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药房搅动重庆药市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11-09 23:55:37
近日,重庆药市中杀出一群“黑马”―――平价药房。其“平价”招贴是如此诱人,不仅迷倒了周边居民,而且对长期稳升不降价的同行也产生了巨大冲击,进而迫使主管部门也不得不另眼相看。“平价药房”究竟魅力何在?在主城区的大街小巷,平价药房早已悄然开门迎客。在市中心上清寺一带,平价药房遍地皆是。记者在工会大厦对面找到两家“平价药房”:“老百姓”、“武华”,它们的门柱上“平价药房”4个字特别醒目。果真是“平价”吗?它们会否像1995年前后百货业中曾经昙花一现的“平价超市”那样,打着“平价”的招牌,价格其实一点都不“平”呢?一番货比三家后,记者发现它们的价格确实较“平”。一盒白加黑感冒片(12片×1板)卖7元,邻近药房12元上下;再如地奥心血康的平价为63元,一般药房91元。历时数日调查的结果是,今年内重庆市的平价药房遍及渝中区、沙坪坝区和杨家坪等繁华地段。遍远的北碚最近也冒出1家。有人担忧,平价药房价格如此之低,会不会卖假药或者保质期临近的药品?那些平价药房理直气壮地予以否定,他们中绝大多数喊出口号:“不满意可退货,没吃完的药也可退货或换货”,“假一赔十”。据了解,相关法规对假货的索赔内容是“假一赔二”。平价药房所到之处,当地药价无不“跳水”。偏处远郊的北碚药市,被戏称“院坝经济”。那里药房40余家,定价时都取国家颁布的“上限”,药品价格高出主城区至少10个百分点,药店利润高达40%―50%。今年4月,“全发”把一家分店开到北碚,比照那里的行情下调20―30%,立马引起同行强烈“反响”。而它的中药价格更低,一种名为“红生”的中药仅售170元,别的店竟售400元。残酷的竞争让那些“身价较高的老字号”如坐针毡,相继调价应变。目前那里药价普遍要“温和”得多了,附近居民已感觉到药价正在发生变化。主城区更是如此。上清寺一家平价药房人流不息。一位营业员介绍,店不大但生意好,每天营业额“很可观”,且多半系回头客。记者发现,一些市民手持医院的处方笺前来,一次性买几种乃至十几种药。相比之下,周边药店生意便冷清多了。一家毗邻药店责怪平价药房卖批发价,说这是批发和零售未分清导致的。据了解该店未取得批发资格。相对于零售药市一些“老大哥”,那些平价药店何以放着高额利润不要,偏偏打出低价牌?业内人士乃至主管部门官员都不得其解,百姓更是一头雾水。针对此种议论,一位平价药店的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平价药房“平”掉的是“回扣”。药品“进价”被业界称为“阳光业务”,意指吃回扣是公开的秘密。某大药店老总透露,一般药厂医药代表想使药品进某一连锁店,先结识公司高层,“沟通”关系,讲明“回扣点子”,之后找具体经办的采购员“表示表示”,以便药店尽快进货;进货后,还要为日后结款疏通环节(其间吃喝玩乐自然不可或缺)。这样“攻克连锁药店”的公关才告成。据了解,一些药品进入药店后,除需兑现“回扣”外还得设法保住位子,不然药品滞销会被扫地出门。一种常用消炎药最近进入一家连锁店,每月利润1万余元,但其中一半花在应酬上了。前述回扣事实上都要进入成本,顺加到药价,至少抬高价格10%。另一方面,一些药店门面租金高,“高”的背后是经办人吃了房租的回扣。门槛也偏高,药品进店需交3000―5000元入场费,或美其名曰“保证金”。从而避免了那些无理的回扣要求,进入平价药房的药价格当然低得多。据“全发”负责人称,像他经营的平价药房毛利8%―10%,其余大多数药店毛利35%―45%。这令普通百姓吃惊不小,药品降价的呼声日高,但噪子喊哑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原来系回扣风作怪。也许低价药真的来了。去年12月生效的《药品管理法》规定,吃回扣者重罚20万元,一旦奏效,药价中的成本将下降至少10个百分点。再者“医药分家”马上将在医院上演,70%的病人将到市场上买药。这势必吸引更多“平价药房”加入,届时,降幅恐怕更大,百姓受惠将更明显。
≡ 查看、发表评论 ≡