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医药业加快发展速度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1-03 23:45:33
据国家药监局提供的信息,“九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医药业发展迅速。2000年,全区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36亿元,医药商业销售额为5.18亿元,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五”期间,自治区加大了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目前基本上形成了西药、中药、蒙药三药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现在全区医药行业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有120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19种、各种制剂300多种、中蒙成药320种、卫生材料60余种。其中麻黄素、甘草浸膏、皮炎宁酊、苁蓉药酒以及系列蒙药产品已成为自治区的特色产品。另外,自治区还制定了蒙药开发目标,主要以开发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肝病、糖尿病、血液病、老年病等药物为重点。 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药。“九五”期间,自治区医药行业全力实施“科教兴药”战略。1996年至1998年,全行业共引进、开发医药新产品84个,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023.3万元,新产品实现产值1526.4万元,产生经济效益3631万元。“雷蒙新”、“菲斯特”、“血栓通注射液”等产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自治区医药行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改造,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使麻黄素、甘草浸膏、土霉素等主导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深化改革实现资产重组。自治区各医药企业不断深化改革,通过加大联合、兼并力度,实现资产重组。继亏损大户呼和浩特制药厂被吉兰泰盐化集团兼并之后,相继有16家中小企业被区内外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以兼并、联合、承包式经营等方式联合或重组,盘活了资产存量,增强了竞争力。 创新营销积极开拓市场。自治区医药企业高度重视占领市场、稳定市场、扩大市场、发展市场,积极联系老用户、结交新用户,使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九五”期间,自治区医药商业一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级批发的流通格局和计划调拨模式,赤峰等地区组建了工商一体的集团公司,一些批发企业对独家产品和进口产品实行总代理、总经销,以较低的费用创造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一些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对进货、储运、价格及经济核算等实行统一管理,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费用;采取网点延伸、流动送药等多种形式开拓农村、牧区医药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提高。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