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修炼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6-27 08:35:24
陈鑫先生在他的《太极拳推原解》中,有“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语,从而提出了“太极点”的学说。
亲口对笔者说“点”者,是京城太极拳大师杨禹廷先生。有一次在他家中,我攒上他的手腕,感觉手攒空了,食指根部有一个小小的空无点,心里有攒空欲跌出的恐惧感。他舒展开手,笑着说,这是“点”。杨老拳师讲的点,没有固定位置,周身上下都是点。随便按哪个部位,初始有空无感,脚下飘浮,瞬间摸按之处变为坚硬点,随后被击出。这是阴阳相济,遇阳而阴隐,遇阴而阳显现,接触点上化解来力,而点点俱打。 休 闲居 编 辑
从拳理论述,点胎生于太极拳循规蹈矩的修炼。在太极拳经典著作中,有“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之语。以此两句拳论为座标,试将拳艺分为四乘功夫,即“轻灵”为初乘;“着熟”为下乘;“懂劲”为中乘;“神明”为上乘。要按照太极阴阳学说循规蹈矩,艰苦的修炼。中乘功夫者身体四肢,本力已经退得比较干净,双肩也能够放松下来,盘拳有轻灵感,外人看着整体动态运行上下相随,内外协调,这时才有可能在身上有“点”的感觉。到中乘,也就是“懂劲”阶段,修炼者体能大大改善,身上有空松之感,如行功盘架时,脚下阴阳变化,手上轻扶松柔动态只有点在运行,身体空松得五脏六腑似乎没有了,头脑空空,脚下双轻自然腾虚。
了解太极点的形成后,对点的运用是相当广阔的,可以小打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举一“以小打大”的例子:
如小臂被对方双手钳制动弹不得,欲用力破解受制的双臂,有悖于“用意不用力”之拳理,以招化解难转危为安,就须求助太极点解围。被对方双手钳制住的小臂,就其接触部位,术语称为接触点。双手不将手掌计算在内,十指钳制小臂就是十个接触点,如果算上指钳接触点更多。松开九个“点”留下一个“点”,顺势舒展走外弧形线,意念已经绕到对方的身后。此时,双方态势已经起了极大变化,劣势者已经化解了九个接触点,以一只小臂打对方一个点,从劣势转为优势,从被动变为主动,以一打二,以小胜大解脱困境。
为了更好的理解以点打面,可以用锥子尖来形容。老辈妇女在层层布片粘合在一起的厚硬的鞋底上纳线,也就是纳鞋底。这种鞋底,十分坚硬,要先用锥子扎一个眼然后穿针引线。锥尖虽细尖,但浑身的力量集中到锥尖,硬厚的鞋底抵挡不住锥尖。这小小的锥子尖,正是以点打面取得胜利。
锥尖力大无穷,难以阻挡,我们通过修炼身上手上产生了锥尖力或者周身四肢,摸到哪个部位,哪个部位便有一个锥尖,你根本无须再去用力,根本无须再去施以技巧,根本无须再用着法与人较量,这便是太极技击中“以静制动,后发先制”点的神奇妙用。
追求太极点者,习练操作时,可将前进方向在食指前设计一个点,以食指不着力轻轻循点舒伸,日久便会有点的感觉,臂及周身大有轻灵之感。这是在松柔状态下的阴阳变化中的运行艺术。
研究太极点是行于大道。有了太极点,便显现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你大我小,你小我大,你来我隐,你走我显,阴阳变化,其妙无穷。太极点是拳人必须研究的技击工程,点是克敌制胜的尖端武器。当然,点的求取,要老老实实遵道而修,杨振基先生有一句至理名言:“太极功夫是拳上练出来”,真是一语中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