毒素B1,前者只有一字之差,后者只有一字相同。对此,专家称大米中有陈米味儿或糠粉味儿,属正常气味,不能认为是不合格大米,更不能简单地判定为毒大米。判定陈化粮、毒大米的重要依据是大米标准和粮食卫生标准。黄粒米不是黄曲霉毒素B1的代名词。专家支招:购买大米时如何判断?一看大米的色泽和外观。二是抓一把大米,放开后,观察手中粘有糠粉的情况,合格大米糠粉很少。三是闻大米的气味。正常大米具有清香味,无异味。四尝大米的味道。取几粒大米放入口中细嚼,正常大米微甜,无异味。
面粉:并非越白越好一些消费者觉得面粉必须特别白才表明质量好。为此,专家提示,面粉并不是越白越好。专家介绍,过氧化苯甲酰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过氧化苯甲酰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内进行分解。长期过量食用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多种疾病。专家支招:未增白面粉和面制品为乳白色或微黄本色,使用增白剂的面粉及其制品呈雪白色;未增白面粉有一股面粉固有的清香气味,而使用增白剂的面粉淡而无味,甚至带有少许化学药品味。
食用油:买油别买散装品
有一些消费者很喜欢在一些小榨油作坊购买花生油、香油。但是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一些小榨油作坊加工的食用花生油,经检查黄曲霉素大量超标。黄曲霉素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不利。一些零售小商贩用回收的饮料瓶、食用油罐装散装食用油,这些盛器没有经过消毒,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专家支招:选购食用油时要注意六方面:即气味、色泽、沉淀物、透明度、有无分层现象、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
食盐:购买加碘盐主要看粒度
专家介绍,目前食用盐市场上有两类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一些企业生产的食用盐粒度不均匀又易造成加碘不均匀。二是有的企业只注重产品的技术指标,忽视了食品标签的把关。专家支招:在选购食盐时应注意以下四点:一、应在有食盐零售许可证的商店购买。二、购买时,注意观看外包装袋上标签的各种标识是否规范、齐全,并看有无防伪“碘盐标志”。三、食用盐产品感官应为白色、味咸、无异味,颗粒均匀。四、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应到当地盐业公司购买非碘食盐。
酱油:买酱油认准“QS”标志
氨基酸态氮是表明酱油中氨基酸含量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就越好,鲜味就越浓。这些发酵氨基酸的原料本应该是豆制品、粮食作物等,但一些黑心老板为了让调料中氨基酸的含量达标,就加入用头发加工成的廉价氨基酸。对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认准“QS”标志。专家支招:根据用途选购。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酱油类型是餐桌酱油还是烹调酱油。具有鲜艳的红褐色的酱油为佳品。体态澄清、浓度大的酱油质量较好,反之质量较次。酱香浓郁、无不良气味者为品质优良的酱油,无酱香味者不能称之为酱油。
调味品:鸡精得有“鸡的精华”
眼下味精正逐渐被鸡精、蘑菇精等“新贵族”替代。许多消费者选择鸡精而不选择味精,正是看中了“鸡”的成分。但质检部门抽查显示,市场上不少名为“鸡精”的产品其实不含一点“鸡”的成分,部分劣质鸡精中淀粉和盐占很大比重。全国鸡精行业施行的商品标准中规定:鸡肉成分低于3%的鸡精是不合格产品。
专家支招:优质鸡精具有以下特点:一、颜色嫩黄、颗粒精致,无杂质、鲜味强。二、香气宜人、无刺激,口感中有鲜味的延伸感和厚实感。三、溶解水中迅速,半透明、略有浑汤、有鸡肉漂浮物。四、包装完整,印刷清晰。相对来说,劣质鸡精盐味较重、气味刺鼻、鲜味较弱,因淀粉重也会浑汤。
酒类:名酒“亲戚”不保质
一提到“假酒”,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认识。一种情况是工业酒精制成的“白酒”,经非法酿酒窝点勾兑,以“散装白酒”的名义在农村集贸市场销售,欺骗消费者。另一种情况是仿冒的“名酒”。有的与名酒攀亲,在它们的酒标上都加了“后置定语”。专家支招:买酒时一是看标签。二是看包装。真品瓶身倒置不渗不漏,瓶口封袋整齐划一。三是看酒液。真品合格的白酒的酒液清亮透明,无漂浮物、浑浊物和沉淀物。
茶:别用“色眼”观茶色
现在正是新茶上市的时节,新茶掺着陈茶卖的事并不少见,还有个别商家把旧茶熏上香味充当新茶。更有的消费者总以为绿的就是新茶,个别商家抓住买茶人的这一心理,把次等的绿茶或陈茶染染色,然后当作新茶蒙骗那些以“色眼”看茶的茶客。专家支招:新茶的特点是色泽、气味、滋味均有新鲜爽口的感觉,新茶含水量较低,茶制干硬而脆,手指一捏能成粉末,茶梗易折断;而存放一年以上的陈茶却是色泽枯黄,香气低沉,滋味平淡,饮时有陈旧味。(李茜 姚芳)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