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儿童加大科普教育含量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3-06 02:26:55
休 闲 居 编辑
近年来,我国从上到下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敏于思考、富于创造力的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报刊上宣传发达国家教育成功经验的文章。然而,所有这类文章似乎都囿于学校教育的圈子,比如某些国家中小学校教育的种种长处等等,但对构成美国等国家科技教育的另一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教育,培养儿童的创新动手能力则很少提到。
少年儿童正处于心智发展阶段,他们的智商、情商和心商都处于培养阶段,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科学知识比较快,而且会有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在这一时期对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十几岁的孩子会有创新能力?他们所学的知识还不是从老师那里一点一滴地得来的,这一时期的他们正处于知识积累阶段,怎么谈得上创新能力呢?
其实不然,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的阶段,他们在接受新的知识的同时还会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创造,把自己所想、所理解的东西融入其中,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通过实践将其展现出来。经过他们理解发挥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所想不到的,更富有创新意味。
我们现在的孩子处于一种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往往是被动地被灌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很少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一些发明的念头的产生。
所以,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拿这样一个题目来说,在距离地面三米高的地方分别安装一个与地面垂直和一个与地面水平的灯头,要求孩子们手不能接触灯泡,脚不能离地,把灯泡安装在灯头上,在接通电源时要求灯泡能够发光。
这样的题目在大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它却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们说,不就是延长手臂嘛!我可以用一个木棍或者竹竿伸长我的手臂来达到三米的高度。但是,请注意,完成这个课题的关键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是在他们使用的木棍或竹竿顶端的固定装置。在这一点上,有的孩子想到了用废旧的饮料瓶来固定灯泡,然后转动竹竿来安装灯泡。有的孩子是用铁丝圈,更有绝的是有的孩子在考虑如何安装侧壁灯头时,想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自行车的车蹬子,把轴承的转动原理运用到了解决问题的实际中来。这就是孩子们在自己经验的积累上进行发散性思维,对事物进行创新得出的结论。
这样看来,您能说儿童没有创新能力,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值得重视吗?
其实很多时候儿童的好奇心就是他们以后发明创造的原动力。珍惜儿童的好奇心,也是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
我们前面提到过,少年儿童正处于心智发展阶段,他们的智商、情商和心商都处于培养阶段,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科学知识比较快,而且会有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一阶段的他们处于一种认知的状态。所以在培养和激发儿童的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应注意他们的心理品质,在给他们教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激发他们鲜活的想法,并注重他们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国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比如英国和法国所提倡的“动手做”的教育方案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教育方式。
这一“动手做”教育方案的创新主要在于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围绕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教学和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实验、观察,并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结果。他们必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自己决定要进行的实验,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学会如何解决和处理问题。“动手做”的教育方案强调科学教育的两个部分:一是过程,即如何进行工作;二是内容,即对事实的认可。事实是无可争议的,在决定如何去发现事实的前续阶段,即实验的思考准备阶段也是相对容易的,这些都可以由孩子自己主动去完成。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鼓励与激发学生们讨论,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并不是让学生认为自己懂得了全部知识。
然而我国现在所实行的应试教育却往往对孩子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的抵触和排斥。在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中小学生背负沉重的课业学习及考试压力,不可能经常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绝大多数的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是视科普为“异类”,对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淡而处之,甚至持反对态度。这样对孩子们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好处。
而且,现今学校的青少年科普工作缺乏创新机制。科普活动长期未被认定为是创造性的工作,直接影响了科普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导致我国科普工作年年搞,而形式和内容却少有变化和创新。古板、说教、形式雷同或有形式无内容的科普活动居多,对青少年缺乏广泛的吸引力,因此效果往往不太好。
由此看来,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中,我们必须要融入一定量的科普教育的分量,提高学生们的科技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动手去做,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